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的研究
2016-06-14卢肖婷马宇轩李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卢肖婷,马宇轩,李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的研究
卢肖婷1,马宇轩2,李影3
1.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以“校企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对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研究,以一名普通院校管理者的身份以S省Y市为情景模拟试点,通过实际模拟,提出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的“双师型”比例结构模式,为应用技术型院校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及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双师型;路径
1、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概念阐述
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是指普通本科院校重新确立的以应用技术为导向,根据社会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对院校管理体制与机制、运行模式及发展战略等进行的动态调整和创新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体系的改革、育人模式的创新、评价方式的革新等[2]。
2、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方案设计
想得到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方案,多数学者会从数据的收集与调查入手,很少有人去考虑诸多的实际因素,于是多数建议的提出变得被动。本文作者将采用社会教育学近年来日益关注的实验操作法以一位在校管理者的身份通过情景模拟与实践,通过对双师型老师比例结构进行模拟实验设计,提出合理的教育结构模式,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促进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3]。
2.1情景实验模拟方案
2.1.1样本选取
以S省Y市某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为情景研究样本。样本选取标准为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排名居中,综合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居全国中等水平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1.2角色及对象选取
抽取该院校文史类与理工类专业班级各3个,编为文史类实验组A1,文史类实验A2文史类对照A3;理工类实验组B1,理工类实验组B2,理工类对照组B3。
2.1.3模拟实验步骤
步骤一:配备双师型师资力量。
分别配备常规理论型教师和新型实践型教师(为保证研究变量唯一,选取2名常规理论型教师,这两名常规理论型教师包括一名文史类教师a1一名理工类教师b1;另外再选取和2名新型实践型教师,这两名新型实践型教师同样包括一名文史类教师a2一名理工类教师b2)给A1,A2,B1,B2组,a1,a2负责教授A1,A2两组,b1,b2负责教授B1,B2两组,让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常规实际教学。对照组A3,B3不做任何改变,维持其原有教学模式。
步骤二:设置考试成绩比例。
将学生成绩考核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两个模块。依次设计以下九个梯度(见表-1):(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表-1
D E F G H I 45% 55% 65% 75% 85% 95% 55% 45% 35% 25% 15% 5%
图-2
4个月结束后运用SPSS数据分析计算所有学生总成绩,统计计算出学生成绩最优的“双师型”匹配教育模式。
2.2情景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经过初步的数据处理及折线曲线绘制,得出学生成绩最优的区间大致在理论部分占总成绩比例65%-75%,实践部分占总成绩比例35%-25%之间。此比例下即(F-G点)(见图-2)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最为优异,有利于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实施。
3、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的具体路径分析
欲实现普通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结合我们的转型方案设计,提出以下的路径,以解决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1改变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应用技术教学
提高学校对应用技术转型的重视,设立学校应用技术转型研究部,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3.2配备合适比例的双师型师资力量
在实际方案设计中,我们发现,理论型与实践型教师的配比比例一般要保持在接近1:3的合适(F-G)点下最为合适。此比例学生的模拟成绩达到最有状态,有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
3.3配备合适结构的学生评价体系
通过对学生成绩,素质拓展的合理结构重构,选择符合本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调比最适成绩考核模式,建立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
3.4发展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校企结合新格局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提高增加本科院校学生实操训练机会,创建新型校企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0
[2]孙红梅,师萍.陕西二元经济结构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
作者简介:卢肖婷(1993-),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大学本科学历,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