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6-06-13胡萍刘玉娟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洼田功能障碍康复

胡萍 刘玉娟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胡萍 刘玉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4周后评价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较护理前均好转,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模式下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疾病全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早期护理;卒中单元模式;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吞咽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发病率高达51%~73%[1]。吞咽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食物摄取,造成营养不良,而且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显著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有效地针对性治疗药物,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早期评估、早期诊断及早期康复护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脑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脑卒中患者的管理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3]。本研究在卒中单元模式下,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80岁,平均(64.70±8.61)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1例、出血性脑卒中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80岁,平均(64.64±8.65)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3例、出血性脑卒中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1)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2)无脑卒中病史;(3)意识清楚,能进行有效沟通;(4)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障碍程度≥III级;(5)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非脑卒中所致的球麻痹;(2)智能低下;(3)精神障碍;(4)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5)恶性肿瘤及严重营养不良;(6)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予以鼻饲,根据患者意愿辅助进食等。观察组实施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3.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因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责任护士要积极与之交流,对其进行心理评定,尽早识别存在的心理问题,应用暗示、保证、疏导及解释等方法,使其情绪保持稳定、增强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3.2 康复训练 (1)口运动训练:进行唇的快速张开和闭合,进行口唇肌肉运动;面对镜子,练习微笑、撅嘴、龇牙等动作,加强唇的力量。(2)吞咽反射启动延迟的训练:用冷冻的湿棉签反复刺激患者软腭及咽后壁,刺激20~30次后做空吞咽动作,反复刺激及吞咽,每次持续20~30 min。(3)舌及软腭训练:舌向前及左右反复伸展;让患者吸气,然后大声发“啊”,软腭的运动类似于吞咽时软腭先上后隆起变形的动作。

1.3.3 进食护理 (1)体位护理:患者进食时,躯干要与地面角度≥45°,或取躯干30°仰卧位,由健侧进食,有利于食物向舌根运送。(2)餐具选择:使用小表浅的勺子,可以限制一口量,而且有利于食物送入口腔;如张口困难者,可用注射器将流质食物送入口腔。(3)进餐环境:尽量保持进餐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有助于患者集中注意力。(4)食物选择:选择质地平滑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的食物,如肉类、面包、水果等,可以制成泥状或混合成稠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吞咽功能障碍: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能1次饮完30 mL温水,时间不超过5 s,无呛咳、停顿为Ⅰ级;5 s内能1次饮完30 mL温水但有呛咳,或5 s以上分2次饮完,无呛咳、停顿为Ⅱ级;5 s以上能1次饮完30 mL温水,但有呛咳为Ⅲ级;5 s以上分2次以上饮完30 mL温水但有呛咳为Ⅳ级;呛咳频繁,难以饮完30 mL温水为Ⅴ级[4]。(2)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较护理前均好转,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比较[n(%)]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卒中单元是指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的一种病房管理系统,循证医学表明卒中单元是脑卒中最有肯定疗效的方法[6]。脑卒中患者当大脑皮质运动区到脑干吞咽功能中枢任何环节受到损害时,均可造成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吞咽启动困难、口咽部肌肉无力及咽反射延时等[7]。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可增加并发症,延缓神经功能修复,增加病死率。传统的康复护理仅注重解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忽视了患者心理等护理,从而影响康复效果。本研究在卒中单元模式下,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4周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早期康复护理属于多项目的康复训练,不断将刺激信息向脑细胞输入,促进运动神经突触延长,并与周围正常的神经突形成新的传导通路,从而恢复脑细胞功能及反馈通路[8-9];有助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吞咽技巧等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摄食功能和吞咽功能。早期进食,可以维护细胞、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转化及利用,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在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通过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提高治疗信心,并正确指导患者的生活等,二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病情改善,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10]。在卒中单元模式下进行,也保证了患者接受正规的脑卒中药物治疗,从而保证疗效。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应注意以下事项:(1)加强心理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厌世等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不良情绪可刺激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生成,促使机体生成自由基,加剧患者病情,因此,心理护理是关键。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争取患者配合。(2)加强进食护理。做好患者的日常饮食,减少或避免发生呛咳的机会;对留置胃管鼻饲者,及时判断拔除胃管时机,促进吞咽功能恢复。(3)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加强吞咽相关肌肉功能训练、补偿技术等,逐渐恢复吞咽功能。(4)基础护理不能忽视。大多数患者为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因此,应强化基础性护理,尤其是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

综上所述,在卒中单元模式下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在保证药物治疗的同时,又能促进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改善吞咽功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有利于疾病全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静.临床责任制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20(24):116-117.

[2] 廖喜琳,钟美容,蔡超群.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35(8):2036-2038.

[3] 曹莉,袁良津,施雪英,等.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6):661-663.

[4] Specogna AV,Patten SB,Turin TC,et al.The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n uncontrolled setting[J].PLoS One,2013,8(12):84702.

[5] Affoo RH,Foley N,Rosenbek J,et al.Swallowing dysfunction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 s disease:a scoping review of the evidence[J].J Am Geriatr Soc,2013,61(12):2203-2213.

[6] 孙俊,管文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7-29.

[7] 王清勇,黄远桃,宋小琴,等.卒中单元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10(4):51-52.

[8] 王晨英.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2014,20(5):127-128.

[9] 钟玉群,陆新容,于红静.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21):2754-2755.

[10] 杨燕.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922-29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60

宁夏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胡萍 刘玉娟)

猜你喜欢

洼田功能障碍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