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导向的焦虑与阐释
2016-06-09刘镇
刘镇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导向问题,总结归纳出了种种焦虑症状,分别从高等书法教育的根本追求、学科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重点讨论了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设置、教师学术研究导向问题,笔者认为,高等书法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者型艺术家』。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导向 焦虑 阐释
如果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一原浙江美术学院一创办书法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陆维钊等书法老前辈的努力的话,那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范围的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全国范围的书法热应该是它最直接的动因。那么,近十五年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书法专业的繁荣景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7从表面看来,本应该是炙手可热的抢手人才中,除少数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还能按所学专业就业并继续从事该专业研究之外,大部分本科生不得不另谋出路,或是以此为学历起点,考取其他方向的硕士、博士。于是,国家教育部门、社会上所表现的对书法的高度重视与褒扬,与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窘状形成了对比,不禁发问:书法热是不是一个假象?书法专业课程、学科的设置是不是有问题?高等书法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无论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还是教育发展的长远之计,如果对高等书法教育的根本属性、培养方案与意义都把握不清,诸如以上都不免流于表面和肤浅。或许正是因为对这种困扰的逐步思考、重视,近来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此的探讨与交流。譬如,中国美术学院曾主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北京大学曾主办『北京大学与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大会』、北京师范大学曾主办过『高等书法教育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曾主办『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河北美术学院曾主办『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以及中国书协和各级组织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等,都对高等书法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诸多有意义的探讨。
一、文化属性:高等书法教育的根本追求
(一)书法文化属性的由来
众所周知,从哲学的角度讲,文化的内涵既包括自然的部分(即道家所谓的『朴』)又涵盖人文抑或『人化』的层面(道家称之为『器』)书法是中国最为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就其本质属性来讲,当属于后者。在古代,书法首先不是以『艺术』的身份而存在,更多的是基于文化层面的实用目的而存在的。当然,这种功能在秦汉之际就悄然转型与蜕变:在实用为主体的基础上附加了艺术审美的要求。篆书在汉代及其以后逐渐转移到题刻碑额等『装饰』地位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即便是魏晋时期的『尚韵』,唐宋元明清的『尚法』『尚意』『尚态』之类的审美归纳,也均是在文化属性的范畴中定义的。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对书法的发展尤其是对『书法心理』的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科举考试『铨选科』考试过程是『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书法是考试要过的第一关。另记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日身,体貌丰伟;二日言,言辞辩证;三日书,楷法遭美;四日判,文理优长。』——东晋以来以书法来品藻人物在唐代即得到了制度上的强化,反过来讲,身、言、判同时优秀,书法的存在才有意义。科举文化与书法的密切关联从一定程度上讲勾勒出了中国传统士子的审美心理变化。宋代米芾就曾对士子学习主考官书风的行为进行批判,而当局为此采取了『誊写』制度。明清时期『馆阁体』书风的形成,也无疑是科举文化管制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书风。
再从古代书法教育的角度来看,书法的文化属性还体现在其课程内容上。如北宋徽宗一朝创立书学时,其学生以三十人为额,学习内容除了包含我们当前书法专业主要学习的篆、隶(楷)、草等书体外,还着重学习《说文》《字说》《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文化课』和『专业课』二者兼顾,课程设置非常合理:
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庄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
不独如此,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还一直强调『书法』首先体现在『法』。大的方面来讲『法』即法则、规范,为人处世立身之法,具体到书法中便是『法帖』之『法』。书法的学习过程,即是被『法帖』之『法』不断规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己』,忘掉『自我』(也是庄子所谓的『心斋』『坐忘』),逐渐贴近法帖『古意』的过程,无疑,这所体现的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规范的尊重与传承。
(二)当前书法教育中『文化属性』的缺失与纾解
