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还原真相”辟谣平台科学引导舆论
—《新华日报》如何做到三年多阻击谣传近百起

2016-06-14文/林

中国记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

□ 文/林 培



以“还原真相”辟谣平台科学引导舆论
—《新华日报》如何做到三年多阻击谣传近百起

□ 文/林 培

内容提要 2016年3月27日,权威机构以《新华日报“还原真相”栏目成为打谣“利器”》为题,评介《新华日报》主动应对舆论环境和传播方式变化,创新舆论引导方法,开辟谣平台——“还原真相”栏目,累计刊出辟谣稿件近百篇的做法;及时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权威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辟谣平台 “还原真相” 科学引导舆论

林 培

《新华日报》深度报道工作室主任,“还原真相”栏目撰稿人、主持人

一、以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政治敏感和责任担当,创建辟谣平台,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

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为谣言生长提供了土壤。党报不能对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谣传充耳不闻、失语失声,主动放弃引导舆论的守土之责。应看到,尽管党报传播方式方面存在劣势,但也有权威发声、一呼百应、一锤定音、公信力强等诸多优势。而公开辟谣,往往是最直接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是最贴近的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因此,《新华日报》率先于2012年7月3日在1版开辟“还原真相”栏目,主要针对那些吸人眼球的网络传闻和社会谣言,求证调查、公开辟谣、匡正视听,帮助公众辨真伪、明是非。

面对“谣从网上起”的舆论生态,《新华日报》将“还原真相”栏目的主体责任,落实给从事舆论监督和舆情分析的深度报道工作室,明确专人撰稿主持,将线上线下舆论监督与辟谣求证结合起来,快速反应,创新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新机制。

早发现、早辟谣、辟谣不过夜,是“还原真相”栏目立足之本。栏目记者像抢抓突发新闻那样抢抓“打谣”第一落点,与网络谣言抢夺事实真相话语权、主导权,不给谣言发酵疯长机会。3月21日,网上疯传“国务院新增138个撤县设市名单”,其中江苏10个。记者当天采访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第二天即刊文澄清传言,让还在“纠结”中的民政部门如释重负。几年来,三分之一“还原真相”辟的都是当天流传谣言,其余三分之二所辟谣言的生成时间也不超过3天。能快则快、以快取胜,决不让真相落在谎言后面。

又准又快,是“还原真相”品牌影响力的保证。“总编辑亲自策划、修改、把关、安排版面,记者写稿不仅要准确无误,而且要一锤定音,不允许再次被‘还原真相’。”这是该栏目创办者、时任总编辑周跃敏当初定下的“规矩”,并一直延用至今。本着“每篇稿件经得起打官司”的严谨态度,记者将证据意识贯穿采写全过程,每篇稿件至少采访4名当事人、1名专家,多信源相互印证、交叉质疑,力求最大限度接近事实真相,取信于人。已刊发的近百篇辟谣稿件无一失实,其中多篇文章被学术期刊引用,有的还成为公安机关办案证据和外交战线反击武器。

把握时度效,重视“首发效应”。如2013年12月27日,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第二天,《新华日报》在1版刊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由日本人首倡并出资修建?一条国外谣言是如何“进口”的》辟谣文章,及时反击日本右翼势力挑衅行为。

对此,省委宣传部阅评文章指出,“该文呼应配合了我国政府对安倍参拜的抗议和谴责,彰显了主流媒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勇于求证、敢于发声的责任担当。”其独家挖掘的史料,被收进多部研究南京大屠杀书籍,稿件也获得江苏好新闻二等奖。

快速锁定证据,及时阻击“名人”谣言。《新华日报》在全国最早揭开网络大V薛蛮子弟子、所谓“环保专家”董良杰造假的真面目,还原了《“南京猪肉铅超标”这样出笼》的真相。记者通过微博,与远在美国的董良杰“跨洋对谈”,掌握其编造“南京猪肉铅超标率38.46%”的第一手证据,并公开揭露辟谣。一年后,北京市公安局“董良杰案侦办组”专门来宁,将刊有上文的报纸加盖公章,作为查办该“挂牌重案”的原始证据。

