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人与近代青岛城市社会
2016-06-13葛美珠
葛美珠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码头工人与近代青岛城市社会
葛美珠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码头工人群体是近代青岛城市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为近代青岛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该群体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实下层群体研究,而且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考察近代青岛社会。
关键词:近代;青岛;码头工人;城市
一码头工人的来源
青岛码头工人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农民(本省及外省)是青岛码头工人的主要来源。民国时期,农村经济衰败,大批农民从农村来到青岛谋生。“这些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中分化游离出来的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一无资金投资,二无现代文化、现代技术可谋现代职业,三无社会关系可以运用”[1],于是城市中最苦最累的苦力工作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第二,城市的贫民和失业的人员也构成了码头工人群体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青岛,一方面周边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大量进城导致青岛城市化畸形发展、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另一方面青岛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滞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极为有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岛城市职业竞争相当激烈,不只是破产的农民,即使是原来的城市居民,想找到一份体面的职业也不容易,一些贫穷的市民和失业人员只能选择码头工人等苦力职业。
二码头工人的生存实态
(一)劳动状况
1.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据1908年9月专门颁布的《码头并栈房规条》,规定:工作时间除星期天和给定假日外,变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为夏、冬两季,夏季从三月一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这八个月里每天早晨五点钟上班,下午八点钟下班,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冬季即自十一月一日起至二月底至,这四个月,每天早晨六点上班,至下午六点下班,一天工作达十二个小时。由此可见,码头工人的劳动时间非常长,特别是夏季15个小时的工作,再加上吃饭、路途时间,还有其他的杂务时间,剩下的休息时间寥寥无几。国民党统治时期工作时间规定为10小时,虽然比1908年有所减少,但10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于生活水平不高、营养不良的码头工人来说,也是超长的工作时间{2}。另外,规定的时间和实际工作的时间总是有些出入。
劳动强度:码头工人的主要运输器具为搬运车、绳索、铁锨、条筐等,这些器具主要依附于人力。码头工人完全靠人力扛、抬、拉,用最原始的工具从事装卸作业。
劳动工具落后,劳动强度大,是对码头工人实际工作的真实写照。当时在青岛的码头工人中流传的歌谣是:“干到秋,穷到秋,剩下麻袋和手钩”,“麻袋”和“手钩”,这些日常生活中码头工人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很好地融入到码头工人的歌谣倾诉中,真实反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实态。
2.劳动环境与劳动伤害
码头工人的劳动环境极为恶劣,因为码头工人大都是从事室外工作,风吹日晒是常事。而且码头工人装卸的东西多为粮食、煤炭等,煤灰尘土飞扬,粉尘污染严重。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很多码头工人患有气喘、肺病等职业病。另外,码头工人们还要承受各种人为的灾祸和袭击,其中伤害最多的当为工伤和疾病。
(二)生活状况
码头工人的收入很低,总体上比人力车夫要低些。大多数码头工人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是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一般而言,来自本市的码头工人,他们有自己的住所,不用为住房问题所困扰;外来人口没有住房条件的,只能在临近码头的地方临时搭个棚户居住,有时甚至出现几百人住一个窝铺的情况。
饼子、苞米面掺橡树面窝头等杂粮是码头工人常吃的食物,饥饿时时困扰着码头工人这群需要足够的食物慰藉,以期出卖苦力换取生活的人。有工作的时候,他们尚能解决三餐问题,遇上不景气没工作的时候,码头工人就会雪上加霜,只能忍饥挨饿。
吃饭尚成问题,穿着对于码头工人来说更是不会在意,他们也没有资本对穿衣打扮给予关注。“穿什么呢?夏天都是光着脊梁,肩上搭块麻布;到冬天,码头崖寒风刺骨,工友们没有几个能穿上棉袄的,冻极了,我们就找个草包,挖上个洞,套在身上,腰里再扎上根稻草人。没有鞋穿就到垃圾箱里捡着穿。”[3]从这些语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码头工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即使是拥有衣物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码头工人与近代青岛城市社会
码头工人聚集于青岛,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与生活,势必会对青岛的城市结构和城市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青岛这样一个港口城市,码头工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群体的价值更是不可小视。青岛码头工人群体的壮大是青岛吸引大量城市周边地区农民进入寻找工作机会的结果,而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岛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存在状态。
(一)码头工人群体壮大了青岛的城市人口,推动了青岛的交通运输业及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代青岛的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参与货物的运输。码头工人“向心”流向青岛,在棚户区安营扎寨,为青岛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运输业提供了生力军。从1915年到1930年青岛港运输货物的总量在逐年增加,货物运输成为城市运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青岛市港务局系埠出口进口货物数量[4]
(二)码头工人群体改变了青岛的社会结构
1.码头工人群体对青岛城市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
自青岛开埠,青岛的人口性别比例一直居高不下。“1916年青岛华籍人口的性别比例是185.31;1917年为197.91; 1918年为192.3;1923年为167.91;1924年为166.31;1925年为158.24;1927年为163. 75;1928年为168.25。”[5]在当时青岛人口年龄构成中,青年占相当大的比例,青岛人口性别比例出现畸形发展。这也就直接影响到青岛人口的婚嫁率,虽然没有此时关于青岛人口婚嫁率的数据,但可以推断,严重失调的性别比例,必然造成众多男子没有配偶,从而直接影响到结婚率与人口出生率。
2.码头工人群体对青岛城市人口职业结构的影响
