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德·席勒对传统真理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2016-06-09苗春荣
苗春荣
[摘 要]美国是实用主义的阵营,皮尔斯、威廉·詹姆斯、杜威是众所周知的实用主义创始时期的重要人物,但实际上同一时期的英国也有一位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实用主义的创立立下汗马功劳,此人为费迪南德·席勒。费迪南德·席勒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绝对唯心主义分庭抗礼,不懈地辩论,为实用主义理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席勒批判了传统真理理论的弊端、要害及其依赖的形式逻辑,在真理的形成、检验、标准等方面超越传统的真理理论,开启了真理的实践维度,使真理从高高在上的大写的真理变成与每个人都紧密相关的小写的真理。
[关键词]费迪南德·席勒; 真理; 形式逻辑; 实践
[中图分类号]B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5-0136-05
费迪南德·席勒登上哲学舞台之际,正值19世纪末,此时黑格尔主义在英、美等国产生和流行,并产生了许多以“复兴黑格尔”为旗号的哲学流派。在这种哲学氛围之下,以英国布拉德雷为首的绝对唯心主义占据了哲学的舞台,因此,席勒终其一生都在批判以布拉德雷为首的绝对唯心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在真理的问题上,批判尤为激烈。席勒在批判传统真理观的同时,也批判了传统真理观所依据的形式逻辑,在批判的过程中,席勒本人關于真理思想的实践维度也逐渐明晰。
一、席勒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罗素曾用他的惯常的刻薄的贴切的巧妙语言说:“费迪南德·席勒博士喜欢攻击真理必须同实在符合的这个观点;我们也许通过同意他的真理无论如何不需要同实在符合这个观点来调和他。但是对比于实在,我们对真理更感兴趣。”[1] (p93)从罗素对于席勒的评价中,我们看到席勒本人对于真理观的关注程度。可以说,席勒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对传统的真理观口诛笔伐。席勒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真理观还是以布拉德雷为首的绝对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在那里真理是与实在必须地必然的先天的符合的。为了将这种真理观进行彻底的批判,席勒将这样的真理观追溯更远的柏拉图时期,“从那时到现在,哲学家们也没有去多做些什么去改变这种境况,柏拉图的高贵的谎言之一就是哲学家们都是真理的爱好者,他们十分愿意去相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并且经常会找到某些人并让他们自愿去承认有绝对真理的存在” [2] (p45)。以此为开端,席勒梳理了七种传统的真理理论,并逐一进行了批判。
第一,把真理看作是判断的一个属性和命题。关于这个理论,席勒批判其没有提供区分一个真的陈述和假定陈述的方式,命题不应成为普遍的真或假;因为他们的真或假是有条件的并且依赖于他们的应用。
第二,真理是对于实在的理解即真理是关于真实的对象和真实事实的认识。席勒认为这个理论把本体论和逻辑相混淆了,我们的判断和真理不单单只是形而上学的真实而且指向现象、虚构、神话、虚幻、幽灵等等。
第三,真理是一个思想的必然,是绝对符合逻辑的。席勒批判到其实这是古希腊辩证法的后果,因为用一个三段论的看似无误的结论必然从三段论的大前提中得出。而我们相信我们的真理不是因为它宣称是必然的,或者说它说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在现实中生效。
第四,有不证自明的终极的真理的存在。席勒批判这种不证自明的终极真理所依据的是直觉,而直觉恰恰是有所依的,它是一个精神上的事件。
第五,真理与实在一致或符合的思想。这种符合是指称在知识领域中,去把握各种内容或感性知觉。席勒认为,这个符合论的真理观批判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这种真理去检验真理的宣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符合论最后都会涉及一个超验的实在或者一个同义反复,这些独立自主的超验的宣称,同真理的符合论正好相反,因为没有什么会与这个超验的实在相符,即使相符,我们也无法知道和感知。
