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日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7-03-23曹明臣

关键词:重庆出版社新华日报研究

曹明臣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历史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日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曹明臣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日报》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拓展阶段和新世纪开始以来的深化阶段。《新华日报》研究在综合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拓展新时期的《新华日报》研究,综合性研究应与时俱进,专题性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深化,史料的整理出版应引起重视,传统史学的研究模式应予以突破。

《新华日报》; 研究; 回顾; 展望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日报。该报于1938年1月11日创办于武汉,10月25日即武汉陷落当日转移到重庆出版,并一直持续到1947年2月28日,即全面内战爆发半年后被国民党当局封闭。该报存在了9年1个月18天,出版报纸3 231期。《新华日报》被称为党的喉舌、抗战的号角、国统区人民的灯塔,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新华日报》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认真梳理和分析该课题的研究概况及相关问题,有助于推动该课题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一、研究阶段划分

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没有对《新华日报》的研究,只有一些回忆性的文章发表。1959年重庆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新华日报的回忆》,该书收录了14篇报人的回忆文章。1964年北京图书馆将《新华日报》全部影印发行(内部发行)。同年,为了配合该报的影印发行,便于查用该报资料,北京图书馆邀同《人民日报》图书馆编辑出版了全部《新华日报》索引。由于时代条件限制,《新华日报》的影印和《新华日报索引》的出版并未有效推动《新华日报》研究的开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研究环境的改善,《新华日报》研究才逐渐起步。截至目前,《新华日报》研究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后至80年代末:研究的起步阶段

此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众多《新华日报》相关史料的整理出版。这些史料有《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史研究组整理,内部发行,1983年)、《新华日报索引:河南部分》(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内部资料,1983年)、《新华日报文选:国际述评集》(乔冠华著,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新华日报文选:大后方的青年运动》(重庆出版社编,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抗战烽火录——〈新华日报〉通讯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研究室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新华日报旧体诗选注》(谷莺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抗日战争时期音乐资料汇集:重庆〈新华日报〉专辑》(李滨荪、胡婉玲、李方元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1938—1947年代论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白色恐怖下的新华日报——国民党当局控制新华日报的档案材料汇编》(重庆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章汉夫文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等。1987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将1964年北京图书馆影印《新华日报》与《新华日报索引》重新影印出版,进一步方便了对《新华日报》的研究。《新华日报》相关史料的整理与出版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有力地推动了《新华日报》研究的开展。

大量回忆性论著的出现是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修订再版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新增23篇回忆文章。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收录37篇回忆文章。此阶段的《新华报童》(《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史学会成都分会编,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与《〈新华日报〉五十年》(《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重庆分会编,内部发行,1987年)也主要是由回忆文章汇编而成。另外,还有大量的回忆文章散见于报刊。这些回忆性论著无疑是开展《新华日报》研究不可替代的史料。

正是在上述研究史料大量涌现的基础上,《新华日报》研究才得以真正起步。《新华日报史(上卷)》(韩辛茹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和《党的喉舌抗日号角: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武汉分会、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组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就是此时期出现的两部专著。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数量不多,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看,仅有10余篇。

《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及其分会的成立是这一阶段很重要的事件。1983年3月,《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在北京成立。此后,重庆(1983年7月)、成都(1983年7月)、广州(1984年6月)、南京(1985年6月)、武汉(1986年12月)等地纷纷成立了分会。北京总会与各地分会成立后,除定期编印出版各自的会刊外,还着手进行《新华日报》与《群众》周刊相关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如前述《新华报童》《〈新华日报〉五十年》《党的喉舌抗日号角: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等。

(二)90年代:研究的拓展阶段

此阶段公开出版与《新华日报》相关的史料集较少。《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笑蜀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作为一部资料集,内容多选自40年代《新华日报》社论。《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编,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文化工作方面的史料集,收录了大量关于《新华日报》的相关资料。《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中共武汉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专门有“报刊资料”部分,其中大量史料选自《新华日报》;“回忆录”部分收录徐迈进、杨放之、许涤新等多人的回忆文章。由于尚健在的《新华日报》报人与读者越来越少,此阶段并无回忆性著作出版,回忆文章大为减少。

