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中国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16-06-11邹循东高建蕊
邹循东 高建蕊
摘 要
提到课程改革,人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大家都认为自一九四九年以来总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却没有多少人就课程改革的划分提出质疑。那么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改革的内涵又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课程改革?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我们重新对“课程改革”这个主体进行明确的界定。
【关键词】新中国;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课程改革”的内涵界定
“课程改革”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它是由“课程”与“改革”所组成的。要对课程改革深入了解,就要求我们从深层意义上对课程和改革分别进行界定。对于“课程”的界定,学术界给出的答案大同小异,都认为“课程”是有具体内容的,也是能够被明确的。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改革为 “将事物中落后的不好的部分更改成合适的、符合当代潮流的”。因此我们能够得出,改革与革新为近义词,都具有“革故鼎新”的意思。由于“课改”的行为是要在学校的课程里进行的,所以课改就需要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连。课改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其本质就是学校自身文化的重建,课程文化的改革创新,也就是指课程在理念、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的革故鼎新。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改革”。在对“课改”进行界定时,我们应当重视两个方面: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文本层面应该体现在课程理念的更新,即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颁布;实践层面则体现在新课程的实际应用,即学校教育由此发生的革新。只有文本层面、实践层面都有的改革,才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改革。
2 对一九四九年以来“八次课改”的梳理
大多数人都对这八次课改的划分没有较大的分歧。不过这八次课程改革,是不是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不是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呢?我们对这八次课程改革进行疏理,并将其分成四个重要的阶段。
2.1 第一阶段: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9-1965)
第一次课程改革(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主要是对旧教育体制的重建及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的创建。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核心课程体制在这一次的改革中初步確立。一九五一年国家发行了人教社出版的第一套中小学通用教材。在一九五二年国家确立了统一的课程体系,即全国通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
为了将第一次课程改革中所遗留的问题加以解决,并配合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这段时间,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整治、稳固与扩展中小学体系。在一九五六年,国家发布了自一九四九年之后第一套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并且发行了人教版第二套中小学教材。第三次课程改革是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五年,它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跃进”的这段时间,主要使命是将学校学制年限缩短与精简课程。第二阶段是课程调整(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五年),主要是对基础教育课程做出调整:(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2)制订新教学计划;(3)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与教材。一九六一年秋季,编写了人教版第三套中小学教材。一九六三年秋季,人教社编写的第四套教材开始进行使用,这也是一个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材。
2.2 第二阶段:“文革”期间(1966-1976)
学校教育在文革期间遭到极大的破坏,教学计划被完全打乱。提出了“革命化”课程的口号,“双基”和科学文化遭到冷落,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
2.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期间(1977-1999)
第五次课程改革(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零年),规定了十年制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一九七八年一月,国家统一了学校的教学大纲,第五套教材也随之而来,《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与《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也在不久之后出台,这也为之后的课改起到奠基作用。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推进了第六次课程改革,这次的改革对五年制的小学与中学的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编制,发布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并编纂了第六套教材,对课程计划做了调整;设置综合课程,对各个学科的课时做了改变,并提早了自然课程的上课年级,使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活动课和学科课组成了学校课程。第七次课程改革(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一九九二年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把“教学计划”改名成“课程计划”,其中,学制被分成了“六三制”与“五四制”2个种类,课程表中的所有课程被分为活动课与学科课两大类,对校本课程更加重视。一九九八年秋,人教版的第七套教材在全国各省发布并投入使用。
2.4 第四阶段:新时代的创新教育(1999至今)
我们比较熟悉的第八次课改就在这段时间,主要包括: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重视综合课程;转变学生观、教师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等。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也就是国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课程的不断更新与传承。
3 1949年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五次课程改革
通过上面对四个阶段八次课程改革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每次课程改革的划分是以有无新的教学大纲、新教材的颁布为区分标准的。但是我们觉得这样还是不够的,要达到完整意义上的改革,就必须在实践层面上也应实施了改革。因此我们认为一九四九年以来真正意义的课程改革应该只分为五次。
第一次课程改革(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零年),以一九五二年颁发的规程和一九六二年颁发的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教材为重要标志。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七年期间发布中小学计划,他们在课程理念上与一九五二年《中小学暂行规程》的主旨相一致,因此可以算作一次课改。一九五六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一九五二年提出的课程理念与目标的文本形式。因而我们可以把八次课程改革中提到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课程改革进行合并,计为一次课程改革。
第二次课程改革(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六年),是以一九六三年颁布的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为标志。一九六三年注重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的管理,重新编写了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并确定了各学科的本质、目的以及教学内容,重视“雙基”在体系中的作用,明确中小学主要课程,一套以知识体系为标志的人教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而文革期间的课程变化,并非有益,课程体系混乱,各学科教材缺失,所以可以把八次课改中提到的第三次和第四次课改进行合并。
第三次课程改革(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是以一九七八年颁布的中小学新的教学计划为标志。一九七八年一月,国家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了教学大纲与学制,并编写了全国通用的第五套教材。一九八〇年至一九八五年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修订与完善一九七八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因此它是一九七八年课程改革的延续。所以八次课程改革中提到的第五次与第六次是有衔接的,两者可以总结成一次课程改革。
第四次课程改革(一九八六年至二零零零年),它的标志是一九九二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及“五育”第一次被提出,它注重全面发展。这次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计划,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教育改革。
第五次课程改革(二零零一年至今),首次提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內容、发展、实践、评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革。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被注入新课程的理念,所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4 课程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一九四九年来已进行的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疏理,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断的发展,不断地完善。现实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时候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4.1 中国特色追随国际潮流
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能在与别国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国家的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各类人才。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受到了重视。因此学校课程的设置应顺应世界课程的发展趋势,重视课程理论与实践,吸收适合本国人才发展的课程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
4.2 课程改革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通过疏理历代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改革都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的。了解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建立国家的最初时期,主要是为了改造旧教育而进行的课改;第二次课程改革是总结先前的经验教训而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树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改;第三次课程改革是在“文革”之后,旨在培养国内急需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课程改革;第四次课程改革是在义务教育基础大背景之下,主要是为了构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第五次课程改革是持续至今的,主要是在培育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课改。所以只有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课程改革,才能够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作者單位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