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需求分析
——来自《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的启示

2016-06-13王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关键词: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商务英语

王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需求分析
——来自《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的启示

王华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摘要: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基础和精髓。该文在总结需求分析不同分析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Long所提出的基于任务的需求分析模式,通过《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及其子项目《商务英语(商务管理方向)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要求简介》,阐述了基于需求分析,制定职业语言及交际能力要求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需求分析应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考虑多方因素,涵盖多个角度。

关键词: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对于商务英语的理解,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即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变体;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商务英语是一个专业或一门学科。[1]不管如何理解商务英语,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英语,是一种特别的语体,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2]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如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确定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就必须以ESP的理论为指导。Robinson和Dudley-Ev⁃ans & St John等学者认为ESP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ESP的目的就是满足学习者的具体需求。[3]从这个角度来说,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就是ESP教学活动的前提。正如Long所阐述的那样,需求分析就像医疗介入之前的身体检查,没有准确的诊断,医生没法开出准确的处方。[4]只有通过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课程设计者才能明确学习者的目标工作任务和语言在具体工作场景中的运用情况,ESP的教学效果才得以保证。因此,需求分析是ESP的出发点和中心,是ESP的灵魂和精髓。

一、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需求分析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印度的文献中,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津,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欧盟委员会才确立需求分析为ESP领域的重要概念。需求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因为对“需求”本身而言,不同的角度会产生对需求的不同理解。Hutchinson和Waters把需求定义为:“在目标情景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5],他们把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在目标场景中运用语言完成特定任务的需求。学习需求指的是为了完成目标场景中的特定任务,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Ber⁃wick把需求分为“感觉需求和感知需求”[6],感觉需求即学习者从自身角度所感知的内部主观需求,感知需求则是从业人员从工作场景角度所感知的外部客观需求。与Berwick相似,Brindley也从内外两个角度把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Brindley把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他把需求分为“过程导向需求和产出导向需求”[7],前者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而后者关注的是学习的产出和结果。

上述对需求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需求分析的不同概念,但是对需求分析比较认可的定义是Brown在2006年所提出的,即:“需求分析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所有必要的主观和客观需求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学习者在特定的教学与学习机构的语言学习要求。”[8]Brown的这一定义表明了ESP课程设计过程中需求分析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他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涉及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习者的需求、行业协会的职业标准需求以及国家和地区性的教育需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需求分析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分析模式。在语言交际功能的指导下,Murby设计了一套详尽的数据收集程序--交际需求处理器(communication needs processor),他包括一系列针对目标情景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识别目标情景的工作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各项具体要求。[9]Hutchin⁃son & Waters认为,仅仅明确目标情景中的语言使用特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学习者因素,即他们主张目标情景需求和学习需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Dudley-Evan和St John对上述分析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式,在目标情景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者专业背景信息”、“专业交际信息”、

学习者个人信息”等新的分析要素。

上述三种分析模式能够做到从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既考虑到了学习者的目标情景需求,也涵盖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需求,是既注重学习内容,也注重学习过程的分析。但总体来说,他们还是以语言为中心(language-centered)的分析方法,他们所侧重的是语言功能和形式的分析,即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以及词汇、语法、语篇和体裁等语言形式的纯文本(Text-based)分析。但是,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从来都不是单独进行的,纯文本分析还会导致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情景中的语言需求,因为纯文本分析是从局外者(outsider)的角度对语言运用进行的分析,并没有从局内者(in⁃sider),即行业专家及从业人员的角度对语言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可能的结果就是学习者并不能有效地运用语言完成目标情景中的工作任务,这样,ESP的教学效果就没法保证。

随着交际教学理论和任务教学法的发展,需求分析逐步转向以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分析模式,即基于任务(task-based)的需求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Long的基于工作任务的分析模式,我们可以把他称为第二代需求分析,之前基于文本的分析为第一代需求分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及交际技巧和策略的结合,比如接听顾客的投诉电话就需要听、说、写的结合,还需要运用相关的交际策略如安抚顾客的情绪从而有效地处理工作情景中的交际冲突。通过运用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工作任务,学习者可以体验语言在真实工作情景中的运用情况,并结合交际策略的使用,从而真正实现交际能力提高的目的。同时,衡量语言运用能力的标准也是能否运用语言有效地完成实际工作任务。

根据Long的需求分析模式,他把任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任务就是日常交际中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预定酒店、预定饭店,帮顾客规划行程、制定工厂参观计划等。第二个层次的任务就是把上述日常交际中的任务归为高一级别的范畴,比如预定酒店和预定饭店可以归为预定这个工作任务的范畴。帮顾客规划行程和制定工厂参观计划可以归结为制定计划的范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需求而不至于力图涵盖所有具体的工作任务。第三个层次的任务就是把上述任务转换为课堂教学中可以具体使用的任务,比如可以让学习者通过听预定酒店的电话来填写预定表格或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预定酒店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让学习者经历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提高他们在目标场景中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Long所划分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Long划分的三个层次的任务

