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

2016-06-12郭田力

学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质疑提问

郭田力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枢纽,关系着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关系着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个性化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具体的阅读实践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探究活动的开展以及引导质疑问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兴趣;提问;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1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等语文素养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阅读课上成了程序化的分析课,以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学生成为教学的附属,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现成的语言知识点,而无法与文本进行对话,无法深入的理解。实施个性化阅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活动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阅读与独立的思考,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形象更多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而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必须要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确立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如何来引导学生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如果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就急于开展阅读,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厌学情绪滋生,降低学生的参与度,难以取得预期的阅读效果。只有激起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引发学生想读的主观意愿,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思维更活跃,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阅读材料上,激起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1.用多媒体来创设优美情境。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而是以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来传递更为丰富而生动的教学信息,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与模拟功能来创设情境,以诙谐的画面、幽默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欲望。

2.由谈话来增加熟悉度。语文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将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更能突显教学的生命活力,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调用生活经验来展开思考与阅读,更加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以自由谈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据话题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以此来展开对文章的阅读。如在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课时,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去过,但是从报刊电视上对此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来展现西双版纳的相关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激起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兴趣。

二、巧妙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主体阅读的基础之上。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运用提问艺术,以一系列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问题来诱发学生阅读动机,将学生的阅读活动步步引向深处,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深度,这样才能形成独特见解,在主体探究中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1.以问题来诱发学生阅读动机。阅读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为此教师要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的认知困惑,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活动。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来展开阅读。阅读全文后用最合适的词来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济南山与水的特点。从而改变学生的盲目阅读,而是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

2.以问题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学生基础知识与生活阅历有限,其阅读理解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在阅读时往往只能局限于字面,而并不能深入地理解。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水平,教师同样在学生理解肤浅或是思维困惑处提问,以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与体会。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容易一带而过,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教师可以针对此句提问。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可以判断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认识到“站”表明孔乙己生活贫穷,其经济基础与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表明他虽贫苦但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要摆出读书人的架子,“唯一”表明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下层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词语反映出了孔乙己特殊的身份。

三、质疑问难,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不拘泥于教材与教师,而是基于自身基础与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为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营造民主而自由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与感受,在交流与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充分的读与思,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展开交流与讨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如《孔乙己》一课,有学生提出“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似有矛盾,认为不妥,大约与的确只保留一个就可以了。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交流。经过一番交流与讨论后,学生达成共识,认为大约是猜测,而的确是对猜测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张宝寿.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2] 曾淑君.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3] 苏云.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质疑提问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