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中东各国推进政策大调整
2016-06-13翟绪丽张占全
□ 翟绪丽 谢 彬 张占全
低油价下中东各国推进政策大调整
□ 翟绪丽 谢 彬 张占全
虽然受低油价、局势动荡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东各国仍然在积极应对,并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本国的油气产业。
2015年,油气行业步入景气周期低谷。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增产保市场,美国非常规油气生产也并未减速,全球原油、成品油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价格低位运行。因此,主要产油国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经济风险普遍提升,低油价对主要资源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尤其是中东地区。
□ 宽松的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国际油价仍将低位徘徊。李晓东 供图
石油产量继续增长
2015年,世界石油供应大幅增长,为961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260万桶/日。自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后,欧佩克市场策略由保价格转向保市场份额,石油产量不降反升。2015年,尽管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但欧佩克不减产的态度始终坚决,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支撑油价。2015年欧佩克石油供应为3794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30万桶/日,增幅与非欧佩克大致相当。中东国家的石油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沙特和伊拉克,一次能源消费量达127.6亿吨油当量,增长放缓,仅比上年增长0.7%。其中,中东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区域,增长3.4%。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能源结构差异明显,但整体呈现清洁化趋势,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中东地区2015年清洁能源消费比201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所占比例为51%,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为0.7%。
2015年,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估计全年消费量为109.3亿吨油当量,仅微增0.3%。全球只有中东地区和非洲化石能源消费增速较高,全年分别增长3.4%和1.6%。欧洲及欧亚大陆结束了连续4年的化石能源消费下降的趋势,估计消费增长1.1%。中南美洲、北美、亚太地区化石能源消费均不同程度下降。
2016年,世界石油供应继续增长,基本面仍将宽松。美国非常规石油生产在超低油价下的抗跌性仍然较强,欧佩克限产政策难产,伊朗解禁后出口增加,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加剧供应过剩的市场心理预期,供需再平衡尚需时日。
宽松的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国际油价仍将低位徘徊。预计2016年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接近,年均为40~50美元/桶。如果出现供应紧张,如中东地区局部战争或资源国局势动荡造成供应中断,或欧佩克转而限产量保价格,则全年均价有可能反弹至55美元/桶以上。如果出现需求下降,如新兴和发达经济体部分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或者供应过剩加剧,如资源国大幅增产,年均价格可能下跌至40美元/桶以下。
□ 中东炼油工业持续发展。李晓东 供图
成品油出口继续增加
2015年,世界主要成品油供需宽松,其中汽油、石脑油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柴油、航空煤油、残渣燃料油均供过于求。此外,不同区域不同油品的供需也存在明显差异,除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油品存在少量缺口外,其他地区总体呈现过剩状态,其中俄罗斯中亚地区油品过剩最为严重。