基于任务的需求分析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的角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任务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观察法、讨论法、文本分析法等收集数据,数据来源既要包括局外人如学习者、语言教师等也要包括局内人如从业人员、行业专家等。

二、《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简介

(一)《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项目介绍

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需求分析方面,《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的做法可谓是典范之作。《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CEF Professional Profile)(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是在《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基础上在欧洲范围内开展的项目,他开始于2005年,参与者来自于保加利亚、芬兰、德国、匈牙利、荷兰和波兰等国。此项目的目的是制定职业语言能力要求。历经两年,此项目完成了技术、商业、医疗和法律等行业的职业语言能力要求的制定,并为这些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提供指导原则。上述职业语言能力要求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全面的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通过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渠道收集数据并从多个角度进行需求分析,参与者明确了相关行业的具体工作任务、交际场景及对语言能力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规划中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同时,也为在特定职业领域量身定制语言课程打下基础。

《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目标职业(Target profession)、职业信息(Occupational information)、职业情境信息(Context information)、常见职业交际情景(The most frequent situations)、棘手职业交际情景(The most de⁃mandingsituations)和职业活动窥视(Snapshot)。

(二)《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子项目—商务英语(商务管理方向)专业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要求简介

商务英语(商务管理方向)专业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要求简介(下称简介)的第一部分为目标职业信息。主要说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为商务管理,工作语言为英语,完成相关学习可以获得商务管理学士学位。目标就业岗位主要是外贸销售助理和销售主管等。

第二部分,职业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典型就业岗位、典型就业组织和公司、典型工作描述和就业岗位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简介说明商务英语(商务管理方向)专业所面临的主要就业岗位有销售经理、采购经理/助理、跟单员、销售代表、货运代理、财务顾问及销售顾问等。主要就职于中小型企业及大型国际贸易公司比如Wärtsilä(船舶制造),Nokia(通讯、手机),S-Group(批发及零售贸易),Unilever(食品工业)等企业。接下来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最后一部分说明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第三部分职业情境信息包括职业情境和学习情境两个部分。分别说明交际事件发生的地点、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及所涉及的公司、机构、交际情景和交际所需文本等。之所以提供职业情境和学习情境两个部分,是为了便于课程设计者根据职业交际情景设计课堂活动,从而为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便利。

第四部分常见职业交际情景主要列出一些从事目标就业岗位经常遇到的交际情景和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此部分首先描述常见的交际情景,然后进一步说明交际事件发生的地点,交际活动参与者以及成功交际的决定性因素。简介所列出的一个常见交际情景是客户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问询所签订单的发货情况。此交际活动的发生的地点是办公室。交际活动参与者是客户和销售助理。交际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有销售助理必须要了解产品的技术参数和规格,同时要有较强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接听电话要有较强的听力理解能力。销售助理也要了解与订单和发货相关的术语。

第五部分棘手职业交际情景主要列出比较难处理的交际情景。与第四部分类似,此部分也包括交际情景描述,交际事件发生的地点,交际活动参与者以及难以处理的原因。简介所列出的一个比较棘手的交际情景是国外客户没有及时对已发货物付款。销售助理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等方式向客户了解付款情况,但客户的回复模棱两可,有时根本就不回复,最后只能通过打电话解决,客户尽力掩盖并力图让别人感到他并不十分懂英语。销售助理向客户解释他早晚都是要付款的,早点付款会更好。如果不付款,公司就没法给下一个订单发货,最终,客户在一周内付款。此交际事件的发生地点为办公室。参与者为销售助理和国外客户。此交际事件之所以难以应对是因为销售助理既要态度强硬,又要保持有礼貌,他需要用简单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交际过程中不断解释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既需要较强的语言听说能力,也需要运用交际策略。

第六部分职业活动窥视主要描述目标就业岗位一天的职业活动。此部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详细描述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简单列出一天内最经常发生的事情。主要为课程设计者模拟职业活动提供思路。简介所列出的一天的职业活动有收发电子邮件、给客户打电话、接听电话处理客户问询和投诉、发送销售信、给客户发送产品宣传手册和产品目录等。

总之,《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项目在全面的基于工作任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关专业的交际与语言能力要求,最重要的是他详细列出了职业交际情景和交际任务,同时也说明了交际活动的工作情境和学习情境,让课程设计者对相关专业有了详细全面的了解,为课程设计者大纲的制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有效地保证了ESP的教学效果,不愧是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需求分析的典范。

三、《欧洲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共同参考框架》的启示

(一)为了确保ESP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基于工作任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要求(下称要求)

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本教材用于多个专业,即在英语教学方面没有明确的目的,就是West(1994)所提出的TENOR(Teaching English for no Obvious Reason),这导致学习者所学内容与其所从事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语言及交际能力要求,为课程设计者制定教学大纲、选取教学材料、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事实依据和指导原则,从而提高ESP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职业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语言和交际能力要求需明确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主要就业岗位,并对目标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说明完成工作任务的语言能力要求。以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销售岗位为例,销售岗位主要是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包括发票处理、已发货物跟踪、处理报关文件、参加会议以及公共关系处理等。完成上述工作任务要求从业者必须能够搜寻并使用相关领域英语文献,要有较强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英语收发邮件、传真并能通过电话与客户交流。如果能够掌握多种语言,那么获得提升的机会将会更大。