二、以主流价值观设置辟谣议题,寓监督引导于求证辟谣之中,不断提高融合传播和服务大局水平

“还原真相”在选题上牢记社会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设置求证议题,坚持团结鼓劲的正面导向,有的放矢辟谣打谣,从不“辟”鸡毛蒜皮的八卦传闻,保持党报深度报道品质。同时,借力新媒体加快融合传播,如在报业集团客户端“交汇点”开辟“真相”栏目,同步刊登辟谣稿件,但内部规定“必须先发新媒体再发报纸”,以确保传播时效,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声部传播的舆论引导新格局。概括说,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对因谣言引发的群体和突发事件,迎难而上不退避,第一时间现场采访辟谣,协助党和政府平息事态,稳定人心。如获第22届全国党报好新闻一等奖的《一条谣言是如何发酵的?射阳农商行被传倒闭引发挤兑的反思》,就是2015年3月25日早上,记者发现“千人挤兑”线索,中午冒雨赶往300多公里外的现场,连夜采写第二天见报的辟谣稿件。

记者以大量第一手证据,在全国最早作出“挤兑系谣言引发”的定性判断,比中国银行协会发布的“辟谣声明”早8个多小时。见报稿件次日又被《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转载,及时回击了海外媒体有关“中国银行倒闭”的流言。

同样,因听信“今年停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谣言,从2015年12月中旬起,每天有二三千人涌到到兴化市婚姻登记处补办结婚证、再申领独生子女证。记者连夜采写《“老”独生子女父母,将停办光荣证?省卫计委呼吁别轻信传言》,刊在2015年12 月24日《新华日报》一版。该县将文章放大,做成10个两米高的宣传版,摆放在办证现场宣传辟谣,避免了上万名县外打工者“上当”往返。

二是针对社会上“仇官”“仇警”“仇城管”等不良情绪,选取典型案例公开辟谣,以真相说话、以理服人,维护政府机关形象。如对国内外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江苏、广东官员抛售二手房”传闻,记者追根溯源,多方求证,得出这条“酒桌听说”的消息完全子虚乌有,及时刊发《“官员抛售二手房”风从何起》,迅速平息舆论。中宣部为此刊发“新闻阅评”,认为“《新华日报》敢抓热点问题,体现了媒体担当……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坚持新闻真实性,防止因采访作风不实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南京城管打70岁老人与晕轮效应》的发表,有助于群众对城管工作理解,也洗去了城管的“不白之冤”。2015年7月28日,针对流传全国的“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视频,记者连夜采访辟谣。第二天早上,省公安厅“平安江苏”和苏州市“苏州发布”官方微博均加编者按转发见报稿件,千余名网友留言检讨自己“轻信”,挽回了公安的负面形象。

三是建立全国千余名专家组成的“虚拟辟谣团队”,科学辟谣。近年来,抓住事关环保、健康、食品、卫生等民生方面的谎言,第一时间请专家专业辟谣,权威解答。同时,注重传播科学知识,及时纠正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偏差和常识错误。如《喝白酒相当于服57种中药?》《常吃酸菜鱼致胃癌?》《8,是转基因专用代码?》《金针菇打激素?没有的事》等文章,颠覆了许多人的习惯认知,终结了以讹传讹。对于那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传言,则千方百计寻找权威解答,以求“震”住读者。如《男人多喝豆浆会变“娘”?》,就采访到设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院的国家豆制品实验室和中科院食品所4位专家。《普通盐不会被海藻盐取代》,采访到中国盐业总公司工程师。《“10万妇女不孕”告诉我们什么》,则请国家计生委原副主任吴景春直接回应。权威专家观点就像“压舱石”,有助于“拨乱反正”,科学传播。

四是将谣言起底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剖析“知谣信谣”生成机制和社会心理基础,鞭挞急功近利,倡导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如《“洋榜单”给100个市政府排名》《“史上首个”小学排行榜不靠谱》《“百强榜”,花开花落两由之》《“百强县”实力榜,“靠谱度”多高?本报记者五问评比主办方》等文章,在追踪真相的同时,也点出少数地方和单位好大喜功、“拉大旗作虎皮”的心理,规劝他们引以为戒,别图虚名,也算一帖政绩“清醒剂”。

五是不轻信“联合国发布”“世卫组织推荐”等唬人的“洋信源”,一视同仁追逐真相,澄清事实。如通过采访美国驻沪总领事馆、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得知,所谓《联合国公布20个不宜居城市》《世卫组织确认45到59岁为中年人》《世卫组织推荐“吃红薯叶长寿抗癌”》等均为不实传闻,警醒公众提高辨别能力。