就书法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讲,它不仅关乎中小学书法师资的供给及师资力量的优劣,更是关乎到如何参与当代生活、当代文化建设和培养后继人才的现代转型问题。近来国家教育部不断强调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将书法教育以文件的形式颁布。自二00二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OO二年《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二OO四年中国书协提出起草《中国书法发展纲要》之后,教育部于二0一一年又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希望有条件开设书法课的地区,争取在当年秋季开设书法课,尚不具備条件的地区,也要做好开课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诚然,高等书法教育目前的确不断『发热』『膨胀』,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业已近百所。既有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等专业艺术院校,也有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等学院级别单独招收书法考生的,这其中也不乏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等综合性国家重点学府。从全国招生院校来看,对书法专业敞开大门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尤以山东院校数量居多,招生人数亦然。
从培养角度而言,书法高等教育难免会陷入尴尬境地。二0一五年五月在河北美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教材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有些专家就提出书法学科的系统化建设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课程及教材尚处于摸索阶段,并未有定型的通用教材可以选择。其实,高等书法教育的本科阶段一般无定型教材,但却是本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且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往往受招生考试的影响而喜好书法技法的训练,漠视相关理论经典的解读——应为绝大多数高校书法专业考试只测试书法技法的原因。
高考测试中作品技法水平的高低,成为绝大多数院校录取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部分不仅不测试与书法有关的文史常识,还在高考录取中仅依据技法水平的高低录取新生的做法。唯『技』而上,于『道』却忽而不见,致使大多被录取考生沾沾自喜于技法娴熟而对古典文史知之甚少。所以,从学生培养与学习的角度看,书法专业招考测试的方式及其入学后的引导相当重要。诸如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大、中国美院、暨南大学都在本科招生考试中增加相关文史知识的测试,在高考录取中采取文化加专业综合分排名的方式录取,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技法为上』的极端录取方式。所以,且不说将书法专业等同于艺术类之对错,单就把书法看作一门纯『技术』行当的观点就不科学,不具备学理上的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书法文化及其姊妹学科知识的重视程度,考量了一所高校对书法学科的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程度。从这个层面来讲,书法高等教育的成功与否,技法水平的高低只是其中一个侧面,更为重要的是对书法背后人文素养、文化属性的深度挖掘与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等书法教育的定位方向就是主要培养『学者型的艺术家』,唯有如此,艺术之花才会长久璀璨。
二、和而不同:高等院校书法学科建设的未来趋势
(一)学科设置、定位与招生方式亟待改进
总体来说,包括书法在内的任何学科建设的规范性都应与国际接轨(考试、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就业导向),拥有广阔视野的同时追求相对的学科个性。但就当前高等书法教育的现状来看,有的把书法专业放入艺术学院,有的归属于文学院下的中文系中文专业或古典文献专业或历史学专业,古文字学专业,文艺学专业甚至哲学专业等。书法学科的不同『归属』,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计划的设置、课程进度的设置,更关乎本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难易。当然,针对学科归属的游离现状,有许多专家开始从书法的本体进行思考,认为书法应该归属『学术性的思考』,抑或『艺术性的创作』。颐名思义,前者主张归属于文学相关的专业下,以期文学视野中的文字学、哲学、古汉语、古代诗词都可以为书法的理性思考提供便利的生成语境;而后者则不同,寄希望于书法笔墨情趣的表达,倡导书法应该进行『修养性的学习』,主张人文情趣的表达与再创造。但同时,也存在独立于两种观点以外的其他观点,如山东师范大学的李宗玮教授就提倡设立『书法艺术学专业』,由此来独立设置自己的培养方案,可谓极具新意。
其实,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一样,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崭新而又独具优势的专业方向。诸如山东大学的王羲之书法研究所等就是十分成功的例子。而日前,在全国也形成了两所书法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这都是书法学科建设上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除了学科定位以外,高等书法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也不够明确。目前高校多设置书法篆刻方向与书法教育方向(中国美院)、绘画(书法)(海南师范)、美术学(中国书画鉴赏方向) (暨南大学)以及其他众多方向,我们从专业名称中也可看出其明确的培养目的。如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书画鉴赏方向,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古汉语、古文字、诗词格律、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中外美术史、中国篆刻史、中国书画鉴定概论、断代书画家专题研究、书法技法(六学期)、国画技法(六学期)、篆刻技法(两学期)、书画装裱、拍卖行实习等十余门课程,而技法类课程更是分门别类开设,如书法分篆书、楷书、行草书的阶段临摹与创作;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的临摹与创作;篆刻亦如是。四年下来,学生的确在书画鉴赏方面积累了许多基础而且重要的知识,如此丰赡的课程设置自然可以看出学院领导的用心良苦:为专业方向做好深厚的知识储备,这当然是再次深入学习的『第一桶金』。但以此来反观其他高校,能做到如此全面的培养方案的又有几个呢?