第六,真理是同独立的观念或独立的实在或事实一致的。席勒批判到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融贯论的版本,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有关分有理念或模仿理念的问题,并且这是一个错误的独立于事实的假设。如果我们称呼一个真理是“独立的”,就意味着他是不依赖于产生他的事实。但这个似乎站得住脚的独立性的感觉仍然失败。只要是在经验之中的而且不是超验的,就必然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第七,科学各自的形成相关的体系并且如果他们能够全被连接在一起,绝对真理将会出现,这是一个类似奎因的“范式”的思想。但席勒将这样的真理观看作是融贯真理观的一种,对于这种真理理论席勒批判到融贯作为一个真理实验遭受到特定的困难,比如,占星术和颅象学它们的理论在他们的体系范围内也是融贯的真理,但也许整个体系都是错误的,有被推翻的可能性。例如,伽利略、哥白尼就是颠覆旧体系的连贯性。
鉴于对于以上七个关于真理的理论的批判席勒得出关于真理的本质和意义的观点。席勒的自己的真理理论是基于下列要求:真理必须不仅仅是形式的,而且必须区分真和假,和提供一个检验真理的方法。真理必须是关注他自身的理论,并且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在衡量真理的标准中不能把我们人的因素去掉,如果那样即使得到了所谓的真理也是不能应用的、空想的与不真实的。因此,在任何意义上,对于独立、超验和绝对这样的术语我们不应该理解和接受,因为这些术语排除与人的本质的关联,并且以为这样是会让真理有更大的价值[1] (pp96-97)。
从以上席勒对于七种传统的真理观的批判中,我们看到席勒批判的焦点是这些传统的真理理论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但为了给予传统真理观以致命的打击,席勒进一步批判这些真理产生的依据:形式逻辑,如果传统真理所依据的逻辑是有问题的,那么依此逻辑而产生的真理自然就是不合理的或可推翻的。
二、批判传统真理所依据的逻辑:形式逻辑
席勒的早期思想尤其关注逻辑的问题,他本人也是逻辑的重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席勒27岁时出版他的第一本书《斯芬克斯之谜》,虽然没有直接的处理逻辑问题,但隐含了逻辑的影子。从此以后,他开始为各种期刊写的文章都是围绕着逻辑问题而展开的。特别是他的《形式逻辑》和《使用的逻辑》两本逻辑专著,更是集中体现了他对于传统逻辑批判和对于新逻辑的展望。
席勒的对传统逻辑批评的关键的要点,是传统逻辑忽视了所有实际的亲知事实上是为了作为个体的存在的个人的目的。但这个事实被传统的逻辑所忽视,传统逻辑从具体的内容和一个陈述的情境抽象出形式,并且试图从这样的形式中去提取真理。席勒认为,这个抽象的结果是致命的。抽象出來的形式的东西被称为假设,这种假设形成后,这个思想的真实的程序就被从心理中抽离,并且认为与此不相关。这种传统逻辑就是从陈述的意义、原因、时间、地点,并且由谁形成中抽象,并且形成形式的东西。而过后逻辑学家仅仅考虑这个形式,忘记了一个意义能够用多种形式表达,并且一个形式能转换成多种意义,形式的区分便又退化成词语的区分,从而失去了与真实的问题的联系。但是,到最后,这种抽象的逻辑的产物发现它不可能完全地将形式与物质分开。因为什么样的物质决定了什么样的形式的运用,逻辑的形式没有办法决定它的真理。例如,“所有的狗是四足动物”和“所有的狗是两足动物”都是同样的形式,从形式有效的意义上讲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它与现实事物和思想者相脱离了,由此,席勒感到这样的逻辑简直毫无意义。看到了传统逻辑这样的弊端,席勒追溯到这样逻辑的根源在于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因此,席勒对于传统逻辑的批判主要是指对于形式逻辑的批判。
传统上讲,形式逻辑是关注术语的命题和三段论,这个术语是一个概念充当一个范畴命题的主语或判定。它包括超过一个词语,并且用语言就可以表达代表某些客体和思想。但没有思想的真实的行为能够符合这个术语。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或方法论的虚构。事实上,术语的意义变为词或话语的意义。它类似于词典中的为了方便对于词的掌握寻求便利而为之的。但词典里的意义是唯一的支配的意义吗?新的和改进版本的词典不是继续被出版吗?一个词的意义是确定的和永久的吗?问这些问题,也就是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一个词本质上是一个为了传达意义的工具,它一直是用一种可变的方式,它要求用它的某种意义或它的多种意义服务于人,并且必须随时准备去接受新的意义的遮蔽,因为意义本质上是用于不保留的表达或交流。正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境才有这个使用意义,并且不是字典里的意义。形式逻辑不能够处理不能够被正式实现或未被意识到潜在的意义,除非并且这个术语真的有一个具体的情境或真正的使用。
