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水淡化技术”报道看海洋新闻背景材料运用
2016-06-14王文权
□ 文/王文权
从“海水淡化技术”报道看海洋新闻背景材料运用
□ 文/王文权
内容提要 海洋新闻是对我国海洋文化的传播和推展,认识和把握当下我国海洋新闻的时代背景,可以避免孤立地报道某个人物或事件,使报道在内容上具有较宏阔的视野和普遍的价值,进而对我国海洋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海洋新闻 新闻背景 海洋文化
使用背景资料表达新闻的观点,是每位记者必需具备的重要基本功。新闻背景可按内容划分为多个类型,但是如果按使用梯度区别,基本有三个层次:事件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而时代背景则是前两个背景的主导和生成的土壤。
一、两则海洋新闻的背景材料分析
在梳理近期的海洋新闻中,几篇相关海水淡化技术的新闻引起笔者注意。尽管这几篇新闻报道的主题基本都涉及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的提升,但他们对新闻背景的挖掘各有不同,其新闻效果和传播效应耐人寻味。
(一)事件背景
事件背景是新闻背景的第一层次,是与新闻事件和人物直接相关的环境和条件,而这一环境和条件有时与新闻事件的原因是相关联的。
2015年10月,《经济日报》刊登《海水淡化为何步履蹒跚?》一文[1],指出“时冷时热,冷多热少,是当前我国海水淡化步履蹒跚的真实处境”,并就这种真实的处境展开了原因追究和丰富的描述,如海水淡化成本较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少、设备制造及配套能力较弱、淡化海水大规模进入市政管网尚存困难等。可以看到,这篇报道多在事件背景上下功夫,详细的事件背景分析也构成了新闻事件——海水淡化技术难以开展的主要缘由。对事件背景的分析往往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让受众对事件产生的缘由和条件一目了然。因此,我国海洋新闻报道对新闻的事件背景一般都能很好地运用,因为它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直接条件和土壤。
(二)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是新闻背景的第二层次,是新闻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联系,它包括群体交往、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所造成的影响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规范等发展状况。
2015年12月,《中国海洋报》的《聚焦帮维族同胞告别苦咸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田地下水改良项目示范工程纪实》一文[2]同样关注了海水淡化技术问题。这篇报道一方面点明了新闻的事件背景,即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阿依玛克村“地下水分布区域80%为苦咸水,普遍存在硬度高、碱度高、含氟高、含盐量超标的情况,不利于群众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挖掘了“净水惠民”寄深情、维汉民族一家亲、大爱援疆等社会背景。很明显,受众通过这一社会背景的塑造,不仅了解了海水淡化技术给和田地区和田县阿依玛克村村民带来的实惠、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多民族之间相亲相爱、无私互助、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浓厚情感和社会理念,这是新闻的事件背景所远远不能营造的接受效果和印象。
(三)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是新闻背景挖掘的第三个层次。时代背景是指新闻事件发生时,这个国家所处国内、国外的环境,是较宏观的历史联系和现实条件。很明显,海水淡化技术所涉及的成本、技术等事件背景和解决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等社会背景,均非我国当下所处的典型的时代环境;换句话说,上述两则海洋新闻报道均未涉及海洋新闻事件的时代背景。
一般说来,新闻报道的事件背景因为与其发生的原因直接相联系,所以记者采写时基本会保持不变,这也是新闻的真实性所要求做到的。而社会背景因其涉及到现实和历史的多个侧面和角度,所以记者采写时会因需挖掘,为己所用,进而使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出现不同的面貌,产生不同的新闻效果和传播效果。正因如此,新闻报道就需要时代背景为之调适和提升。
必须指出,社会背景虽与时代背景有联系,但二者毕竟不同。因为时代背景的宏观性、趋势性和预测性有助于受众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认识其发生、发展以及意义和影响。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各种不同的社会背景,而时代背景则是前两个背景的主导和生成的土壤。只有正确的理解、认识和掌握时代背景,才能进一步挖掘事件的社会背景,避免孤立报道某个人物或事件,“帮助受众更深入了解事件的意义,为他们提供解读中国的样本。”[3]
其实,时代背景的缺失是当下我国绝大多数海洋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二、当下我国海洋新闻报道的时代背景
那么,对海洋新闻报道来说,我国当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大河”与“大海”并举,“内陆”与“海洋”并重,已经是我国在海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底习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后,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和构建,丝绸之路海陆统筹、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坚持陆海相依的方针、面向全球发展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已成为“海洋强国”要求下典型的时代特征。因此,讲述中国的海洋故事、推展中国海洋文化的海洋新闻,离不开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 2015年7月25日,三沙永兴环保处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设有一座占地2018平方米的垃圾收集转运站以及一座三沙永兴岛供水(海水淡化)及配套管网工程。(郭程/摄 )
2016年4月11日,据《盐阜大众报》报道,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集团的海水淡化项目将走进巴基斯坦,帮助当地缓解水资源缺乏问题。[4]这是大丰海水淡化技术设备首次出口印尼、被确定为援助马尔代夫项目后,再次走出国门。对这一新闻事件,该报道指明了我国目前企业“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势,窥斑见豹式地描绘了我国当下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推动创新技术,主动对接、融入全球的时代潮流,进而使该新闻报道具有了全景式的开放视野和以点带面的接受效应。这不足600字的新闻因其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开掘,也让受众感受到了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宏阔气势,领略了中国海陆统筹、创新区域合作模式、面向全球发展的全方位开发格局。
“一带一路”的构建将推动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的陆海一体化,形成陆海统筹的经济、文化大走廊和地缘空间格局。因此,“一带一路”联通世界、陆海一体的愿景也成为当今中国进步发展的时代特色。在海洋新闻报道中,抓住海洋时代机遇,突显海洋文化发展的时代特色,已成为我国海洋新闻报道的必然要求。只有将视野和思维置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的报道海洋新闻,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做到习主席要求的“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
(作者是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之关系研究<编号:15JD710058>、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全球传播视域下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的定位策略研究”编号 【注释】 [1]沈 慧:海水淡化为何步履蹒跚?[N].经济日报2015-10-12(10) [2]刘川,朱岩:聚焦帮维族同胞告别苦咸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田地下水改良项目示范工程纪实[N].中国海洋报2015-12-01(A3) [3]李怀岩 王家全:中国“好人好事”如何打动外国受众心扉[J]对外传播.2015(11):29 [4]韩宝贵.大丰海水淡化项目将为巴基斯坦“解渴”[N].盐阜大众报.2016-4-11(A01) [5]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