与前一阶段相比,此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较多学术论著,也是称之为研究拓展阶段的原因。专著方面有《新华日报史》(韩辛茹著,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史稿》(《新华日报》史学会成都分会编写小组编,成都出版社1991年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战斗在国统区的〈新华日报〉》(黄淑君、杨淑珍等编著,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新华日报史新编》(也称《新华日报史新著》,四川省、重庆市《新华日报》史学会编,廖永祥著,重庆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等。《新华之光——〈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术研讨论文集》(重庆、成都《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与《新华日报纪事》(廖永祥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是两部论文集。此阶段还有3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副刊、新闻报道,《新华日报》与相关人物、组织、政府关系研究等诸多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1994年第1和第3期发表了一组共4篇文章,分别探讨了《新华日报》在支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以及敦促国民党贯彻《抗战建国纲领》等方面的重要业绩。这是此阶段《新华日报》研究颇受重视的表现。

(三)新世纪开始以来:研究的深化阶段

新世纪以来尚无专门的《新华日报》史料整理出版,学界更多是依据既有史料进行深入研究。此阶段的特点是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代表著作有《血与火的斗争——〈新华日报〉营业部纪实》(左明德著,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研究》(王永恒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版)、《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画史》(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川省《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史学会编,厉华主编,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等。论文集有《周恩来与新华日报研究文集》(廖永祥著,国际港澳出版社2005年版),收录了22篇相关研究论文。此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有100余篇,总量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大量涌现是新世纪以来《新华日报》研究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已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是王永恒的《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与陈可猛的《〈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1940—1947)》(郑州大学,2014年)。另外,还有近40篇硕士学位论文。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长期没有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新世纪以来出现了2篇硕士学位论文①杨惟安的《以俄为师:从〈新华日报〉探讨抗战时期中共的文艺宣传》(2008年)与吴依乡的《国共内战前期中共对第三党派宣传策略之分析:以〈新华日报〉为中心之探讨(1945.12—1947.1)》(2011年)。。

二、研究内容举要

《新华日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综合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综合性研究主要指对《新华日报》整体性的研究,对象为全时段报史或某一时段报史;专题性研究主要指对《新华日报》报史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第一个是《新华日报史(上卷)》(韩辛茹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该著是第一部《新华日报》研究专著,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骨干,主要根据报纸版面资料,分34个问题加以综述,时间涵盖《新华日报》创办至太平洋战争爆发。1990年版的《新华日报史》(重庆出版社)将原著34个问题扩充至74个,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新华日报》从创办到最后撤返延安的全过程。

第二个是《党的喉舌抗日号角: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武汉分会、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组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该著从《新华日报》的创办、动员抗战、报道抗战、联系群众、反破坏、反封锁、反查禁、编辑与发行等八个方面详细梳理了武汉时期《新华日报》的斗争历程,具体分析了其基本特征,高度评价了其历史功绩。章开沅先生在序言中称该著“填补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第三个是《新华日报史新编》(四川省、重庆市《新华日报》史学会编,廖永祥执笔,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该著为原《新华日报》工作人员自己编写的一部报史。著者广泛采用第一手资料,围绕《新华日报》的创办和发展,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地反映了新华报人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全过程。该著史论结合、立论公允、观点新颖,既是一部富有特色的报业史,又是一部阶段性的革命史。

第四个是《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画史》(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川省《新华日报》暨《群众》周刊史学会编,厉华主编,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该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南京筹备”“武汉创刊”“战斗在重庆”三个方面再现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的发展历程。

除以上《新华日报》的相关专著外,一些新闻史方面的著作如《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延俊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也有相关章节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新华日报》做过论述,总体上勾画出《新华日报》的历史发展轨迹。

(二)专题性研究

一是《新华日报》的历史作用研究。黄淑君、杨淑珍等人考察了《新华日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的作用,认为《新华日报》为推动全民族抗战、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十分出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道路曲折,功勋卓著[1]。黄淑君研究了《新华日报》对抗战胜利后工人运动的贡献,认为《新华日报》是国统区工人运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坚强后盾,战后的工人运动正是在中共的正确领导和《新华日报》的强力支持、推动下得以蓬勃发展并取得一定胜利的[2]。在动员广大海外华侨参与祖国抗战方面,杨安与张旺清认为《新华日报》发挥了正确的舆论作用[3]。 关于《新华日报》在大后方抗战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王泓认为《新华日报》是大后方抗战文化的生力军、主阵地、指导者和重要组成部分[4]。张新华从团结抗战的视角出发,认为《新华日报》紧紧围绕团结抗战的时代主题,充分发挥了喉舌、号角、旗帜的特殊作用,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5]。汤志华等人分别探讨了《新华日报》与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抗战政治动员的关系问题,认为《新华日报》在这两个方面均作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7]。伍静认为作为建党的重要工具、“集体的组织者”的《新华日报》,在建党和巩固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已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8]。陆佳卉认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具有战时宣传、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舆论引导等政治功能[9]。陈力丹认为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的《检讨和勉励》一文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至此,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作为一对党建理论的概念得以成形,并影响到后来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10]。

