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竞赛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

2016-06-13胡耀民丘美玲陈惠红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业竞赛创新

胡耀民,丘美玲,陈惠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技能竞赛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

胡耀民,丘美玲,陈惠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技能竞赛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有效克服高职计算机类技术门槛高、学生成才率低、创业成功率低的缺点。结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经验,详细分析其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论述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探讨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竞赛;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包括全面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活跃的思维三个基本要素[2]。IT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并存,要求学生不但要系统掌握现代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布线、嵌入式、物联网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互联网领域独立从事相关的工作,甚至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如何提高高职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成才率、创新创业成功率成为高职教育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本着“以学生为本,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特色培养,合作共赢”的指导原则,研究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进高职课程体系当中,建立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主流的计算机类技术,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我校乃至广大兄弟院校的计算机类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运行做出贡献。探讨了一种新的模式:以技能竞赛促进高职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并结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经验,详细论述和探讨了技能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和具体方法。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就业质量差,学生缺乏竞争力

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由于学历低、动手能力不够、创新思维不强导致其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中小企业进行相关行业的工作,由于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使得学生就业易于变动,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于非计算机类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非对口专业的工作。

1.2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滞后于社会需求

当前,高职软件专业招生和就业难,很多人将其原因归为在大环境下,愿意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生减少,但事实上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有的高职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够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在同质化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里,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成熟技术成为教学中的“常客”,导致培养的学生呈“批量生产”,个人能力特点不鲜明,而IT技术变化日新月异,教学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修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的中国大学“红黄绿牌”高职专业名单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列为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猿意马。但与此同时,企业却抱怨自己无法招到合适的计算机类技能型人才。

1.3技能竞赛的作用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基础知识积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形式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技能竞赛的方式是有效的手段之一,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导学、以赛导研”。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使学生得到类似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导师式指导,可极大地拓宽参赛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类能力,亦可大大提升高职学生的内在档次,促使学生的技能知识不陈旧、紧跟时代步伐,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积极性。高职每年定期都会举办各种比赛,除了校内进行的各种技能竞赛、选拔赛,还有校外省级、国家级的技能竞赛,诸如:“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高校杯”软件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实验比赛、师范技能竞赛等,这些技能竞赛为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平台。

2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2.1注重参赛学生的选拔方式

计算机类专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有明确的选拔要求:参赛学生应该具备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专业要有兴趣,有一定悟性,有韧性,能吃苦耐劳等特点。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学生,才能在竞赛训练过程中坚持下来,进而相互促进,故参赛学生的选拔方法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完成对参赛学生的选拔:课堂答问、课堂练习、课程设计完成质量。

2.2加强对学生的参赛培训指导与情感交流

教师需对参赛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交待科学且有效的处理方法,严格规定完成时间;在学生执行任务的期间,教师一定要对其进度进行跟踪,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关注;碰到难点、重点,教师要及时参与查阅国内外文献,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在指导学生期间,教师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难以解决的知识点,不管能否逐一有效解决,但一定要锲而不舍。这样才能做到身垂示范,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创新能力。除了专业知识的指导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空余时间可多和学生一起聚餐,对寒暑假还在加班做事的学生应该适当给些补贴,以资鼓励。关怀学生,积极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3让多方充分认知到竞赛的益处

在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需要获得多方肯定和认同,才能顺利开展。作为技能竞赛的受体,学生与教师密切互动并获得悉心指导,可获得有如研究生的培样模式和效果,能快速且有效拓展学生自身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得在就业时可展示的作品和证书。作为技能竞赛的指导者,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处,首先竞赛能使教师专业知识保持更新;其次是获得教学竞赛奖项和成果,增加晋升职称的资本;对于有工作室或者公司的教师,通过带一次比赛,还可能获得一个项目工作团队。作为技能竞赛的支持者——学校,学生通过竞赛取得的一系列荣誉,能增加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学校声誉;通过竞赛,明显提升学生素质和就业工资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在民工面前的自信,能够有力回击“读书无用论”;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带动,使得学校校风、学风良好,减轻学校管理负担;能打造品牌学生,培养一批以后可回馈学校的校友,促进学校的建设。

3成功案例及原因分析

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统计,近5年的成功创业或表现异常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和技能竞赛相关,具体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技能竞赛可成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表1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案例

通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组织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学生通过技能竞赛能够成功创新创业的原因有:其一,计算机类专业科技含量高,一旦学生在参加比赛中悟出一点东西、切中某个点,就能深入专研。创业门槛虽高,但比“网上卖东西”“开饮食店”等创业方式的竞争小,成功可能性大,可持续发展性强。其二,计算机类专业具有水准较高的师资资源,大部分的竞赛指导教师都是博士和教授,对行业的动态相当了解,学生的比赛作品大部分是教师多年课题的延续或者衍生,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构架支持,竞赛作品的质量高,参与国家级或省级竞赛的获奖几率较大,从而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其三,计算机类专业大部分教师具有横向或者纵向科研项目,需要学生协助,老师不停地物色可造之材。有时候教师会把企业工程师和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学生跟项目组做了1个项目之后其创新能力飞速提升。其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资源较好,信息工程学院博士8名,高级职称17名,保证了竞赛指导教师的高层次和高水品。其五,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全国中心城市——广州,创新创业的氛围良好,许多学生刚毕业就有创业的冲动,技能竞赛起到了一个助推器的作用。

4结语

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经验得知,技能竞赛是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较好地融合进高职课程体系,能促使高职学生对主流的计算机类技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对计算机类专业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起到了培养和助推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类学生技能竞赛具体做法和成功原因的探析,得出了技能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方面有积极作用,所以高校应大力支持并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完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汪钟鸣.我国高校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1997(6):57-59.

[2] 商光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2-106.

[3] 王耕,周志强,包伟.“五位一体”课外教育运行管理模式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2013(4):437-439.

(责任校对游星雅)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51

收稿日期:20150911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0101030)

作者简介:胡耀民(1975-),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智能算法、视频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4-0161-03

猜你喜欢

创业竞赛创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