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2016-06-12付庆镕石磊

学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创新

付庆镕 石磊

摘 要:大学体育课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还具有广博的知识性。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对大学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逐步的加强。但是,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仍然采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具体阐述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创新;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06

大学体育教学对于完善我国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现代化体育教学,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学体育教学必须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从单纯的体育教学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大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大学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当代大学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促进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进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但是,从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没有弄清楚主次,仍然采用“一刀切”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片面强调体育技能的重要性和追求短期效果,忽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然采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仅凭学生的成绩达标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备课时设计的各种教学内容不切合实际,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笔者通过自己的大学体育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策略。

一、创造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

大学生思想成熟,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体育教学要想创新就必须合理规划教学方案,选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积极营造活跃、开放的课堂氛围,创设生活化和探索性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成长,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给他们拓展的空间。比如我将障碍接力比赛转变成丛林探险,从而有效的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接力赛中的各种障碍改成穿越高山,跳过小河,爬过险坡,奔向终点四个环节。利用这样的情境教育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而且在亲身经历过程中提高了体育技能。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的时候要坚持合理、科学原则,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并且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而定,不能生搬硬套。

二、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战略,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不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因材施教是对新课改的重要体现,遵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针对大学生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以及掌握能力等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既体现出现代体育教育的规律,也让学生感到符合自己的意愿。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锻炼时,我根据大学生的体能状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按照每个小组成员的特点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来让学生进行锻炼。按照学生的体能进行分层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为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三、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凭借主观臆断,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新时期,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大学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淡化体育成绩排名,消除成绩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经过对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新审视和调整,我校体育部决定细化体育评价标准,从体育常识、体育素质、学生出勤、体育技能等多方面对大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代表优秀(90分以上),B代表良好(75-90分),C代表一般(60-75分),D代表尚需努力(低于60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只体现出等级,而不显示分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同时,大学体育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经常组织体育拓展活动或者体育比赛等,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

四、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合理调整课堂内容,挖掘教学潜能。体育教学要想创新,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起好带头作用,立足本职工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大学生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强,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断探索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比如教授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时,体育教师需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把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如何做好每一个体育动作。在体育课堂,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编排游戏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不断创新。另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先进,让大学生养成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体育精神。

五、采用互助合作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互助合作式教学的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互助合作主要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团结协作,互相帮助。通过互助合作能够让体育尖子生带领体育后进生快速进步,能够调节体育课堂氛围,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体育教师要善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足球训练时,如果体育教师讲完足球技巧以后把足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那么很多学生都会不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在我的课堂上,当讲完足球技巧以后,我会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开展足球比赛或者足球训练项目,并且我也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师生关系。在互助合作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注重适时适度原则,创新教学理念,让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荣,朱保成.大学体育“教与学”的改革创新研究[J].江淮论坛,2013(3).

[2] 李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5(1).

[ 责任编辑 张 宇 ]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创新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