二是《新华日报》的副刊研究。关世申在此方面做了较早研究,他深入探讨了《新华日报》副刊的沿革、地位作用、斗争艺术、特点等内容,认为《新华日报》副刊无论在办刊的指导思想、作风上,还是在具体的方法、技术、风格上,都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11]。廖永祥对《新华日报》副刊做了较多的研究,并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他认为《团结》副刊是一个强大革命舆论阵地的一条战壕,是大众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在前期《新华日报》副刊中,杂文有如游击兵团,机动、灵活,神出鬼没,为克敌制胜开辟了新局面[12]。王学振研究了《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星期文艺》,认为《星期文艺》刊载了一批生活实感与战斗激情紧密融合的优秀创作,形成了抗战初期文艺园地的一道靓丽风景[13]。熊辉探讨了《新华日报》副刊与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关系,认为在舆论控制森严的国统区,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副刊引导了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发展,实现了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领导[14]。陈可猛全面研究了《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的诞生背景、业务实践、主要内容、基本特点等,认为《妇女之路》在推动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5]。对于《新华日报》的副刊《青年生活》,周艺认为该副刊的宣传既了解青年又向青年学习,既有党性又具创造性,既关注青年切身利益又强调青年与工农相结合,是成功的青年宣传[16]。

三是《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研究。营业部是《新华日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接报纸与读者的纽带。左明德认为《新华日报》营业部不是一般的报馆营业部,也不是普通的企业或商店;其存在与发展、壮大离不开群众支持[17]。《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是《新华日报》建立早、坚持时间长的发行机构之一。廖永祥认为《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不仅是一个报纸的发行机构,一定时期内也是四川省工委、川康特委的对外联络机构,还是南方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在成都的一个半公开的联络点[18]。刘洪在考察了《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后指出,《新华日报》能在9 年多的时间里愈办愈好、愈办愈强,其原因包括采编树立了自己的新闻观、印刷组建了一流的队伍、发行构建了自己的网络、广告形成了自己的理念、筹款有自己的秘密渠道等[19]。吴果中分析了《新华日报》的广告经营,认为该报在广告人员安排、价目制定、版面设置、理念提升和创意设计等方面显示出独有的广告特色,增强了报纸的经济势力,拓展了报纸的服务功能,为党报刊登广告提供了良好的模本范式[20]。陈龙把《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办报模式结合起来,认为《新华日报》在办报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报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组织架构、广告经营、印刷发行、广告业务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为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办报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21]。

四是《新华日报》的宣传报道研究。杨润时较早地研究了《新华日报》的宣传艺术,认为该报在“发动人民议政壮大统一战线”“为民主进步舆论提供讲坛开展对中上层的统战工作”“发挥舆论威力展开多方面政治宣传攻势”“代表人民讲话,让人民自己讲话,讲人民自己的话”等方面做得非常成功[22]。唐正芒探讨了《新华日报》的抗日宣传,指出该报通过“愤怒揭露日寇凶残暴行,唤起民众英勇杀敌、抗战到底”,“大力报道广大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业绩”,“及时分析战局变化,为抗日战争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群众解答抗日疑难,让友人发表反法西斯言论”等方面的努力为唤起全民族英勇抗敌作出了卓著贡献[23]。王润泽分析了《新华日报》对言论自由的诉求,指出该报在抗战胜利后参加了民主报刊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这些自由包括报道自由、报刊内容不受检查、报业生产资料平等拥有等,同时提出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24]。刘兴旺与林志彬考察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塑造问题,认为《新华日报》以新闻、论战、纪念、副刊、广告等多样化的报道策略,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客观、公正、团结、包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有效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知名度,提高了国统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同感[25]。此外,梁忠翠与马玉林关于《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对中共高层形象宣传的研究,方红姣与周锦涛关于《新华日报》中工农女性形象的研究,也值得学界关注①相关文章有梁忠翠与马玉林的《论〈新华日报〉对宋庆龄的宣传》(《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梁忠翠与马玉林的《重庆〈新华日报〉中的中共高层形象宣传探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方红姣与周锦涛的《抗战时期国共关系与〈新华日报〉中的工农女性形象》(《求索》2006年第8期)等。。

