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思想走进生活

2016-06-12祁艳波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6年8期
关键词:铁拐李曹冲反证法

祁艳波

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很多数学知识被人们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1. “等量代换”法的应用:

故事1 《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年少聪明善于观察,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就能知道结果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解析】“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画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故事2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

【解析】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量替换”法.等量替换法(“等量代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如:∵∠1=∠2,∠2=∠3,∴∠1=∠3(等量代换).

2. 数学分类思想应用:

故事3 古时候,有个秀才博学多才,对问题的分析很精辟,远近闻名.一天早上他刚起床,外面来了一个农民说自己丢了马,请求他写一张“寻马启事”.秀才问:“你的马是什么时候丢的?”农民回答道:“不是去年就是今年.”秀才又问:“丢了几匹马?”农民答:“不是一匹就是两匹.”

在常人看来,农民的回答含糊其辞,不得要领.可是秀才略加思索,便按农民的叙述写出一张“寻马启事”,农民真的很快把马找到了.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农民的马是什么时候丢的?丢的是什么马吗?

【解析】马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丢的,那是一匹快要下小马驹的母马.这则故事给我们两点启示:(1) 要读懂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 学习数学,要有分类思想.下面分别谈一下.

(1) 读懂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 已知:如图1,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C+∠D.

【分析】要证明∠A+∠B=∠C+∠D,就要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对顶角相等条件得出结果.

【答案】如图1所示,

∵∠A+∠B+∠AOB=180°,

∠C+∠D+∠COD=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且∠AOB=∠COD(对顶角相等),

∴∠A+∠B=∠C+∠D.

(2) 数学学习,要有分类思想:

寻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的,会从量变到质变(数量多少的变化会引起性质不同的变化).如寻马中的“去年”“今年”“一匹马”“两匹马”等分开讨论,都体现了分类思想,下面举例讨论一下:

例2 已知:等腰△ABC中,一条边的长是6,另一条边的长是9.求第三条边的长.

【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说明,体现了分类思想,同时还要结合三角形构成的条件说明.

【答案】(1) 当一腰长是6时,另一腰长也是6. ∵符合6+6>9的条件,∴另一条边长是6.

(2) 当一腰长是9时,另一腰长也是9.

∵符合6+9>9的条件,∴另一条边长是9.

3. 反证法的应用:

故事4 有关八仙的故事家喻户晓.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喜好游山玩水,一日,拐仙游性大发,便身背那只形影不离的宝葫芦腾云驾雾,寻找游玩的好去处.忽见一都市繁华非常,就按下云头,走进市内东张西望,只见迎面一家大店铺,招牌上写着“抬杠铺”三个大字.拐仙看了心中十分纳闷,他想:“我铁拐李等诸仙漂洋过海,天上人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没见过?唯独这等专门抬杠的店铺倒真的还没见过.也好,我今天倒要进去见识见识.”他来到店铺门前,才发现大门框上还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天下事事事可抬杠;下联是:进铺人人人输吾乎.横批是:只赢不输.铁拐李看罢,早把“仙不与民争”的古训忘在脑后,气得大叫一声:“掌柜的,吾乃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今天专程来与你玩玩抬杠,赌个输赢!”

掌柜的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拱了拱手说:“久仰,久仰.不知客官要抬什么事?”拐仙顺手取下宝葫芦放在柜台上:“就抬此物.”掌柜笑道:“也好,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我输了,情愿把此店铺输于你,但不知您客官打算抵押何物?”铁拐李忙答:“若我输了,情愿将宝葫芦输于你.”掌柜将葫芦轻轻一转:“这个破葫芦有何用处?”拐仙大笑:“说你是个肉胎凡夫不识宝,我这宝葫芦乃是天上有、地上无之物,能消灾灭祸,包治百病!”掌柜一听,冷笑一声,拿起宝葫芦便往屋里走,铁拐李马上一拐一拐地追进去嚷道:“你为何不抬杠,却抢走了我的葫芦?”掌柜转身笑道:“我赢了,当然此物归我所有.”拐仙气呼呼地质问:“还未抬杠,怎知输赢?”

果然,掌柜只点破谜底一句话,铁拐李马上满面羞愧,张着大嘴无言以对,只好离去.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这“点破谜底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答案】掌柜问铁拐李:“宝葫芦包治百病,为何连你的腿瘸都治不好呢?”

在民间,神仙铁拐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随身不离的那只宝葫芦,更是法力无边的镇身之宝.现在拐仙用葫芦押作赌注,倒不是输红了眼,孤注一掷之招,而是以一种稳操胜券的心态来与对手较量的.看起来,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只会“耍嘴皮子”的掌柜必输无疑了.可是,这位掌柜身手不凡,一句“宝葫芦包治百病,可惜治不了你的瘸腿病”就把对手打了个人仰马翻,灰溜溜地败下阵去.掌柜的成功在于他一不畏强手(神仙),二善于听其言,观其行,抓住对方语言的自相矛盾之处,先退后进,击一猛掌,取得胜利.掌柜的取胜绝招叫作反证法,这也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方法.

由于同学们对反证法解题比较生疏,现仍以铁拐李抬杠故事为“楼梯”,介绍反证法的解题步骤.为简略起见,将反证法解题要点步骤归纳如下表: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开说明:

例3 已知:l1∥l3,l2∥l3.求证:l1∥l2.

【分析】正难则反,先假设l1与l2不平行,则l1与l2相交于点P.

【答案】∵l1∥l3,l2∥l3,根据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如本题中的点P),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可是这里过点P有两条直线l1、l2与已知直线l3平行,说明l1与l2不平行是错误的.∴原假设错误,即l1∥l2.

总结:学法同兵法,当你无法直接证明时,你可以采用一下反证法,这样可以通过逻辑推理,从中找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定理……自相矛盾处,反戈一击,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就是反证法,其核心是正难则反,逻辑制胜,所以反证法也是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铁拐李曹冲反证法
反证法在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应用
曹冲为啥称象
反证法与高次费马大定理
路遇顽童
聪明的小曹冲
点击反证法
为什么要关着大门吃年夜饭
铁拐李
铁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