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6-06-10杨红官晏敏曾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团队协作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杨红官 晏敏 曾云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导师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为导向,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分段指导和团队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本科导师制度的内容体系,探索出一种学生、教师与社会共赢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本科生导师制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团队协作;配套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99-03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各高等院校正在探索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在某方面充分自由发展的特殊需要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本科生导师制于14世纪由牛津大学首创,其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在全球顶尖大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最早在1938年的浙江大学,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倡导推行这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后,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引领下,一大批高校在本科生中再次试行这种制度。[1]

一、本科导师制实行的重要意义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提高质量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长远战略及现实政策选择的时期,其价值和意义愈加凸显。[2]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为低年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使学生能够较好和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有利于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弱点,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专业导师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特长和思想状况,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善加引导,还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的不足,使专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化。

3.鼓励和引导学生较早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缩短学生在信息化实践中的摸索时间,增加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

4.能够让学生较早地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为高年级学生在考研、就业和毕业设计方面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较浓厚的知识积累,并给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5.将教师的专长结合起来,分层次、分步骤、系统化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开拓本科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二、国内本科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与牛津大学等国外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及实行方式明显不同,各个试行的高校对导师制的定义也千差万别,采用的类型和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多。

总体说来,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如按学习时段划分,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如按培养对象划分,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由于学校不同,各学校的实施模式及过程也不尽相同。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比较松散,教育部和各高校没有明确规范。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本科生导师制仍是个新生事物,仍处在试点或试验的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制定位模糊。在英国,导师制是一种教学制度。在我国,导师制只被看作是学分制的一种补充,或仅仅被看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种培养方式。在高校,教师对导师制的目标、工作内容及职责范围模糊不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让学生清楚了解实施导师制的目的和作用。

2.导师资源不足,导师与学生比例过低。我国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师生比平均为1∶17,而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为1∶3,普林斯顿大学为1∶6,布朗大学为1∶9。[3]我国高校经过扩招,师生比大大超过国外高校。据在实施导师制的高校调查的结果,84%的学生希望一个导师指导3~5名学生,18%的学生希望一个导师指导5~10名,没有一个学生希望导师指导15名以上的学生。[1]导师所带学生过多,完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培养。这与导师制的初衷不符。

3.导师资格确定缺乏选拔原则。什么样的人选适合作为本科生的导师,目前在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导师身兼数职,难有时间精力顾及到本科生,导师的空余时间较少,不能保证和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合理高效地解决问题的措施。此外,部分导师缺乏必要的责任心,敷衍塞责,效果不佳。

4.学生选择导师的自由度较小,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大部分情况下由院系直接分配给相关导师一定数额的学生,相互的了解沟通只能在后期的接触过程中才开始进行。

5.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缺乏必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的规范,不能保证每一個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难以有时间来指导学生,有的甚至一个学期只开一会见一次面,起不到了解和交流的作用,遑论指导学生了。

任何一项制度从初创到完善都要有一个过程,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困难,通过广大高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最终一定会像在牛津剑桥那样成为一项优异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分段指导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本科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化特点,实行分阶段指导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总体的思路是,从出口(毕业状况、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到入口(新生入学)动态地规划和调整导师指导目标及方案,从入口到出口全程化实时指导和监控学生培养质量,然后反馈到现有的导师指导方案中,不断调整,充分优化,提高本科生指导水平与质量,形成常态化的本科生培养机制。

按照大学生的学习阶段,自然地把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每个学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养内容和指导方式都有区别,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在本科一年级时,开学前两周进行导师介绍,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后,导师建立学生档案,熟悉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为学生进行自学指导、谈心引导和初步的动手能力的训练。

第二阶段在本科二年级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及创新意识,包括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文献掌握专业领域科技发展的兴趣,训练学生参加一些学科竞赛、电子和光电子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IT)项目,以及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等。

第三阶段在本科三年级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做好考研与保研的准备,不想读研的学生也要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举办一些职业规划讨论会和职业规划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

第四阶段在本科四年级时,带领学生毕业实习,参观专业对口的公司单位,在其中短期工作见习;指导学生作毕业设计,鼓励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发表科研成果或申请发明专利,鼓励打算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充分考察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在学生毕业后仍可对其追踪调研,根据反馈信息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教师进行个人总结,提出本培养周期中行之有效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改进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建议,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四、本科生導师制中“团队协作”的作用

大学教师不是全才,是专才。每个教师的年龄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常见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指导方式把教师放在中心地位,学生处于受限地位,缺乏自由选择自主发展。而且在本科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指导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差别。如果能把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教师组成本科生导师团队,根据每个教师不同的专长分模块对学生进行指导,则针对性更强,自由度更大,效果更佳。团队协作的方式细化了导师职责,优势互补,互相协作,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深入细致的个性化指导。导师指导的功能分为四个模块: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每个模块都设有专家,并承担该模块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责任。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整合优化教师资源,以团队形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全员化的指导,克服了教师资源的不足,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要求。

五、学院管理与配套措施的规范化

导师制是由院系、导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组成,导师制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很大关系。为此,应将导师的绩效工资、年终评优、职称评聘与导师制紧密挂钩。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是导师制能否顺利实行的基本保障。

1.必须建立合理的量化评价机制。首先要把导师指导学生的量化任务作为年度考核及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导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业、生活、思想、职业等各方面的指导,明确每个学期的重点工作,并对工作做出详细的记录,作为量化评比的依据。

2.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一般有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导师互评和院系考评等组成,本着公平的原则,根据导师的工作总结切实找到导师们工作上的疏忽和不足,及时改进,促进导师制更好地发展。

3.细化导师与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即导师和学生双向的责任与义务要明确,这是导师制成功的关键。师生双方可以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建立自觉的良性沟通机制。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导师制细则中,很少能见到关于学生义务方面的内容,使导师制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双方主体不对称,制度失衡,学生可能以各种理由逃避或拒绝导学活动,使得导师制无法协调发展。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文件。学校和院系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包括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与意义,导师任职资格,导师工作职责,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导师制的考评体系,等等。同时也要出台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及奖惩等内容。

5.加大导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是以导师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制度,导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培养质量的优劣。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建立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团结进取、敬业奉献的专业导师队伍是导师制取得成功的支撑基础。

六、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卓有成效。本文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新模式,即对于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分步指导和团队协作指导的方式,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学要求。同时,高校和学院也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制度文件,建立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亚利,阿娜尔古丽·塔西铁木尔.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丁林.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教育研究,2010,(9).

[3]周杰.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7,3(6):34-35.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we present an innovative talents mode with step-by-step guid and group cooperation,aiming 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existential problems in the system. It meets these requirements of respecting studentspersonality development,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mbing students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is model is helpful to enrich the contents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which will bring a win-win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teachers and social.

Key words: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alents training mode;Group cooperation;Supporting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团队协作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构建能动专业本导制实施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