五是《新华日报》报人的研究。潘梓年是《新华日报》的主要创始人,后一直担任该报社长。马艺认为潘梓年是位既能创业又能领导、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党性坚定的社长;他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团结报社同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对该报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26]。熊瑾玎也是《新华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于1938年担任报社的总经理,并在这一重要岗位上工作了9年,被誉为《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陈力丹与徐志伟认为熊瑾玎在担任总经理的9年间,不仅使《新华日报》突破了国民党的经济扼杀得以维持,还为中共南方局筹措了经费;《新华日报》的发行和分部的建立工作都与熊瑾玎的惨淡经营、艰苦奋斗和巧妙斗争分不开[27]。章汉夫曾在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社担任新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陈雷刚认为他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新华日报》筹建、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他为《新华日报》的创办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8]。华岗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并出任第一任总编辑,1939年8月他被王明以“违抗领导”的罪名撤销了总编辑职务,离开了《新华日报》。徐畅认为虽然华岗较早地离开了《新华日报》,但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他继续不停地为报纸撰稿,可谓是编制之外的“新华军”战士[29]。

六是历史人物与《新华日报》的关系研究。此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周恩来与《新华日报》的关系研究。《新华日报》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创办的,其发展壮大与周恩来的贡献分不开。廖永祥从周恩来领导《新华日报》的方法、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人才思想、周恩来“第二战场”的战略思想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周恩来对《新华日报》作出的重大贡献,拓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30]。董小玉也分析了周恩来对《新华日报》的贡献,认为从采访到编辑、出版、发行,从人员骨干的遴选、培养到物质条件、生活的保障和关心,从反封锁破坏到亲自出面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从开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到重大新闻、言论稿件的撰写与审查,无不倾注着周恩来的激情、心血与智慧[31]。除周恩来与《新华日报》的关系之外,其他人物与《新华日报》的关系研究也有学者关注。向纯武探讨了郭沫若与《新华日报》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撰稿人与新闻纸的简单结合, 而是一个伟大爱国者和一张光辉党报的理性认同[32]。谢增寿研究了蒋介石与《新华日报》的关系,认为《新华日报》的“起”“停” 都与蒋介石有极大的关系;蒋介石为对付《新华日报》,主要采取了“约束和抑制《新华日报》的言论”“垄断新闻,封锁消息”“采取极其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等手段[33]。邵黎黎回顾了邵力子与《新华日报》的关系,认为1938年《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在汉口顺利创刊,与当时邵力子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不无关系[34]。

七是《新华日报》与相关组织、政府的关系研究。对于武汉时期《新华日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刘宗武认为该报既有受到共产国际指导方针消极影响的一面,又有进行抵制的一面。从1938年初到6月之前,该报在若干问题上受到共产国际的消极影响,宣传了一些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主张;从1938年6月到10月迁往重庆前,该报较多地抵制了共产国际的错误方针,在总体上宣传了中共中央的正确主张,宣传了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和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35]。40年代,《新华日报》和《大公报》进行了三次论战。穆欣认为这三次论战主要原因是《新华日报》和《大公报》的立场与态度不同,而《大公报》依附国民党,对蒋介石集团“小骂大帮忙”的政治态度是由它的主持人本身的资产阶级属性所决定的[36]。崔龙水探讨了《新华日报》与韩国临时政府的关系,认为《新华日报》对韩国临时政府的报道表达了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同情和支持,传递了对韩国各革命党派团结合作的殷切期望[37]。对于国民党政府与《新华日报》的关系,陈陵从国民党政府迫害《新华日报》档案出发,认为国民党政府对《新华日报》采取的政策是“只许新华日报出版,不许共产党讲话”,“只许新华日报印,不许新华日报卖”,“只许有新华日报的编者,不许有新华日报的读者和作者”,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凶残,为两党斗争史上所未见[38]。俞国探讨了《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斗争策略,认为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期间及其前后,《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对国民党此次全会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肯定并支持其坚持抗战和联共政策,对其抗战中的妥协动摇和反共方针进行了坚决揭露和批判;在宣传策略上,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体现出高超的斗争艺术[39]。叶俊与何村指出,抗战时期统一战线策略下《新华日报》与重庆《新民报》的交往与合作成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主张第三条道路的民主派人士的重要渠道,推动了《新民报》由中间路线向“偏左”路线转移[40]。

