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残缺及其修补
2016-06-11初少林
初少林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代企业查错防弊,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内部控制对于现代企业意义非同一般。全球性会计丑闻,中国新会计法的实施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环境残缺、风险评估残缺、控制活动残缺、信息与沟通残缺和监督残缺入手,结合有关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预期作用的原因,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方面提出修补之道。
关键词:内部控制 体系残缺 体系修补
一、 引言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单位,尽管规模大小不一,企业性质特点不同,都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问题,如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概念与内涵,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等,先做一个必要的理论界定,以为后续的分析做铺垫。第三、四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也是文章写作目的体现所在。第三部分首先从内部控制体系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预期作用的原因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控制环境残缺、风险评估残缺、控制活动残缺、信息与沟通残缺以及监督残缺的研究,第四部分则是针对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残缺
1.内部控制体系的残缺概述。一般地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残缺影响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妨碍了内部控制体系功能的发挥,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残缺进行修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现实的迫切要求。
2.内部控制环境的残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
3.风险评估的残缺。风险评估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后,对实现目标的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危机随时发生或出现,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威胁。因此企业必须对其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4.控制活动的残缺。依据基本规范的规定,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采用的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活动能够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
5.信息与沟通的残缺。信息系统与沟通要素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对内部控制体系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有效信息是实现权利优化配置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解决好信息保障问题。
6.监督的残缺。企业监督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中具有很重要作用。现代市场经济赖以建立的内控体系是非常精细庞杂的,鉴于内控体系的复杂性、信息的专业性,使得企业不得不需要专业人员从事监控事务。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修补
目前,很多企业都有比较“漂亮”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由于其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监控等要素的欠缺,往往是“好看不好用”,根本形不成一个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自我持续调整改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安科之乱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我们应从这四个要素入手,修补内部控制体系的要素残缺。
1.内控环境残缺的修补。完善公司内控环境,修补其因素残缺。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能够有效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2.风险评估的修补。企业风险信息及风险评估信息是投资者迫切需要的信息。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投资者本身的素质水平来看, 现阶段的投资者十分关心企业的运营成果、风险及风险评估状况, 以期改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其投资效率和效果。
3. 控制活动的修补。结合安科事件,详读基本规范内容,可知在企业对控制活动的修补主要有:
3.1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这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3.2完善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3.3财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
3.4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
3.5企业应当建立建立企业预警指标体系, 确定好企业风险高、低的临界点及分值范围的指标体系,以此便于企業对风险情况加以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
4.监督残缺的修补。顺应内控外控相结合趋势,整合内外部监督资源。现行的监督体制下,由于监督乏力,导致企业干部权力失控,往往产生腐败现象,造成企业领导与职工离心离德,影响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而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着重从内部控制体系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监控等要素出发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使内部控制更有效的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肖尧春.试论企业风险评估的现状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8(10).
[2]包筱悦.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比较[J].跨世纪(学术版).2008 16(7).
[3]孙春阳.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