由是,席勒发现所有的传统的术语的分类成为纯粹的语言上的区分,它们与现实世界中思维的本性没有本质的相互关联。例如,在抽象和具体之间这个区分是模糊的和非科学的。一个合适的名称的唯一性在于正被应用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具体的特殊性的事物。对于相同对象的区分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它不意味着当我们把一些猫它们归入这个共同术语猫,我们就未能意识在任何两个猫之间的差别。同样地由于没有事物是真正地绝对的,而是以某种方式与其他的事物关联,因此,在相对的和绝对的术语之间的区别,取决于在一个实际的具体中一个个体的人的心灵,任何术语的形式的分类是相对于这个使用者的目的和使用它的人,于是真理的检验的也不再是纯粹形式上的一致同意,而是与人的需求和行动密切相关。循着这种思路,席勒得出自己关于真理理论,并力图从真理的实践的维度入手实现对于传统真理观的超越。
三、 席勒对传统真理观的超越
(一) 在真理的判断标准方面的超越
传统真理观只看重真假之分,却没有看到真和假是其实可定义的,依人的目的为转移的。据这个探究的目的无论什么,一旦被发现去阻碍或战胜这个目的,被称为假的,无论什么被用来去促进它和去导向一个满意的和成功的结论便被拣选为真。它是作为一个进步的人的合乎科学的活动。关于科学这个真理的分析是经常被举的例子,因为科学是这个最典型的和最有特色的例子的结果。这个结果是智人作为认知的人努力的结果。这个由人的直觉形成的个别的科学的企图去解决世界指给他们的问题,这些企图是产生主体的有限性,立场的选择和方法的专业化,并且导致这些活动是有效果的并且服从于最深的洞见,这个目的性的理解力灌输、激励和形成它们。“在自然科学之中我们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将同我们提出什么问题来决定并且施影响于这个问题,用意志决定我们能够达到的回答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用我们的问题把回答作为相关的,并且有益于我们的结局,那将产生真理;如果我们不能,既是谎言”[3] (p152)。因此,真或假对于席勒来说是估价或赋值。人的同意的或不同意的表达给出有目的性的认知的操作,他们用善、恶、美、丑的方式估价。
(二) 在真理的起源问题上的超越
传统真理观要么认为真理起源于先天的观念、要么来源于感觉与实在的相符,总之,在传统真理观看来,真理似乎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某物,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在席勒看来,真理只不过是善在亲知中所针对的结局。每一个真的陈述是一个问题的回答;每一个探究起源于一个问题;如果回答促进了提问者的目的和目标,包括何时、何地并且回答者怎样思考它的,那么这个理论注定是成为真的。每一个真理是个人的和特殊的,并且相对于给他生命的指称的框架、相对于他已经收到的验证的总和,并且相对于知识的陈述和个人的使用。这是为什么从这些因素中抽取的形式逻辑不能产生有用的真理的原因;这是为什么真理是动态的和进步的而不是永恒的和绝对的原因,这是迄今为止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他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认知目的的满足。最重要的是真理起作用并且是对人来说是有用的。
(三) 在真理的如何形成的问题上的超越
席勒超越那种认为真理先天就孤零零地存在在那里,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传统意义上的真理观,在席勒看来,真理是被人制造出来的,而且这种真理是可验证的。席勒认为,这种可验证的真理和纯粹是真理宣称有重要的区分,可验证的真理它一方面是人制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生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用。为此席勒规定真理宣称的整个范围,将形成真理的七个关键的概念进行了逐一的改造和解析:
第一,假设:去假设意味着去意愿(或渴望)去相信某物。如果真,值得渴望,就去试图建立他的真理。假设同纯粹的轻信或动物信仰相区别,在于这种假设愿意接受经验的考验。
第二,公理:公理作为一个充分被验证的假设,为一个充分的建立的科学而充当一个原则。当一个假设达到这个阶段,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在自然至上的需求,而是在科学事实的、坚硬的物质上安全的休息,它已被作为潜在的工具,一种没有被目前经验证伪的方法论上的假设。
第三,方法论的假设:任何原则、假设或建议都承诺去充当一个被用于分析变化的向导。以此,决定论的原则也许应被看作一个方法论的假设,如果这样一个方法论的假设的效用性或有用性被发现有局限性,他将变成一个方法论的虚构。