2015年全球汽油供给量估计为2419万桶/日,北美和亚太地区共占全球2/3的市场份额。受中国和美国需求拉动的影响,全球汽油供需可能出现紧张局面,与此同时,欧洲汽油严重过剩。2015年全球柴油需求总量估计为2724万桶/日,亚太地区仍是世界最大的柴油生产和消费地区,受供给过剩影响,亚太地区正寻求向外出口以缓解过剩压力。欧洲和拉丁美洲是柴油供不应求的主要地区,近年来从中东进口量大幅上升,中东已成为柴油净出口区。2015年全球航空煤油供给估计为612万桶/日,欧洲仍是航空煤油最主要的净进口地区,其他各地区基本能自给自足。中东随炼油能力的增长已成为航空煤油主要的出口地区。
2016年,全球成品油供需仍将宽松。美国成品油出口力度加大,净出口国地位稳固;亚太汽油过剩状况将有所缓解,但柴油依然严重过剩;中东成品油出口将继续增加;非洲、拉丁美洲石油需求上升,成品油进口量将持续增长。
炼油业持续发展
2015年,世界各地炼油能力有增有减,总体缓慢增长,净增长约2600万吨/年,世界总炼油能力达48.3亿吨/年。其中,新增能力主要来自中东的阿联酋、亚太的印度。与此同时,炼油能力减少主要是因中国淘汰大批炼厂,日本和欧洲也关闭了一些炼厂。
中东地区近年来炼油能力持续提升。沙特新建的37.2万桶/日Satorp炼厂和另一座40万桶/日的延布炼厂在2013~2014年相继投产;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的鲁维斯炼厂扩能项目也在2015年年初投入使用;伊朗将在2015年开始建设位于阿萨鲁耶省的大规模炼油基地;科威特将继续推进Al-Zour炼厂的建设,预计2018年投入运营,日加工能力为61.5万桶。后续中东各国纷纷制定了宏伟的炼厂建设规划,但是因为低油价带来的财政困难及政局动荡等因素影响,各项目进展不一,能否建成尚无定数。
低油价下中东已不再只满足于大量原油出口,而是努力扩大其在全球燃料市场的影响力。近年来由于中东不少炼厂采取拔顶—加氢的较简单工艺流程,缺乏加工本地重质油的裂化和加氢装置,使得燃料油产量居高不下,汽油产量不足,使中东汽油市场严重依赖进口。中东地区炼能的扩张有助于实现成品油自给自足。另外,中东从欧洲的进口量较上年下降22%,为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时,柴油实现近5年来的首次净出口,标志着中东已成为柴油净出口地区。中东炼油能力急速扩张,预计未来5年内总炼油能力达到900万桶/日。随着中东油品需求增速的下降,中东有可能转变为成品油净出口区,进而改变全球成品油贸易格局。
国际油价下跌使近几年炼油业低迷的状况有所好转,炼厂运行情况及炼油毛利得到改善,有利于炼油投资和项目的稳定发展。预计2016年世界净增炼油能力约4100万吨/年,总能力达48.7亿吨/年。
未来几年,世界汽柴油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汽油毛利将远好于柴油。亚洲柴油需求继续下降,汽油需求将逐步攀升。欧洲柴油化的现象很难在亚洲各国及美国推广,柴油需求难以得到新的支撑。
随着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油品的质量与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车用清洁燃料标准已发生很大变化,且仍在继续升级换代。最重要的指标是汽油和柴油的硫、苯和芳烃含量,世界船用燃料油硫含量要求也日益严格,全球各国标准中的主要指标趋向一致,质量升级速度在加快。新技术继续推动炼厂向生产更清洁更低硫的油品发展,炼油商继续加大投资进行炼厂装置结构优化或装置改造,以适应原油品质及油品质量要求的变化。
□ 减补贴、降税收、增优惠成为中东油气资源国油气政策调整的主基调。李晓东 供图
被迫调整油气政策
2015年,中东地区主要资源国因实施保份额策略,油气产量不降反升;各国计划大力发展炼油项目,新建炼厂计划庞大;伊朗和世界大国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拟借机推出新版石油合同;地区局势动荡,招标与资产交易清淡;ISIS恐怖活动猖獗,大国反恐中角力,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
在低油价严重冲击下,2015年中东国家油气出口收入下降,政府财政承压,不得不调整油气政策。减补贴、降税收、增优惠成为中东国家油气政策调整的主基调。
2015年,估计欧佩克国家油气出口净收入下降47.9%,财政收入锐减18.5%,多年来财政收支一直盈余的资源国政府不得不面临预算赤字的压力。卸掉巨额补贴的包袱是资源国减轻财政压力的主要方式。阿联酋在2015年初提高了电价标准,后续又取消了汽柴油补贴;卡塔尔在2014年就已将柴油价格提高了50%;科威特将柴油和煤油价格提高了200%,且正在酝酿提高电价;阿曼也在2015年初将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提高了100%。
部分资源国为了吸引外资,提高本国油气产量,正在考虑调整政策、放松合同条款。伊朗引入新石油合同,将合同期限延长至20~25年,不再要求投资上限,同时允许境外石油公司与伊朗石油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进行油气开发。伊拉克石油部表示,将重新与外国公司谈判修改合同条款,将收益与国际油价相关联。阿曼计划将Orpic公司部分股份私有化,吸引更多私人资本进入本国油气行业。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