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探析

2016-06-14钊旭

关键词:发展性大学生

钊旭

[摘 要]新时期,传统德育评价模式已无法与现代德育理念相适应,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发展性德育评价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在评价的理念、目的、方式、主体和内容等方面与传统德育评价不同,高校要在德育评价过程中重视道德实践性,倡导主体和内容的多样性,突出过程性,注重学生自主性,构建现代德育所要求的发展性德育评价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评价 发展性

【分类号】G641

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对大学生开展德育评价活动,通过德育评价对大学生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解、反映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的德育状况与德育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行教育和改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传统德育评价模式已无法与现代德育理念相适应,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现代德育评价模式,要充分认识传统德育评价的不足,把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作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评价方式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一、德育评价概念的界定

(一)德育评价

有学者这样定义:“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德育评价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效果为目的,是一种价值判断,通常我们认为这种价值判断在其所发挥的功能上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选拔性,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它应该起到调节和优化德育运行机制,判断和检验德育实践效果的作用,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审视、自我发展和完善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发展性德育评价

笔者认为,发展性德育评价与传统德育评价不同,它是评价者以既定的德育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方面分析评价对象的德育践行材料,进而对其德育素质作出考核和评判,使评价对象在不断审视、认识和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德育素质发展目标。在德育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对高校大学生的德育评价应该更加注重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角度出发,从传统意义上的主观评价向客观评价转变,从单一的教师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使德育评价能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的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极大改善学生综合素质。

二、传统德育评价与发展性德育评价的比较

(一)评价理念

高校对学生德育工作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德育评价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制度化,但是传统的德育评价工作更偏重于强调其管理功能,对现代德育工作所强调的教育功能缺乏重视,这就不利于全面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传统德育评价工作往往凭借经验,评价理念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集中体现在,德育评价的理念相对滞后,一般把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当成一种管理工具,并把它当成“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只注重最终的评价结果,不注重评价过程”[2]。

发展性德育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它把目标的制定、活动的展开、评价的实施、结果的反馈贯穿在整个评价过程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评价对象在德育活动过程中认识自我,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评价对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励其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审视和发展自我。对评价对象来说,德育评价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意味着一次活动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全新的自我完善的开始。由此看来,发展性德育评价注意到了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并将其与评价对象的主体发展性有机统一,更有效的促进评价对象德育发展。

(二)评价目的

评价是一个过程,应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之中。德育评价不仅需要结果评价,更需要过程评价,只有关心和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到学生主体发展的进程之中,并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传统德育评价主要采用静态的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在反映学生发展变化方面缺乏及时有效性。

发展性德育评价在评价理念上“以学生为本”,让评价对象参与到评价过程之中,突出了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肯定其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通过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明确改进方向,从而达到评价的诊断和激励目的。

(三)评价方式

传统的德育评价注重对学生的鉴定和选拔,在评价中经常运用定量的方法,这种模式下的标准化测验一度成为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和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往往不被重视。

发展性德育评价不是采用某一种固定的评价方式,而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评价活动贯穿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使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更加常态化、动态化。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义务支教、关爱弱势群体、冬日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观察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德育状况;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竞赛活动等日常行为进行记录,建立学生德育实践档案,为其德育考核和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第一手材料。

(四)评价主体

传统德育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他评”特征,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承担着裁判角色,学生承担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工作的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充分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集体评议等,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德育相关状况,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做出科学评价。

在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这样一方面学生在德育评价过程中能够正视自身的优缺点,能够反思自己的认知、情感、信念和日常行为;另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过程,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使评价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另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彼此沟通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较容易接受评价结果,因此,德育考核本身就不单单只是一种评价,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沟通、理解和对话,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五)评价内容

传统德育评价往往注重学生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情况的评价,一般注重对学生道德理论、原则要求的灌输及其行为的养成,而对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探索创新能力不够重视。这种德育评价使得教育效果难以巩固下来,造成学生知与行的不统一。

发展性德育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全面发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素质评价,把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放在德育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上,注重学生情、意、信的培养和锻炼,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的路径

(一)重视德育评价的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3],德育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种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用目标指引方向,用方法和手段规范和指导学生实践,因此,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关注并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与否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否的问题,不但要辅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就难以体现德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意义。

实践作为传导德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察国情、社情,增强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并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知行合一的实践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能力基础。

(二)倡导德育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样性

学生的德育评价工作的多主体参与,能够让德育评价工作得到不同角度的学生德育发展状况的有关信息,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多视角的认识自己,另一方面有利于评价工作开展的公开和公平性。

作为实现德育评价目的的重要前提,应摒弃单一封闭的评价内容,增强其开放性和多样性。道德灌输教育学生的做法,只会阻碍学生对于道德的理性认知和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德育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行多方面的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方面,笔者调研了上海某高校,其做法是以年级、专业为单位,成立由辅导员、班导师、学生代表等组成的专业评议组,负责年级专业内德育考核的民主评议工作。学生以此种方式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之中,提高了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方面,该高校通过德育课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履行责任、团队合作、服务奉献、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分,对学生多方面的德育相关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定。(见表1)

(三)突出德育评价的过程性

传统的德育评价轻过程重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现代德育的育人功能。现代德育评价要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开展、评价的实施、结果的反馈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在体现德育评价的过程性方面,笔者调研上海某学院建立了“学生德育实践手册”,学院根据德育发展目标制定相关考核量化标准,由学生个人记录自己的相关德育实践情况,结合班级内民主评议进行考核。这样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德育实践时,通过目标和考核标准的引导,促进学生行为养成并在过程种进行自我反省;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民主评议的过程中,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强化学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信念。

(四)注重德育评价的自主性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4]。传统的德育评价工作,对于大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他们在德育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的构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德育评价活动,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笔者调研上海某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考核时,其做法是学生结合德育素质考核标准,根据自身德育践行实际情况进行个人自评,并上交班级评议。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过去的表现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广泛参与道德实践,引导其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第282页.

[2]张晓莉.发展教育论指导下的德育评价[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122-124.

[3]李香善.反思与构建——以主体发展性为特征的高校德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2-125.

[4]陈泳.略论高校发展性德育及其实施[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515-519.

猜你喜欢

发展性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创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
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
让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绽放绚丽之花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