如表2所示,1927年《胶澳职业细别表》中,劳力群体占青岛总人数的4.02%,是除农业的48.56%,商业的10.1%,工业的9.55%之外,比较大的一个比重。每100个人中就有4个从事劳力工作的。码头工人作为青岛劳力的大头,实际的人数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
表2 1927年胶澳职业细别表[6]
3.码头工人群体对青岛城市家庭结构的影响
码头工人数量的增加也改变了近代青岛城市的家庭结构。受宗法制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比较盛行大家族制度,以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为多,农村青壮年码头工人大量进入城市则改变了青岛原有的传统家庭结构。出门务工的码头工人基本上都是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环境,青岛的长期城市生活,使他们与农村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分离,大多数选择在城市中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从而使得城市中的小家庭数量逐渐增多。扩展家庭的衰落与核心家庭的流行,是进城务工农民为适应城市生活所进行的本能选择,同时也是城市近代化的必然结果。大家庭的减少,小家庭的增多,也使得城市人际关系中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淡化,业缘关系逐渐增强。
4.码头工人群体对青岛城市阶层结构的影响
码头工人与城市中广大产业工人、乞丐、人力车夫、娼妓等群体共同构成了近代青岛底层工人群体。近代以来,中国逐渐从乡村化走向城市化,工人群体是推动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力量,码头工人群体是青岛工人群体的基础,缺少他的存在,青岛这个城市就无法正常地运行。作为工人群体的一部分,码头工人群体也推动了近代青岛无产阶级的发展。19世纪末青岛开埠后,列强在青岛建厂、建洋码头,产生了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和服务于码头的码头工人,他们是青岛无产阶级队伍中最早的一部分,为青岛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码头工人群体影响了青岛城市文化的构建:融入与排外
码头工人不仅是一种实态的劳动力,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带有码头工人家乡的文化与青岛本土的文化产生了融合与碰撞。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文化汇合在一起共同涌入青岛,他们为青岛注入了新的因素,促进了青岛城市文化的多元化。据《青岛市本市人口籍贯统计表》(1936年)可知,“本市人口307577人,山东198033人,河北15845人,河南1563人,山西92人,陕西56人,甘肃36人,辽宁1926人,吉林218人,黑龙江86人,江苏17178人,安徽1670人,江西387人,浙江3423人,福建513人,湖北1162人,湖南551人,四川163人,云南13人,贵州15人,广东1364人,广西48人。”[7]码头工人大部分来自山东各县市的农村,也有部分来自其他的省份,各种不同的文化涌入使得青岛文化出现多元化。“开放意味着多元,多元产业容纳意识,青岛人的容纳意识就是在这样的开放多元环境中形成的。”[8]另一方面,大量码头工人为代表的外来群体进入青岛,青岛也本能地产生了对外来人口的排斥。青岛城市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吸纳劳动力极为有限的城市,因此,从生存本能出发,青岛市民产生了强烈的排外心理。
综上,码头工人对青岛城市化产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他们促进了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当然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们的加入给青岛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过量码头工人的涌入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导致失业率升高,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混乱的码头秩序、频繁发生的劳资纠纷与劳工纠纷,影响了青岛工商业的正常运营;码头工人大都在棚户居住,也影响了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等。
四小结
码头工人群体是近代青岛城市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对该群体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实下层群体研究,而且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考察近代青岛社会。超负荷的劳动、底层的生活是青岛码头工人的生活实态,是大多数码头工人的生活状况,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全部,也有少数人生活会相对稍好一些,但总体上不可否认的是,码头工人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又苦又累的生活为什么成为码头工人争相选择的生活,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青岛城市的原因,有农村生活更差的原因,也有码头工人自身群体素质的原因。总之,大量外来人口加入青岛,为青岛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劳动力,推动了城市近代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青岛城市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胡汶本.帝国主义与青岛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永生难忘阶级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
[4][7]见证青岛[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5]许慈青.青岛人口问题研究(1912—1949)[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赵琪修,袁荣叟.胶澳志[M].胶澳商埠局,民国十七年影印版.
[8]任银睦.近代青岛人社会人格形成及其特征(1897—1922)[J].城市史研究,2000,(Z1).
(责任编校:简小烜)
The Dockers and Qingdao City in Modern Society
GE Meizhu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000,China)
Abstract:The dockers group is an very important part to Qingdao in modern society. from the study of this group, we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y of lower group, but also we can learn Qingdao of modern society with a fresh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source of the dockers; Secondly, the dockers group and Qingdao urbanization ;Thirdly, the dockers and Qingdao social problem
Key Words:modern society;Qingdao;the dockers;city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葛美珠(1990— ),女,山东聊城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史。
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6)03-0075-03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