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驶速度对校车学生乘员损伤影响
2016-06-14方真群
方真群
(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24)
不同行驶速度对校车学生乘员损伤影响
方真群
(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24)
摘要: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3D建立某款校车座椅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国标GB24406-2012,对该模型分别加载4种减速度波形,对比分析不同行驶速度下乘员头部HIC值、胸部3 ms加速度值和腿部轴向压力值。结果表明:学生乘员头部损伤随校车行驶速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当行驶速度小于48 km/h时,学生乘员胸部损伤随行驶速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当行驶速度大于48 km/h时,行驶速度对学生乘员胸部损伤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校车座椅;行驶速度;约束系统;学生乘员;损伤
0引言
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频有发生,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校车安全性能,保证学生的乘车安全,国务院于2012年4月首次颁布并实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并于同年5月份发布了《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对我国校车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和安全性进行了规范[1]。2015年7月,东莞发布了校车管理新规《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送审稿)》,该办法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 km/h,在其他道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 km/h[2]。根据GB24406-2012[3]中的动态试验方法,应对校车座椅进行行驶速度为30~32 km/h的模拟台车试验,从而确保乘员在校车行驶速度小于30 km/h时可以受到充分的保护。但当校车在30~50 km/h的车速下发生碰撞时,校车的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是未知的,因此文中建立现有某款校车座椅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该校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乘员损伤情况。
1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
将座椅三维模型导入HyperWorks软件中进行几何清理、划分网格等前处理[4],对座椅骨架部分多采用shell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对靠背、座垫等泡沫件采用实体单元,为节省计算时间,删去了影响较小的后排靠背和前排坐垫组件。
此校车模型是针对中学生的,依据国标GB24406-2012,选用HybirdIII 第5百分位的女性假人模型来模拟中学生,主要部件有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和四肢等,假人各部分质量和转动惯量都符合试验用假人,人体各部分的关节用球形铰链和旋转铰链单元定义,并用非线性的扭矩弹簧和阻尼单元连接,来模拟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弹性变化,胸部和颈部这些关键部位都设置成柔性,能模拟碰撞过程中人体关键部位的损伤情况[5]。
安全带在乘员碰撞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模型中,将安全带分为两部分建模,与人体接触部分用2D薄壳单元,模拟安全带在人体身上的滑动;未与人体接触部分采用1Dseatbelt单元,模拟安全带在碰撞过程中的松弛度。建立好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6]。然后对该模型施加不同行驶速度的波形,分析乘员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损伤情况。
图1 校车乘员约束系统模型
2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假人各部位损伤的一系列曲线,参考国标GB24406-2012,对假人的头部合成加速度、胸部合成加速度和腿部轴向压力曲线分别进行不同频率的滤波,曲线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乘员损伤曲线
根据碰撞结果,当假人的脚部与挡板开始接触时,挡板对人的作用力从脚部传递到腿部,此时大腿的轴向压力产生了一个峰值;然后由于假人脚部受到挡板的限制,假人臀部逐渐不再向前移动,而假人的上半身继续向前运动,在行驶速度为32 km/h时,假人胸部加速度在头部碰撞到座椅之前达到峰值,然后头部在撞击座椅时产生最大加速度[1];在行驶速度为40~55 km/h时,假人头部和胸部的加速度最大值均在头部撞击靠背的过程中产生,且头部加速度先于胸部加速度达到峰值。
将仿真所得曲线根据GB24406-2012中要求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假人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头部、胸部和腿部的损伤值,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速度情况下的乘员损伤指标对比
对比不同行驶速度下的乘员损伤情况可知:假人的头部损伤情况会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而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胸部3 ms加速度的最大值在行驶速度为32~48 km/h时,呈平缓变化的趋势,当行驶速度大于48 km/h时,假人的胸部3 ms加速度值会出现剧烈增加的现象;在行驶速度为32~55 km/h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主要发生在头部碰撞前排座椅的阶段,因此假人的腿部损伤基本保持不变。
3结论
通过研究某款校车座椅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乘员损伤情况可知:
(1)校车在低速碰撞时,行驶速度对乘员的头部损伤影响较小,而对乘员的胸部和腿部损伤影响较大;
(2)当校车的行驶速度大于48 km/h时,对中学生乘员的头部和胸部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乘员的腿部损伤相对较小;
(3)在校车常用的行驶速度下,将校车的速度控制在30~50 km/h时,发生交通事故对中学生乘员的损伤最小。
参考文献:
【1】吕娜,谭卫锋,王亭,等.校车座椅乘员约束系统参数优化设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3):20-24.
【2】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送审稿)[M].
【3】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24406-2012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胡远志,曾必强,谢书港.基于LS-DYNA和Hyperworks的汽车安全仿真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8-46.
【5】韩双庆,王成龙.商务车正面碰撞有限元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16):144-147.
【6】叶松奎,吴长风,黄登封.校车座椅动态实验乘员损伤研究与优化[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4(5):17-20.
Effects of Different Driving Speed on Injury to Student Occupant in School Bus
FANG Zhenqun
(Xiamen Golden Dragon Auto Seat Co., Ltd., Xiamen Fujian 361024,China)
Abstract: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LS-DYNA 3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a school bus seat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wa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GB24406-2012, the model was loaded with four acceleration pluses respectively, so as to compare the head injury criterion (HIC), thorax 3 ms acceleration and femur force under different driving sp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 occupant’s HIC raises seriousl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driving speed; when driving speed is less than 48 km/h, the student occupant’s chest injury grows lightly with it; while when it is more than 48 km/h, the driving speed has a severely impact on the chest injury of student occupant.
Keywords:School bus seat; Driving speed; Restraint system; Student occupant; Injury
收稿日期:2015-07-30
作者简介:方真群(196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座椅设计制造。E-mail:richardfang@autoseat.com.cn。
中图分类号:U270.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986(2016)01-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