三、研究拓展思考

(一)综合性研究应与时俱进

目前,《新华日报》综合性研究著作已有三部,其中对全时段报史的研究有两部。从数量上看并不算多,从质量上看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韩辛茹著《新华日报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主要根据报纸版面资料,按时间顺序分74个问题加以综述。这种写法虽然能基本反映《新华日报》的历史,但各个问题之间除时间先后外,并没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更像是专题研究。此外,该著立足于革命史视角,把《新华日报》与国民政府对立起来,重点论述该报的斗争历程与经验。廖永祥著《新华日报史新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也是如此。该著仍然将《新华日报》与国民政府的斗争作为重中之重予以书写,尤其是重点论述了《新华日报》反击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的斗争。其“前记”更是直言该著不仅是一本很好的报史,也是中国革命史的组成部分。这种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其研究视角则带有时代的烙印,所反映的只是历史的部分真相,而不是历史的全貌,难免有所不足。新世纪以来,虽有大量《新华日报》研究新成果出现,却无充分吸收这些新成果的综合性研究著作。因此,《新华日报》综合性研究应与时俱进。

(二)专题性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深化

总体来讲,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并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真正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成果还不多。从专题研究所涉及的面来讲,新世纪以来专题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如刘兴旺与梁忠翠等人将被传播者形象引入《新华日报》研究,注重对《新华日报》上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研究。汤志华等人则把《新华日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系起来,探讨《新华日报》与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这些都值得肯定。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涉及《新华日报》史的很多方面,但可拓展深化的地方仍然不少。例如在《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新华日报》先后创立了太行山、广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分馆,其中重庆分馆后与总馆合并。对于这些分馆的研究稍显不够,目前仅有《〈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史稿》一本专著。另外,对于《新华日报》的研究主要涉及历史贡献、版面内容、经营管理、宣传报道等方面,对于《新华日报》组织机构、作者群体、读者群体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新华日报》涉及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初期这一伟大历史阶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部内容极其浩繁的百科全书,无论就哪一方面来说,都值得写出一本书来。”[41]《新华日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化的地方仍然很多。

(三)史料的整理出版应引起重视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新华日报》的相关史料主要是在80年代整理出版的,90年代只有一本资料集出版,新世纪以来则尚无相关史料整理出版。要持续推动《新华日报》的研究走向深入,必须要积极做好相关史料整理出版工作。就目前已出版史料而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相关人物、组织、政党、政府史料,如回忆录、人物文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方面的史料等;另一类是报纸本身的史料,如《新华日报》影印版、《新华日报索引》《新华日报》相关版面内容的整理出版等。今后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也主要是从这两类史料入手:就第一类而言,相关人物的文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相关方面的史料仍然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如目前没有一部全面反映《新华日报》创刊、发展、壮大最后至停刊的史料出版;就第二类而言,目前已经整理出版了相关版面内容,但仍然有很多版面内容值得整理出版。总的来讲,《新华日报》相关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任重道远。

(四)传统史学的研究模式应予以突破

这里的传统史学研究模式主要是指运用革命史、中共党史的理论、视角与方法开展《新华日报》研究。这种研究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当然这种研究模式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从研究视角讲,最大的不足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握《新华日报》史的全貌,不能仅从一个视角去观察,只有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华日报》的历史。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下,《新华日报》研究要想有更大的突破非常困难,必须积极引入相关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拓展《新华日报》研究的领域。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在此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王永恒在《媒体的力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版)中尝试突破传统的党史、革命史研究模式,引入传播学的研究模式,突出了对“媒体与传播”和“软实力”等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新华日报》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其研究可以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可惜这方面学界的努力还不够。

[1] 黄淑君,杨淑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战斗在国统区的新华日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465.

[2] 黄淑君.《新华日报》与抗战后的工人运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1):96-100.