在招生方式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本科阶段招生极端化以外,硕士、博士阶段的招生也存在不妥之处。全国来看,首都师大、吉林大学、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院、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设置了书法硕士、博士专业,并形成了首都师大以欧阳中石、吉林大学以丛文俊、南艺以黄悖先生为学术领军人物的书学阵地,在全国书法界影响甚夥。书法理论的『学院派』和『专业化』特色明显,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
但若想进入硕博阶段,必须要通过国家、学校设定的外语分数线。『为什么我们的书法研究生考试不考古汉语和古文字,却偏偏去考与书法毫无关系的英语呢?』面对这种招生现状,北师大书法研究所所长秦永龙先生曾这样质问。的确,外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绝非决定性作用。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艺术考生吴雯两度皆因英语和政治成绩不达标而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擦肩而过。其中一次英语差一分,另一次差三分。然而在中国英语成绩不达标的吴雯卻被英国伦敦的一家艺术学院录取了。这颇让人思量:为什么在一个汉语国度,她会因英语成绩不达标而无法深造艺术;但在以英语为基本交流语言的英国,她却不需要为此烦恼?答案其实非常明显,全在于一个教育价值观问题。这看似是一种偶然,而实则是一种必然,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即在书法或所有研究生考试中,英语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更进一步说,不测试与书法专业密切相关的古汉语和古文字知识,却能因外语成绩的硬性要求而去抹杀有志青年的学术生命,难道不可悲吗?
这种现象迟迟得不到改善,必然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性』教育撇不开关联:教育关卡的设置与教学计划不吻合。长此以往,这种行政化、制度化、程式化抑或是简单化和形式化的教育将会扼杀越来越多的学术个性和艺术天才。艺术个性与学术天赋遭遇教育模式而发生错位进而被泯灭,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悲剧。
(二)专业设置要结合就业方向、地方特色
我们可以看到,自书法专业成为二级学科以来,各高校十分重视,纷纷创立教学体系、培养模式,各高校都是旨在培养更加全面、综合、『一专多能』的书法艺术人才,开设绘画、艺术品交易与管理、教育学、设计等与书法相关的专业课程。但却存在着不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复制其他院校的现象。『因人设课』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空话。原本看似紧俏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除了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之外,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培养单位的介入程度不够,对书法专业的学习内容、特色与前景不明哳,未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介指南。其实,当前社会的宣传了解渠道何其多,高校培养单位完全可以就书法专业的相关特色与学习内容,利用当前纸媒与网络媒体的发达现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书法教学提供种种便利条件,将书法专业的学习方案、课程内容和相关的知识构成情况做一个深入调查,突出书法专业的特色。并将此调查所形成的报告公布于社会或招聘机构,让他们更大程度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为书法专业拓宽就业面。加强校际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如集中展示现已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举办师生、校企、校友联展,联合申报国家级教育类、艺术类重点规划课题等,对增加就业渠道有现实意义。
从书法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良好的就业率主要还是要依靠合理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而这两方面最好能结合本校学术资源,重点研究地方特色书法文化。进一步加强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而形成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科设置格局。
纵向来看,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书法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商周的甲骨文与青铜器,汉代的碑刻与瓦当,唐宋的尺牍与屏风,明清的對联与中堂,都是书法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形式。横向来讲,每个朝代的帝都与江淮一带都是书法名家密集活动的区域。所以,部分高校完全可以发挥高校所在地的特色资源与地方优势,充分挖掘,做好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当代解读、传承工作。比如湖北美术学院的本硕书法教学,便可立足楚地文化,对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历史遗迹深入分析探讨,并横向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实现交叉学科的重组与壮大。而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大学便可以依据秦汉古都的独特优势对地域遗存珍贵资料展开搜集、分析与整理工作,开设秦汉(汉唐)书法史、玺印篆刻(封泥)史论与创作课程,甚至鼓励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创作等。形成一个在秦汉唐书法文化文主题下的诸多子课题研究序列,乃至形成一个书法文化产业链。
