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

2016-06-13肖应泽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关怀文化

肖应泽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局面,进入了进步最快、势头最好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不断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亦不断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承担起方方面面的社会工作,其自身也从农村步入城市生活。当下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庞大,作用重要,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特色务工方式,他们是事实上的文化弱势群体,精神文化生活近乎空白,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问题。诚然,提高这些为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水平,是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是五大发展理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用文化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是文化部门有效的路径选择和切实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文化 关怀 外来务工人员 精神生活

一、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现状

(一)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在对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人的反映是业余文化生活过于单调,通常外来务工人员所进行的业余文化生活只包括看电视、下象棋、打牌、赌博等,其中有部分文化素质相对高一些的人员选择看书或者偶尔上网,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业余生活都是与身边的人进行闲聊消磨时间。从以上的调查中可以发现,现在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单调乏味,正能量不足,方式选择余地不大。

(二)精神文化生活支出较低

外来务工人员多来自于农村,普遍生活水平不高,打工收入又特别有限,对于经济支出非常谨慎。据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消费普遍较低,20%的人员整年不足100元,23%的人员在100元到200元之间,只有21%的人员达到300元。这主要是缘于他们的工资多数都寄回老家,对自己的文化生活不重视,能省则省,除必要支出外,一般不愿意在文化消费上付出更多。

(三)大中型企业精神文化生活较丰富

相对于小型工业或服务行业而言,大中型企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在大中型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便于企业或是自身开展业余文化活动,企业内部为员工设有图书馆、网吧、篮球场、文化活动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外来务工人员可自行选择想要进行的文化生活方式,企业内部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类比赛和各类派对活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现存问题

(一)文化生活内容匮乏

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内容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虽然现代社会中公共文化空间如大剧院、电影院、舞厅、咖啡店、酒吧、网吧、教堂等随处可见,各类主题文化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等也都有存在,但是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却不能享受到,他们休息时间多在晚上,这些免费公共文化场所大多关门歇业,商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虽然开放,但他们又舍不得花钱,所以,他们长期生活在务工的地方,无法感知到现代城市生活的美好。

(二)对城市文化缺乏融入性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很难融入到城市文化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方式。城市的生活消费方式也逐渐影响到外来务工人员,但传统的保守思想和农村的思维范式局限了他们的行为。2、思想方面[3]。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观念相对消极,不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随遇而安,思想观念明显落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3、社会心理。客观的现实环境使多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遭受到打击,使原本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复存在,但是内心又渴望留在城市生活,使其产生了了极大的内心矛盾和不平衡的心态。

三、形成文化生活问题的原因

(一)相关部门缺乏重视

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务工环境与合法权益十分重视,但是多表现为经济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没有基本要求和干预举措,缺乏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业也缺乏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建设的关心,多数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娱乐文化设施,平时也缺乏对员工活动与福利活动的组织,使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相当匮乏。

(二)务工人员自身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多部分对电脑等电子设备不熟知,使其想要通过电脑获取更多的文化生活形成了技术上的困难,只能局限于务工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是经济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有限,背后是家里期盼的眼神,部分人员还需要自己承担房租,使其剩下可用于文化消费的少之又少,对于几十元的电影票或是公园门票望而却步,自身文化与经济的制约使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受到了严重限制。

四、用文化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组织建设

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组织协作进行,具体工作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完善文化生活设施建设。有关公共文化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充分重视外来务工人员这支庞大的社会文化弱势群体,从设施建设、内容选择、时间保证等方面不断完善,以他们的真实需求为工作改进的方向。2、加强相关文化建设培训。在各种适合的场地进行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诉求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城市生活的自信心和融入力。3、优化管理结构。政府各级机构必须切实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建设,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当作重要的社会、文化建设任务,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形成全面关怀弱势文化群体的良好局面。

(二)优化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

优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目标内容方面:以先进文化建设为目标,以优秀文化为内容,不断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传递正能量,抵制黄赌毒。2、服务措施方面:在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不断加强文化服务,送文化上门,种文化入心,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播撒进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灵。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诸如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必须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平等甚至优先开放,错时开放,提高服务质量。鼓励扶持商业文化场所实行优惠制度,如外来务工人员可凭借务工证件到剧场、电影院、网吧等场所享受低价票待遇等。

五、结語

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群体,其生存发展的状态直接关联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用文化去关怀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共有幸福家园的有效路径和得力举措。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从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文化生活、加大文化素质培养力度等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 莫春燕.如何根据特区特点搞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J].群文天地,2012.05(11).

[2] 强化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文化阵地建设[J].工会信息,2012.03(18).

[3] 周雅慧.丰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07(14).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关怀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