第四,方法论的虚构:例如,使用由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制图师制造的地图,或者一个政治学家对于民主国家的设想。
第五,虚构:神话和想象的作品属于虚构的范畴。
第六,笑话:在席勒看来笑话也同样是真理宣称,是否是真理取决于他们的具体情境,和这个说笑话的人的意图。
第七,谎言:与错误不同,是故意的非真理。也许充当一个有用的目的[1] (p100)。
通过以上的解构,席勒重构了真理,真理从假设、公理开始直到谎言,我们都不能武断的声称哪一个是真理或非真理,是否为真理要看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要看当时的具体的情境和当时经验的积攒程度。席勒在真理的形成方面进行了完全的解构,彻底颠覆了传统真理理论关于真理一旦形成就一成不变的观点。在席勒这里,真理形成离不开假设,经验的增加与人的满意度的增加假设变成公理,但它也只是方法论上的假设,随时要等待人们新增经验的证伪。
新增经验的证伪,就涉及到真理的检验的问题,席勒在真理的检验方面,也与传统的真理观有着质的差别。
(四)席勒在真理检验方面的超越
对于真理问题除了进行定义并阐述其形成过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真理的检验的问题,对于席勒来说,“真理是操作课题,它依赖试验而成为有用的,对任何人来说这个终点是首要的,但是最终是为了我们整个生活的协调一致,它形成我们最终的渴望”[2](p61)。这是席勒关于真理有用性的陈述,席勒认为,在所有真实的亲知中,一个断言是真的或假的,是由他的后果和他的相关兴趣的所决定的;一个谎言之为谎言是因它对于同样的目的无用的或有害的。相似的,一个科学理论是“善”的,是因为对于同样的目的来说是有益的,而且它能够被用于调和我们的生活。
用席勒这种检验的方法去察看哪一个可选择性的假设生效,最好是去看哪一个假设在公认的标准上有益于去发展科学,但这并不是说科学是真理的标准,如果这样席勒就与其他的傳统的真理理论没有区别了,席勒进一步说在评价什么是生效的、恰当的判断的问题上,最终依赖于每一个科学的专家。席勒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释有用和生效的概念。因为席勒需要将真理是有用的转换到真是有用的。因为有许多事物是有用的,但并不为真。真理并不等价于有用。所有的真理必须生效,并且是有用的。席勒意识到这个内在于“有用性”真理之中的“有效性”的困难。所以,他赞同在经验中结果的验证是人类能够区分开真理和错误唯一的方式。这是席勒反对它的批评者的有效手段。在先前席勒所批判的关于真理的七个理论中,没有一个能回答“我们是怎样知道一个陈述是否是真的?”这个问题的,对此,席勒的答案是是否“生效”。席勒经常宣称谎言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真理的宣言的有用性,但没有使它成为真理。他强调在人的经验的领域,作为真理和错误的母体是他理论的核心。
由此,席勒在真理验证的问题上告别了传统真理理论的那种武断或孤芳自赏的处境。席勒将“有用性”和“有效性”引入了真理的问题中,因此,以往的超验的真理便处于尴尬的处境,因为超验的真理“高处不用寒”,以至从未在人的经验范围内被证实,于是这样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冷真理,便是无价值、无用和无意义的。在席勒看来,这样的绝对真理之所以能够存在,其心理学的根源是人对于充分完美经验的渴望,由于有限的人无法达到,进而用它去弥补这个理论上的缺陷,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或幻觉。
席勒在对传统真理理论及其所依据的逻辑进行批判后,又分别从真理的判断标准、真理的起源、真理的形成及真理的验证等四个方面逐一实现了对于传统真理理论的超越。席勒不再像传统真理理论那样空泛地去谈符合或融贯,而是宣称真理最终还是需要人的行动结果的检验。一改传统真理观注重形式,而不谈具体的弊端,充分认识到人在真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人的因素贯穿到真理的起源、形成及检验过程之中,尤其在真理的形成中,充分看到了人的满意及目的与行动在真理的形成中的决定性的作用。
对此,席勒认为,以往建立一个真理宣言作为一个绝对真理,没有进行相应的验证。真理是相对于证据的,并且是相对于调查者的目的的,我们不会自寻烦恼地用秒去陈述一个人的年龄,也不会用英寸去述说地球的直径。哲学家关于真理是否有单一的存在与可靠的标准有很长的争论,但任何断言标准都必须将他自己的凭证具体化,成为直觉上自明的或者必须去按要求转换成一个更一般的标准。在席勒看来,一个真理的理论取决于它应用于人的亲知的现实,而不是纯粹是口头的和形式上的一致。
四、小结