诸如此类,部分院校可以整合自身在编教师的学术优势,形成本专业的某种特征,从而丰富书法教学与书法研究。如首都师大一直彰显的是书法文化,但凡与书法有关的文化均可纳入此序列,比如从首师毕业的陈志平教授的博士毕业论文《黄庭坚书学研究》,便是横向打通书法、文学、佛教、文献学众多学科后,深入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比如吉林大学基本上形成了立足文献学、古文字学深入研究书法史的良好学术训练体系,从那里毕业的学生大多能够坚持走书法文献的路子,且影响甚大。暨南大学形成了以曹宝麟教授为首的书法研究所、张其凡教授为首的古籍所两块阵地结合的宋史研究中心,并在宋代书法史研究领域专注宋代书家、论书诗的研究,在全国影响很大。
所以,尽管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师学术专长不尽相同,但立足实际、结合现有有效资源,科学合理设置学科定位的理念是相通的,切不可盲目复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三)书法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治学风范
在书法高等教育体系中,书法专业教师的书法修养是十分关键的。这不仅关系到对书法课程教学大纲的领会和实施,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美学的理论家以绘画和诗人为例,认为不会画画的,是不可能称为画家的,可是那种只会或者说是只能画画的,也称不上是位画家;同样,不能作诗的,是不可能称为诗人的,那类只会作诗的,别无其他的也是不能被称为诗人的。对书法教师来说,这一浅显、通俗易懂的理论也是非常适用的。纵观中国的书法教学源流,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大多学识颇丰,见识广博,但未必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都善于教学,善于把握时代所赋予的书法发展要求。
有的高校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特长和艺术倾向也比较狭隘,学术建树不高,漠视书法经典。更有甚者,选用自己的字形和作品编写教材,或让学生临写自己的字,这真是荒唐至极。放弃千百年的经典不去分析,执意于剥离与退化书法文化的极端行为,真是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功利目的性越来越强,有个别书法教师参展获奖使自己提高知名度,提升自己的润格。不论是弄思潮或搞课题,还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终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润格。参展与课题研究最能见成效的就是进入所谓的『当代书法思潮』,那么这些行为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课堂,进而影响书法专业的学生。当前社会,『学术』和『伪学术』的界限已经逐渐弥合,初涉此道的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就『当代书法思潮』之类的书法实验行动,我们且不去评价其好与不好,但可以肯定与书法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从书法实践的角度讲,多数高校教师所倡导的『一专多能』的培养方式,不是要引导学生去追逐表面、时尚、流行的书风,如将纸揉得很破烂,似乎很有『新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似乎很有『拙味』;把绘画用笔转嫁于书法中,似乎很有『张力』等。其实,这些探索性方式,待到人书俱老至少是面貌成熟之时耍一下也未尝不可。但现阶段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若引导学生跟风,虽然在现实上可能会获得些许名利,但就其长远发展来讲,这不仅削弱、动摇了经典的权威性,还会使同学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高等书法教育的本质要求在于传承,要立足经典,深入解读,入古才能出新才能进行相关尝试。所以,我们目前要坚决与『社会型』的功利方式划开界限,把『学院模式』和『社会型』区分开,排除学院里的『伪学术』,真正树立『学院模式』的『学术』权威,竭力做好书法的继承与发展工作,弘扬国粹。
三、弘扬正气: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在高等教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在展览中获得大奖,不是取得中国书协会员的资格。而是要对传统深入地分析取法;对新出土资料充分借鉴;对流于情趣化、讨巧化,缺乏高古大气的作品风格说不。
首先要重视技法训练。书法艺术技进乎道,技中有道。技法是书法学习的基础,离开了技法,书法艺术的趣味无从谈起。在教学中要对五体书法以及篆刻的临摹和创作做好充分安排。特别是在当下浮躁之风日盛的环境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十分重视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回归,我们更应该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从对古代书法经典的反复研究中练习技法。
其次要重视书论原著的精读与理解。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书谱》,还要将《四体书势》《心成颂》《书断》,以及苏轼、董其昌、包世臣、康有为等大家的书论名篇熟读成诵。在精读中正确理解,熟练运用,以古贤经验与理论正确指导学习实践,指导学术研究。同时,强调由『日常书写』向『内在修为』、『诗书画印』四全知识体系的转变,充分发挥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深厚人文素养,能引领时代书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讲,若想建立有效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就必须增加不同学科、院校乃至国家间的交流,加强各级社会类艺术创作机构与高等院校教学的有序合作与互补。依靠社会上人民团体、书法教育、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优质资源协同发展,形成一个以高等艺术教育为引领,按照人才分类教育的原则,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书法人才的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