三、引导大众超越谣言事件本身,作深层次社会探究和反思,凝聚净化舆论生态的社会共识。

“还原真相”不满足于对谣言“一批了之”,很多文章都以“1+1”模式呈现,即前文辟谣,后文反思,深入剖析传谣信谣的社会心理动因,引导公众克服盲从心态,增强网络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否则,谣言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负面影响将无人负责,类似事件还会重复上演。而这,也是党报引导力的应有之义。

如《“南京猪肉铅超标”这样出笼》刊出次日,即发表《“猪肉铅超标”:喧闹之后冷思考》,对这起“杂志发表—微博发力—媒体发酵”的谣言传播路径,进行三方面反思:即要尊重学术媒体严肃性,承认其与自媒体、传统媒体的专业化差异;自媒体、传统媒体要如实传播学术观点,学术观点也要经得起媒体质疑;责任意识,应是各媒体之间无形的“防火墙”。警醒媒体和受众,当涉及特定主体商业利益、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话题时,自媒体、传统媒体对学术媒体观点应持足够谨慎的态度,尊重学术复杂性第一,满足公众需要第二。在全国率先提出“学术观点传播差异化”的观点,得到业界的认同和肯定。

《“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见报第二天,也发表了《网络上,让我们与客观理性同行》的思辨文章,提醒警方和媒体“不要忽视还原真相报道传播后,依然有强烈的舆论对峙状态。而对峙舆论,针对的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相关事实本身,而是社会可能存在的事实和这些事实留下的情绪与观念”,引导社会各方跳出事件本身,关注鱼龙混杂的舆论空间,做净化舆论生态的志愿者和促进者。

引导,而不是猎奇,是“还原真相”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从知识、科普、事实、事件哪个角度切入,“真相”最终要落实、还原到思想引导上,成风化人,做众声喧哗的“消音器”和社会稳定的“黏合剂”。

在实践中,我们明确反对记者把“还原真相”写成吸人眼球的社会新闻,而要写成耐读的深度新闻调查,经得起舆论导向和政策法规的检验。3月28日,“西安35岁妈妈传播‘问题疫苗’谣言被拘留5天”的新闻引发社会争议。记者当天连线西安警方,弄清原委。又先后采访南京大学三位法学教授,从法理角度诠释其执法正当性,还从英美法系“严格责任”法律原则中找到其处罚依据,打破了“知识壁垒”。第二天见报的《转条微信被拘5天冤不冤》的文章,对这起“全国疫苗谣言第一案”做了客观科学引导,经全国各地主流媒体转载,迅速平息了网上“呛声”和质疑,也为西安警方解了围。

在“还原真相”过程中,记者必须严守法律边界和职业道德底线,不仅要善于识别谣言,还要防止“被谣言”。如网爆江苏某县官员拆迁中高喊“打死1人赔80万”。该地认为是“网络谣言”,邀请记者前往“还原真相”,为他们正名。官方向记者提供几十份盖有公章的材料,包括县政府新闻发言人通稿。记者随后采访的13名当事人,也众口一词证明该官员“清白”。回宁后,记者“还原真相”稿写到一半时,觉得采访还有疑点,即没有采访到对方所称“在香港的造谣者”。

记者不甘心,辗转联系上“造谣者”。他向记者传送了手机中的录像证据,经当地确认,正是这位官员在现场大喊“打死1人赔80万”。真相浮出水面后,记者拒绝为该地“还原真相”,还将这位官员的行为通报当地纪律部门。记者事后也深感庆幸:幸亏多问了一个人,才避免一篇黑白颠倒的失实报道。

“还原真相”的传播力、引导力来自其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其中捕捉关键细节的采访能力、去伪存真的求证能力和把握时度效的平衡能力,也不可或缺。因此,“还原真相”不仅考验记者的业务功力,还检验记者的内心定力——还原者自身一定要敬畏真相。

编 辑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重庆虎头岩下的“新华军”
打造思想挺拔的“精神文化家园”——新华日报建设“周刊矩阵”的实践与思考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自办纸厂始末
《新华日报》抗日战争宣传研究综述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日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浅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战时舆论宣传策略
添笔游戏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