APP下载

采矿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2016-06-14陈玉鲜

关键词:职业标准课程设置

陈玉鲜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一定要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采矿专业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从而更好地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当前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职业技能课设置,在“独立实践环节”课、“专业综合实训”课、“职业资格 (技能)证书”课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走“校企一体,学岗结合”的路子,推进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采矿专业;课程设置;职业标准

【分类号】G712

1 教学突出“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的设置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的实践能力。在学校教学中加强“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1.1 “独立实践环节”课的设置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存在的实践课往往得不到突出,表现出来的是“原理”课、“概论”课过多。即使部分设置了具有实践技能要求的课程,也大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教室里的理论课与实验室里的演示性实践课、实训室里的技能性实践课交叉进行,没有设置能够完全在实训室进行的“独立实践环节”课。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很显然在理沦上达不到高职学生的水平,将来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必须要改变这样的课程设置,设置能单独存在并完全在实训室完成的“独立实践环节”课,并保证足够的学时数。

1.2 “专业综合实训”课的设置

高职院校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由核心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要求构成的。当然,为使每个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每个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所掌握,必须要对专业要求进行分解,将专业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程。但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如果只是分解状态下的局部而非专业要求的全局,则不能很好地理解该专业的实质,不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也就难以达到专业的培养要求。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在面向市场的就业竞争中很难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在将专业技能教学分解的状态下,必须进行技能课程的综合,将专业中若干个核心技能要求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便能使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的实践教学中掌握该专业核心能力,清晰了解该专业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设置课程的目的。

2 推进具有行业准入作用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课的设置

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必然是各行业中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都设置有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行业准入制度。为此,国家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双证书”制,也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在取得高校毕业证的同时,还拥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但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做不到学校教学与“职业资格 (技能)证书”考试的同步完成,经常是学生在校学完专业课程,通过校内考试即可。学生如要考取“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则要另外参加考前培训,重新组织考试。结果是费时、费力、通过率不高。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施好“双证书”制,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直接引入到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目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出台煤炭行业相关的一系列国家职业标准并配有相应的考试大纲,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也都出台了行业认可的职业标准。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具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资格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这不仅表明设置“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证课程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目前,我系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设置了适用于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证课,如矿井通风、矿山机电、瓦斯监测与防治等,通过由煤炭行业组织的认证考试,以取得资格证书,从而达到学校教学与行业最新发展相衔接,与行业的职业要求相一致,课程体系改革立足于课程与岗位对接。

3 “校企一体、学岗结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在学校通过理论课教学和有限实验、实训条件下进行实践教学难以真正完成培养任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仅有仿真环境是不够的,必须要将学生放在全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既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又能真正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通过校企合作,采取“2+1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最佳方式。

“2+1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二年,最后一年直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直接挂钩,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同时由于“2+1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是较长时间的实习,它区别于一般的认识实习和短期的过程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产值,还将得到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生活补贴。

由于“2+1模式”下学校教学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须对传统教学计划作较大的调整。

适当压缩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合理安排专业课,集中上好学生顶岗实习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部分“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可以在顶岗实习中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岗位和实习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同时经过一年的实习锻炼、磨合后,企业与实习生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就业协议书,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保证“2+1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得以较好实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才能更符合企业需求,才能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也才是企业所欢迎的毕业生。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课程设置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