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6-06-14邓云川

职教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行动导向

邓云川



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

邓云川

摘要:根据“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写作类课程教学重文体知识讲授,轻实际写作训练,教学效果差;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写作能力提高不大;写作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脱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改革;行动导向

“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却普遍反映出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薄弱、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缓慢、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

2006年,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被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此后,课程组开始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课程组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出发,以精品课程和教改项目为依托,经过8年的改革探索,在国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构建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了具有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适合文科专业实践型课程的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解决了以下教学问题:(1)解决了写作类课程教学重文体知识讲授,轻实际写作训练,教学体系不强、教学效果差的教学效果问题;(2)解决了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写作能力提高不大的学习效果问题;(3)解决了写作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脱节的课程教学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1]

“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十分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范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教师要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写作过程和行动导向教学过程十分相似。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一般是在特定的任务目标引导下、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行为。写作者是整个写作过程(学习)的中心,他要根据写作目标(某种行动,如完成一份招聘启事),独立地获取信息(任务环境和主题、读者等内容,如招聘单位、招聘对象信息等)、制订计划(构思、提纲)、实施计划(转译、形诸语言)和评估计划(修改、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咨询帮助。而在现实的写作活动中,写作都是与特定的职业环境、具体的任务和特定的阅读对象联系在一起的。把行动导向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能很好地解决写作活动(学习情境)与职业情境、学生生活环境相脱离的状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完成整个行动(职业工作活动中的写作任务)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原则。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个原则:(1)创建以学生为行动主体的教学关系;(2)创建以工作(生活)过程为背景的教学情境;(3)创建以自主管理为本位的学习模式。

2.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四大教学模块。四大模块的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

(1)写作基础知识能力模块。包括语言表达基础(说明、叙述、描写和议论)、文体规范、结构、文章评改等四部分基础知识和能力,主要进行集中讲授、练习。该模块课时分配为总课时的1/10。

(2)学习生活活动写作能力模块。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写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写作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写作。该模块课时分配为总课时的4/10。

(3)职业工作活动写作能力模块。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职业特征,梳理出该类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写作能力要素,模拟职业工作情境,将写作活动置于该工作情境中,并作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在相关职业工作过程中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职业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工作能力。课时分配为总课时的5/10。

(4)写作能力评价模块。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整个环节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建立了“3:3:4+1”的评价体系,即:作业、项目活动、课堂发言、考勤纪律等日常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中专题写作项目考核占比30%;期末试卷综合考核(知识30%、技能70%)占比为40%;文章发表奖励占总成绩的5%(发表一篇文章加1分,最高加5分)。

图1 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块结构

3.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步骤)。如图2所示。

(二)以项目写作活动为载体,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特定的项目,设计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项目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基于项目教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写作”课程充分挖掘、利用校园写作资源,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学习成长及未来职业工作,由易及难,由熟悉到陌生,螺旋式递进,创新、设计了“初入大学”、“认识校园”、“组建班级”、“创办社团”、“校园调查活动”、“编印简报”、“开学典礼”、“校园新闻采写”、“开题答辩会”、“求职面试”等20多个写作项目活动,从而渐进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积极,他们主动承担项目活动,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热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资源,搭建写作平台,将课程教学与现实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实际写作创造良好条件

1.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把真实的写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校园写作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如组织学生参与省文秘技能大赛、迎新晚会、毕业典礼、学术会议等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锻炼写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2.建立校报、院报学生写作实训平台。学校校报和学院院报为文秘专业学生课外实训提供了良好平台。多名文秘专业学生在校报、院报担任编辑和记者,而且学生撰写的文章也多次被校报、院报采用。

图2 教学步骤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写作实战能力。学校文秘专业与安宁市委、市政府各部门16个单位、晋宁县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云南分社等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充分利用这些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借助实习单位的良好平台,进行调查报告、新闻、公文等文种的写作训练。近三年来,先后有200余人次进入基地实践,为相关单位撰写调查报告、消息、通讯、公文等百余篇,被实习单位采用近10篇。

二、课程改革的创新点

(一)课程设计理念创新

树立“项目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校企(府)开发,突出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课程设计思路创新

实现课程设计思路创新,即:岗位需求、项目任务过程——国家职业标准——知识、能力、素质具体要求——课程内容情境——课程考核标准——课程教学条件和资源——课程组织实施(校内、校外)——课程教学评价(校内、行业、企业)。

(三)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构建了行动导向、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课程针对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任务,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了多个写作项目任务和专题实训项目,构建了模仿现实工作情境,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把每类文书都置入项目活动中,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练习相关文种的写作,模拟演示活动(工作)过程,并进行小组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如下:项目情境——任务目标——小组合作(研讨活动方案、完成文种写作等)——模拟演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学生)。

(四)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了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小组、角色模拟和“教、学、做”相结合的“边训—边教—边考核”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

(五)课程考核标准创新

围绕课程目标,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考核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分析和

考核,尤其注重课程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监控与考核,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注重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职业专门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定了“3:3:4+1”的评价标准:作业、项目活动、课堂发言、考勤纪律等日常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中专题写作项目考核占30%;期末试卷综合考核(知识30%、技能70%)占40%;文章发表奖励占5%(发表一篇文章加1分,最高加5分)。

(六)课程教学资源创新

充分挖掘、利用校园写作资源,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把真实的写作任务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校园写作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搭建开放式写作训练平台,为学生发表文章创造条件;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为学生写作实战能力锻炼提供条件。

三、课程改革的成果

“应用写作”课程在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改项目、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项;出版编著及教材4部,教材《应用文写作项目实训》被省内多所高校使用;教师发表教研论文20多篇;学生先后在《科教文汇》《文教资料》《云南民族大学校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秘书技能大赛、省文秘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学生中有3人获得校大学生论文比赛三等奖,多人在校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讲课大赛等比赛中获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11月,课程改革的成果——“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邓云川.基于行动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观[J].应用写作,2009(11):41-43.

[责任编辑盛艳]

作者简介:邓云川,男,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9-0022-03

猜你喜欢

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行动导向
提升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初探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探讨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新常态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基于行动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