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
2016-06-13李顺霞徐会圃崔艳芳任金来彭新国纪冰
李顺霞 徐会圃 崔艳芳 任金来 彭新国 纪冰
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
李顺霞 徐会圃 崔艳芳 任金来 彭新国 纪冰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收集10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IS)的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及101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FGG10034C>T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4%、3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可能是一个遗传学的危险因素。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三大致死疾病,脑血管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三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近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110~180/10万;年死亡率约为80~120/10万,而这一数据在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1-2]。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5%,是脑血管意外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类。许多流行病学资料和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家族聚集性,有卒中阳性家族史者较同年龄、同性别同等危险因素下的阴性家族史者更易患脑卒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增高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其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所致纤维蛋白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纤维蛋白原FGG10034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100例患者作为IS组,所收集临床患者均由CT或MRI确诊。再选取同时期同年龄组的101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排除出凝血障碍性疾病,近期严重感染,输血,近期内的手术,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其中IS组平均年龄(59.63±5.80)岁,男69例,女3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1.09±6.50)岁,男67例,女3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DNA的提取 抽取静脉血2mL,EDTA-2K抗凝。采用碘化钾法从人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
1.2.2 引物合成及PCR 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选择大连宝生物公司合成。限制性内切酶Kpn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FGG基因各危险因素在IS及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位点经Taq DNA聚合酶扩增101例正常对照和1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标本,结果均能扩增出91bp的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KpnI酶切后,CC基因型结果显示2条色带,分别为42BP和49bp。而TT基因型缺少酶切位点不能被剪切,在3%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只有一条91bp的色带如图1。
图1 FGG片段酶切结果
3 讨论
Fib是由肝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不仅参与凝血过程及血栓形成,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液体和蛋白漏出[4]。一个纤维蛋白原单位由Aα、Bβ和γ三对对称排列的肽链组成,这3对肽链分别由由位于第四号染色体的长臂(q23"~q32)上的3个不连续的单拷贝基因FGA,FGB、FGG编码,长约50kb。Fib基因的转录增加其中一条链的mRNA的转录都可以增加其他两条链mRNA的转录,即可增加Fib分子的合成和分泌。
纤维蛋白原基因FGG的总长度约为1314kb,FGG有多个位点存在SPN,国内研究最多的是AαThr312Ala和
BβArg448Lys。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研究较多,脑梗死及其它部位栓塞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关于FGG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血栓性疾病的论著较少。Cheung[5]发现,FGG基因多态性是IS,心肌梗死(MI)等血栓性疾病的保护因素,而Mannial等[6]研究结果则提示FGG基因的多态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另有研究[7]提示,FGG链的N308K可以通过影响Fib形成原纤丝的能力,这一影响可能通过影响D:D和A:fl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在
2007年,Grünbacher G等的研究结果证实纤维蛋白原FGG基因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有关联性很强[8];而此后Babak Bahadori等得出的实验结果则提示FGG基因1003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外周动脉疾病无关[9]。国外尚没有FGG基因
10034C>T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一致结论。
本实验对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位点多态性分布的检测结果,对照组CC基因型所占比列约为61.3%,与国外研究的60.9%,相比略高,可能和测量方法不同有关,也可能与基因的种族及地区有关但大体与以往的研究报道的检测结果一致[9]。基因型中TC型分布较少,约34.7%,TT型约4.0%。对次等位基因的分布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C等位基因在正常对照组分布显略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而T等位型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不同基因型的分析结果显示,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均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CC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无关联性,说明纤维蛋白原FGG基因10034位点C基因突变为T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性。
目前学术界一直认为IS是环境因素与多组基因多态性及各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往往不能完整解释多组基因多态性的表型效应,因此缺血性脑卒中和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1] 黄如训.脑卒中[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2] 吴兆苏,姚宠华,赵冬,等.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3] 沈丽华,柯开富,李作汉,等.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5):445-447.
[4] Guo M,Daines D,Tang J,et al.Fibrinogen-garmna C-termirIal fragments induce endothelial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microvascular leak via integrin-mediated and Rho A-dependent mechanism[J].Arterioscler Thromb Vas Biol,2009,29:394-400.
[5] Cheung EY Uitte de Willige S,Vos HL,et al.Fibrinogeny’in ischemic stroke fl case-control study[J].Stroke,2008,39:1033-1035.
[6] Mannial MN,Eriksson P,Leander K,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fibrinogen haplotyp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 is partly mediated through pleiotropic effects on the seram il-6 concentration[J].Intern Med,2007,261:138-147.
[7] Bowley S R.Impsired protoflbril formation in fibrinogen ganuna N308K is due to altered D:D and“A:a”interactions[J].Biochemistry,2009,48:8656-8663.[8] Grünbacher G,Weger W,Marx-Neuhold E,et al.Fib基因FGG10034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J].Thromb Res,2007,121:33-36.
[9] Babak Bahadori,Elisabeth Uitz,Dadbeh Dehchamani,et al.Thefibrinogen gamma 10034CNT polymorphism is not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Thrombosis Res,2010,126:350-35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fibrinogen gene FGG10034C > T and ischemic stroke, looking for genetic susceptibility factors of ischemic stroke,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 based on molecular level. Methods Fibrinogen gene FGG10034C > T polymorphism was determined by PCR-RFLP in 100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100 controls selected form Binzhou medical school affiliated hospital.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FGG10034 T/T genotype and T allele in the groups of ischemic stroke group were 14.0%and 33.5%,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ibrinogen FGG10034 C>T polymorphism and ISFGG10034 C>T may be a gnetic risk factors of stroke.
Fibrinogen gene; Polymorphism; Ischemic strok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4.012
滨州医学院校级科技计划项目 (BY2011KZ08)
山东 256600 滨州医学院 (李顺霞 徐会圃 崔艳芳 任金来 彭新国 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