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6-06-14于贵红

关键词:大语文有效教学高中语文

于贵红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C我校语文教学要以“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为引领,吃透该教法的内涵,尊重语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课内外积极实践新教法,并继承“大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努力落实语文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大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探索实施的“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语文教学如何实践“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落实有效教学,进而打造高效课堂?笔者在学习相关资料和观摩优秀课例的基础上,谈谈新教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吃透新教法内涵,为语文有效教学助力

1.该教法全称“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它把课堂分为五个步骤(自主学习、基础检测、合作探究、拓展练习、新课导学),把课后分为两段(强化训练、新课预习),每节课将课内课外一体化安排设计,课时与课时之间相互衔接循环,“自主学习”与“基础检测”、“合作探究”与“拓展练习”各自相互穿插。从整个教学流程的安排来看,体现了对教学的精细化要求,需要教者精心备课,潜心设计,精致教学。

2.“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既提供了一种教学方法,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内涵。其“德育铸魂,自主发展”的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给语文教学以有益的启发。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对语文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把学生推到语文学习的最前沿,倡导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天地。

3.实施该教法,要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涵咏的过程。语文阅读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缓慢性和渐进性,语文能力的检测具有弹性和模糊性。实施该教法要实事求是,尊重语文的特点,发扬教者自身的教学个性和特长,把新教法和传统做法有机融合,为语文有效教学助力。

二、积极践行新教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1.分类确立教学目标

该教法中的教学目标分为自学目标和探究目标两类,要明确、具体、可检测,不能含糊不清。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标”和教材,更要切合学生实际,坚持因材施教,尤其是探究类目标不能随意拓展。例如《项羽之死》(第一课时)的教学,教者确定的自学目标是“读准生字字音,理解重点字义,梳理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探究目标是“分析前三段体现出的项羽的性格特点”。这样的目标确定是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

2.切实落实达标检测

自学目标与基础检测题相配套,探究目标与拓展练习题相配套。教者要整合好两类检测试题,采取灵活形式,实施达标检测,使目标是否达成心中有数。如《项羽之死》的基础检测题安排了生字认读、文言知识归类练习、重点句子的翻译,以PPT的方式提问检查;拓展练习题设计了一道探究题:“项羽24岁起兵反秦,31岁兵败垓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彻底失败?联系本文内容及课外知识,说说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符合“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一考点要求,又与合作探究的目标衔接,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从课堂的讨论回答的实际情况看,这个设计是成功的。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自学目标即基础性目标,要求学生自学完成,教师的作用是督促指导学生静心阅读(勾画、批注)、笔记、记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性目标不要求人人达标,探究的问题要少而精,问题要有梯度,探究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合作,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大胆发言,把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例如《项羽之死》,教者要学生探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中体现了项羽的什么性格?二是“东城快战”两段中哪些句子写得好?说说好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围绕“写什么”和“怎样写”来设计,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4.下功夫落实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都是自学环节,对语文学习而言,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更为重要。应在“新课导学”环节布置明确具体的自学任务,一般要求学生对课文自读整体感知,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疑难,对于识记性的内容自主诵读记忆,思考有助于整体感知文本的问题。如教学《六国论》一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了解苏洵生平和北宋当时的国情,学生制成PPT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课前诵读情况。

5.灵活确定循环周期

要以落实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不同课型灵活确定步段和循环周期,设计检测和练习。一课时完成的略读课文,如《飞向太空的航程》,要落实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突出合作探究;多课时完成的精读篇目,如《祝福》,要多个课时整体设计循环周期,各步段时间应相应延长。

6.坚持“大语文”学习之路

在“五步”教学的基础上,要灵活穿插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片段写作训练、课前5分钟演讲或诵读、辩论等,不落入枯燥的高考模式题型训练,使教师教出“语文味”,学生学出“语文味”。例如《赤壁赋》教学,在探究了第一段赤壁美景描写的妙处(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之后,教者紧接着安排了一道扩写题:以“斜风细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桥”、“树木”等景物,融情于景,扩写一段话,表现“忧郁”的心情。这样的检测设计,做到写法上的有效迁移,扩充了语文学习的内涵。

7.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主要是遇到疑难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认真读书、勤于批注的习惯,坚持预习的习惯,坚持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勤于练笔的习惯,勤于诵读积累的习惯,认真、规范书写的习惯,不照搬答案、独立思考的习惯。教者要严格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学语文的自觉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建荣,罗伟.“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的实践与成效【J】.教育革新,2012,(3):29—30.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S【2014】GHBZ088)

猜你喜欢

大语文有效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