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证明”应该掌握的几点知识

2016-06-12颜世波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6年8期
关键词:逆命题外角结论

颜世波

学习本章知识,让我们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探索了基本图形的一些性质,在探索性质的同时,我们又学会了推理,下面是本章学习的一些知识点,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吧!

一、 定义与命题

1. 定义

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进行描述或做出规定,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注解】定义的规则:(1) 应相称,即定义概念和定义概念外延相等;(2) 不循环;(3) 一般不是否定判断;(4) 应清楚确切.

例1 下列属于定义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D. 等角的余角相等

【分析】A、B、D选项不是在进行描述或做出规定,而是对一件事做出了一个判断,因此A、B、D错误;C选项对等边三角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是定义,故选C.

【答案】C.

【点评】判断一句话是不是定义,主要依据定义的含义.

2. 命题

(1) 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叫作命题.

【注解】①定义是命题,命题不一定是定义;②判断一句话是不是命题,要看是否能进行判断,即是肯定还是否定,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带有判断性语句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而疑问句和命令性语句都不是命题;③错误的判断也是一个命题.

例2 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 这个问题 B. 这支笔是黑色的

C. 一定相等 D. 画一条线段

【分析】能够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就是命题,句子中往往含有“是”“不是”“能”“不能”等表示判断的词语.没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就不是命题.

【答案】B.

【点评】看这句话是不是命题的关键就是:是不是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

(2) 在数学中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注解】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②命题的条件部分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例3 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

【分析】分清楚这句话中的条件和结论即可.条件是: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答案】如果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点评】一个命题要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务必要弄清楚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3. 真命题、假命题

(1) 真命题: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

(2) 假命题:如果条件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作假命题.

【注解】(1) 如果题设成立,真命题的判断总是正确的;而假命题的判断不能保证总是正确的.

(2)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而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无论验证多少个例子,都无法保证这个命题的正确性,要说明它的正确性,就需要说理论证的过程,说理论证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前一步的条件与后一步的结论必须吻合,且推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

例4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 若x

B. 单项式-的系数是-4

C. 若x-1+(y-3)2=0,则x=1,y=3

D.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分析】B的系数是-,所以是错误的.

【答案】B.

【点评】本题涉及很多知识,如果有的知识点记得不是很全面,可以用排除法来进行选择,但是这四个选项的知识都需要熟练掌握.

二、 证明

1. 事件的判断

观察、操作、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得到的结论常常是正确的,但是仅凭观察、操作、实验得到的结论有时是不深入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注解】(1)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的一些结论不一定正确.

(2) 数学中探索发现的结论如果是错误的,只要举一个例子说明它是假的即可;如果探索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需要加以证明或用已有的数学工具进行具体的测量.

例5 ①图1中,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请你先观察,再用推平行线的方法验证一下.

②如图2,两个大小相同的大圆,其中一个大圆内有10个小圆,另一个大圆内有2个小圆,你认为大圆内的10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另一个大圆内的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哪个大些?

【分析】要完成本题,不能只靠目测,要使用一些测量工具来进行验证,①中可以利用直尺平移来验证两条直线是否平行;②中用直尺和圆规来验证即可.

【答案】①图1中通过观察,直线AB与直线CD不平行,但是通过平推平行线的方法验证发现:AB∥CD. ②如图2中直觉是大圆内的10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小于另一个大圆内的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但是通过测量发现两者周长之和一样大.

【点评】由于视觉上的差异可能会产生偏差,所以做这类试题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应该先利用直尺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然后再下结论,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2. 证明与定理

(1) 证明:根据已知的真命题,确定某个命题真实性的过程叫作证明.

【注解】证明是说明真命题的说理过程,证明过程必须做到言必有据. 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过程,每个推理应包括因、果和由因得果的依据. 其中,“因”是已知事项;“果”是推得的结论,“由因得果的依据”是基本事实、定义、已学过的定理以及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等.

例6 已知:如图3,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GM平分∠EGB,HN平分∠EHD.

求证:GM∥HN.

【分析】本题要证明GM∥HN,就要利用证明平行线的方法,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明.