总结此文,可以看到,席勒与其他的实用主义者一样在真理的问题上,有着一脉相承的传统:皮尔士认为,概念或观念的意义在于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引起的效果,因此,要使我们对于一个对象的观念清晰明白,就必须考虑我们概念的客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效果,这些效果能够设想有着实践的影响,然后,我们关于这些效果的概念就是我们对这一客体的概念全体。詹姆士继承了皮尔士的这个原则,认为实用主义就是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他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也即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确定如何采取行动,并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法,而观念、理论、思想的意义就在于它们会引起相应行动。杜威则进一步发展了实用主义的方法, 他称之为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并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方法。在杜威看来,人的认识就是一个实验过程,一个探求过程;而观念、思想、理论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一种假设,是人们对付困境处境、改造环境、达到目的的工具,而要检验这些观念或思想的假设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否具有价值,就要看人们通过应用它们是否使行动获得成功和自己想要的效果。
席勒作为实用主义的一员,也继承了实用主义的方法,他从人的经验的角度,用人的行动、行动的后果及这些后果对于人的满意的程度来将真理与谬误分开。在具体的情境下,符合人的要求、渴望并且是有用的真理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真理,反之,则是谬误。席勒在他的真理观中,将整全的人的所有的感受作为他评估真理的标准。可以说,席勒的真理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写的真理,大写的真理一直以来就以绝对正确,不可更改、神圣、不可侵犯自称,从而唯我独尊。席勒的真理观将对人的有效性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人的需求为真理的核心,这样便使以往的那种置人的需求于不顾的大寫真理的威严大打折扣;又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真理的实践的维度。在席勒真理观中,真理从起源上讲,是人们遇到困难的处境后,根据实践的和便利的需要的目的制造出来,并暂时作为真理来看待,这种真理随时等待人们的检验和证伪。如果人们的需要或目的有所变化,随时可将祭坛上的所谓真理拉下来,更换为另外一套真理。这套真理理论也许和原来的理论完全相反。新理论取代旧理论的原因是现在的新理论它奏效,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能够成功地为人类服务。由此,在席勒真理观的视域下,人的目的、人的需要成为了真理的核心,而不是原来的那个苛刻的一定要与对象一致或前后融贯的真理。以席勒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将人从绝对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综上,在席勒真理观的视域下,真理以人的需求和目的的满意为核心,以人的行动为中介,将真理紧密地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告别了以往理论真理远离人的实践的弊端,他的真理观从而有了实践的维度,从此,真理不再高高在上,远离尘世,与人无关的大写的真理,而是剥去真理骄傲的外壳,谦卑的随时准备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不断的修正自身与现实相符的小写的真理。
[参 考 文 献]
[1]Rueben Abel,The pragmatic humanism of F. C. S. Schiller[M]. NewYork:Ams Pr Inc,1970.
[2]F.C.S.Schiller,Humanism[M]. New York:Macmillan and Co.Ltd Press,1903.
[3]F.C.S.Schiller.Studies in Humanism[M]. New York:Macmillan and Co.Ltd Press, 1912.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
[责任编辑 冒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