[3] 杨安,张旺清.论《新华日报》在动员华侨抗日救国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71-75.

[4] 王泓.《新华日报》与大后方抗战文化[J].学术论坛,1993(3):91-96.

[5] 张新华.《新华日报》与大后方团结抗战[J].探索,1996(4):71-73.

[6] 汤志华,刘晓华.《新华日报》与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长白学刊,2014(3):95-99.

[7] 汤志华,钟慧容.《新华日报》与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动员[J].长白学刊,2015(2):117-126.

[8] 伍静.党报的另一种传统:延安《解放日报》与重庆《新华日报》的比较及不同命运[J].新闻记者,2015(11):49-59.

[9] 陆佳卉.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政治功能[J].青年记者,2016(19):89-90.

[10] 陈力丹.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一致:新华日报最早发表的相关文章[J].青年记者,2016 (19):23-24.

[11] 关世申.“新华副刊”探索[J].新闻研究资料,1982(3):68-100.

[12] 廖永祥.新华日报纪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249,261.

[13] 王学振.新华日报的文艺专刊星期文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68-100.

[14] 熊辉.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引导:以新华日报副刊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7-33.

[15] 陈可猛.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1940-1947[D].郑州:郑州大学,2014.

[16] 周艺.抗战时期大后方青年宣传工作研究:以《新华日报》“青年生活”专栏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9):128-133.

[17] 左明德.血与火的斗争:新华日报营业部纪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75.

[18] 新华日报史学会成都分会编写小组.新华日报成都营业分处史稿[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6.

[19] 刘洪.试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7-153.

[20] 吴果中.重庆《新华日报》的广告经营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6(8):76-80.

[21] 陈龙.《新华日报》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办报模式的探索[J].新闻与写作,2012(7):68-70.

[22] 杨润时.抗战胜利后《新华日报》的宣传艺术[J].新闻研究资料,1985(3):88-107.

[23] 唐正芒.论《新华日报》的抗日宣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49-52.

[24] 王润泽.抗战胜利后重庆《新华日报》言论自由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81-87.

[25] 刘兴旺,林志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塑造与认同: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117-120.

[26] 马艺.简述潘梓年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J].新闻大学,2000(3):57-61.

[27] 陈力丹,徐志伟.《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熊瑾玎[J].新闻界,2015(1):46-47.

[28] 陈雷刚.章汉夫与《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J].百年潮,2015(8):60-65.

[29] 徐畅.华岗与《新华日报》[J].福建党史月刊,2009(6):42-44.

[30] 廖永祥.周恩来与新华日报研究文集[C].澳门:国际港澳出版社,2005.

[31] 董小玉.抗战烽火中的报春花:简述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的贡献[J].新闻界,2005(5): 26-28.

[32] 向纯武.郭沫若与《新华日报》[J].郭沫若学刊,1989(3):63-68.

[33] 谢增寿.蒋介石对《新华日报》的态度和方针述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56-63.

[34] 邵黎黎.邵力子与《新华日报》[J].中国统一战线,2014(8):52-53.

[35] 刘宗武.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与共产国际关系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77-81.

[36] 穆欣.四十年代《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三次论战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1993(1): 42-49.

[37] 崔龙水.《新华日报》与韩国临时政府[J].韩国学论文集,2003(1):226-238.

[38] 陈陵.国民党政府迫害新华日报档案探略[J].学海,1994(4):64-69.

[39] 俞国.《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斗争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 113-117.

[40] 叶俊,何村.抗战时期统一战线策略下《新华日报》与重庆《新民报》的交往与合作[J].新闻大学,2015(6):23-28.

[41] 廖永祥.新华日报史新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380.

(责任编辑:李晓梅)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XinhuaDail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AO Mingchen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Study onXinhuaDailyhas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beginning stage i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nineties. Throughout the nineties is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deepening stage started in the new century. Some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in study onXinhuaDailyboth in the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monographic research.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tudy onXinhuaDaily, we should keep the pace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ith the times, develop the monographic research, attach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publish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break through the mode of thoughts of traditional history.

XinhuaDaily; study; research review; research prospect

2016-10-26;

2016-11-24

曹明臣(1978—),男,安徽旌德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政治史。

G219.29

A

1674-0297(2017)04-0018-08

猜你喜欢

重庆出版社新华日报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恐龙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哲思
哲思
《大宋状元冯时行》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