证明:∵AB∥CD(已知),

∴∠EGB=∠GH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而GM平分∠EGB,HN平分∠EHD(已知),

∴∠EGM=∠EGB,∠GHN=∠EHD(角平分线定义),

∴∠EGM=∠GHN(等量代换),

∴GM∥HN(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本题通过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充分说明了证明过程中要做到言必有据.

(2) 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注解】①定理也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②定理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也可能是基本事实,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③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往往需要经过推理证明,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例7 下列命题: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④相等的角是直角.其中是定理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分析】命题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命题②是基本事实;命题③是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命题④是假命题.因此定理有2个:命题①③,故选C.

【答案】C.

【点评】定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真命题;(2) 是通过证明推理是真的.一些结论虽然也是真的,但是是大家公认的,不需要证明的一些描述则不能算是定理.

3. 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的一般步骤

(1)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 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 写出证明过程.

【注解】①证明过程的基本结构是:“∵……( ),∴……( ). ”其中“∵”后面写推理的因,“∴”后面写推理的果,“( )”里面写出条件的由来或由因到果的依据理由. 由此可见,每一步推理应包括“因”“果”“理由”三部分,而且因果关系必须合理. 证明过程就是由这一步步“推理”构成的. ②推理的表述形式有三种:一因一果型;一因多果型;多因一果型. 特别是多因一果型,必须要多“因”齐全才能得出“果”. 证明就是找“果”“因”之间的“逻辑链”,一要言必有据,二要书写规范.

例8 如何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4,

证明:AB∥CD(已知),

∴∠BMF=∠CHE( ),

又∵MN,HG分别平分∠BMF,∠CHE( ),

∴∠1=∠BMF,∠2=∠CHE ( ),

∴∠1=∠2( ),

∵∠1=∠2(已证),

∴MN∥HG( ).

【分析】已知事项就是条件部分,而求证就是结论部分.分清楚后再完成证明过程.

【答案】已知:如图,AB∥CD,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交点分别为M、H,MN、HG分别为∠BMF、∠CHE的角平分线.求证:MN∥HG.

证明:AB∥CD(已知),

∴∠BMF=∠CH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MN,HG分别平分∠BMF,∠CHE(已知),

∴∠1=∠BMF,∠2=∠CHE(角平分线定义),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MN∥H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要完成本题就应该:(1)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 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 写出证明过程.

4.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注解】“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它为证明一角等于两角的和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9 如图5,点D在△ABC边BC上,且∠ADC=75°,∠1=∠B,求∠BAC的度数.

【分析】本题是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来计算的.

解:∵∠ADC=∠B+∠BA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B(已知),

∴∠ADC=∠1+∠BAD(等量代换),即∠ADC=∠BAC.

∵∠ADC=75°(已知),

∴∠BAC=75°(等量代换).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出角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运用推论来做.

三、 互逆命题

1. 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注解】(1) 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互逆命题是成对出现的,是相互的.(2) 写逆命题前必须找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互换条件和结论.(3) 原命题的真假性与逆命题的真假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真假性是孤立的.

例10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1)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 如果ab=0,那么a=0,b=0;

(3)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分析】第(1)(2)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比较容易找出,互换一下条件和结论就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第(3)个命题条件是: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互换条件和结论时,注意语句的通顺.

【答案】(1) 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2) 逆命题是:如果a=0,b=0,那么ab=0.

(3) 逆命题是:如果一个角大于另一个角,那么它一定是这个角的补角.

【点评】在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时,可以先把这个命题用“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把“那么……”放到前面,把“那么”变成“如果”,把“如果……”变成“那么……”放到后面.

2. 互逆命题的真假性

数学中,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就必须用推理论证的方法,而不能只凭一个例子.

【注解】(1) 反例的特点: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

(2)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

例1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

(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3) 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三个命题中,命题(3)是假命题,因未强调未知数的次数是1;命题(2)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因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答案】命题(1)的逆命题是: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原命题与逆命题均是真命题.

命题(2)的逆命题是:外角和是360°的是三角形.原命题是真命题,而逆命题是假命题.

命题(3)的逆命题是: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原命题是假命题,而逆命题是真命题.

【点评】一个原命题的真假性与逆命题的真假性不存在必然联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逆命题外角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在语言的外壳下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案设计(导学案教学)
聚焦外角和整体来思考
课本习题提示(第十八章)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