为了确保要求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组织真正起到指导作者,要求还需要列出目标就业岗位常见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发生的地点、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完成交际活动所需要的文本材料以及完成相关交际活动对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目标就业岗位所面临的交际活动主要发生在会议室、生产地点、酒店、机场、展销会等地方。交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有客户、组展企业、旅行中介、学生、同事等。主要的交际情景如下:从因特网、期刊、公司报告、公告等渠道获取并使用相关信息。收发电子邮件,也包括其它的书面文档如商业发票、形式发票、原产地证书、运输单证、保险单、装箱单等,这些交际情景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在掌握相关专业词汇的基础上,同时,交际者要有较强的听力理解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较强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交际者还需要运用相关的交际策略。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其它交际情景还包括打电话、参加会议、商务谈判、产品展示、参加展会以及一些社交活动如接待客户,会见客户、闲聊等。完成以上交际情景所需要的主要文本材料有教材、期刊、网络资源、电子邮件、商务函电、备忘录、传真、电报、报告、总结、买卖双方的相关单证、订单、合同、产品描述、报关单及进出口单据、简历、会议记录等。

(二)需求分析必须以事实为依据(evidencebased),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

以词汇、语法、语篇和体裁分析为主的纯文本分析导致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情景的需求,因为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听、说、读、写等功能都不是独立进行的,基于工作任务的语言教学可以实现听、说、读、写等语言功能及交际技巧和策略的结合,通过体验语言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的运用情况,学习者可以实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同步提高。而基于工作任务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交际情景和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要求,以便于课程设计者更好地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课堂活动和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从这个角度来讲,需求分析必须以工作任务为基本的分析单位。

(三)需求分析必须要考虑多方因素,涵盖多个角度

需求分析必须从多个角度收集相关数据,数据来源既要包括局外人如学习者、语言教师等也要包括局内人如从业人员、行业专家等。因为作为局外人,语言教师或教育机构所熟悉的是语言能力要求,他们对目标工作情景中的任务并不是十分了解。而作为局内人,从业人员和行业专家非常熟悉目标工作情景中的工作任务,但他们却不能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虑语言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所以通过收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可以克服单一数据的缺陷从而提高需求分析的信度。

需求分析必须通过调查问卷、职场观察、结构性访谈及半结构性访谈、文本分析等多种形式收集相关数据,数据来源既要包括局外人如学习者、语言教师等也要包括局内人如从业人员、行业专家等。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运用来提高需求分析的效度。整体而言,定性分析更加适合基于任务的需求分析,因为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目标工作任务。总之,合理全面的需求分析应该是“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需求分析应该涉及到社会、用人单位、教师、学习者等多个角度,考虑到国家和地区、用人单位、专业行业协会、教师和学习者等不同利益方的相关需求,并力求做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并找到他们的交汇点。

四、结语

商务英语作为ESP的语言变体,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需求分析为前提。因为需求分析是ESP的核心和精髓,只有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的需求分析,才能明确目标就业岗位的交际情景和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对语言及交际能力的要求,这有利于课程设计者有效选择教学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职业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从而保证ESP的教学效果。当然,需求分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研究者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滋生的新的需求,为构建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提供实证基础。

参考文献

[1]Li,J. Needs Analysis:An Effective Way in Business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4(9).

[2]王友良.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ESP需求分析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Huhta,M.,Vogt,K.,Johnson,E. and Tulkki,H. Needs Analysis for Language Course Desig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9-19.

[4]Long,M. Overview:A rationale for needs analysis and needs analysis research. In M. Long(ed.),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12.

[5]Hutchinson,T. &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er- 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Berwich,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R. K. 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48-62.

[7]Brindley,G. 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me design. In R. K. 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63-78.

[8]Brown,J. D. Second Language Studies: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K. Brown(ed.),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nd edn[M]. Oxford:Elsevier,2006.

[9]余樟亚.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2(5).

[10]Num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

Action-oriented and Task-driven Needs Analysis for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Design
—Enlightenment from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WANG Hua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Guangdong AIB Polytechnique College,Guangzhou 510507,China)

Abstract:Needs analysis is the kernel and basis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different models of needs analysis,the author specifically introduces the tasked-based needs analysis proposed by Long. Taking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nd its subproject-CEF Profile f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s typical examples,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creating profiles for professiona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on the basis of needs anal⁃ysis. The author furthermore proposes that in carrying out effective needs analysis,we should take the target situa⁃tion tasks as the essential analysis unit and consider multiple factor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Key words:target situation task;needs analysis;business English;course design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47-05

收稿日期:2015-10-1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度教改一般项目“基于‘工作任务’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王华(1979-),女,山东蒙阴人,讲师,硕士,新西兰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商务英语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数字视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种类型整合研究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内容优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