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2016-06-09王金鹏刘双潘毅诚
王金鹏 刘双 潘毅诚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王金鹏 刘双 潘毅诚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12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60岁的切口感染率为60.0%,<60岁的切口感染率为40.0%;住院时间≥7 d的切口感染率为72.5%,<7 d的切口感染率为27.5%;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切口感染率为70.0%,非急诊手术治疗切口感染率为30.0%;手术时间≥120 min切口感染率为80.8%,<120 min切口感染率为19.2%;谷丙转氨酶≥80 mmol/L切口感染率为68.3%,<80 mmol/L切口感染率为31.7%;胆红素<171μmol/L切口感染率为34.2%,≥171μmol/L切口感染率为65.8%;血清白蛋白≥30 g/L切口感染率为87.5%,<30 g/L切口感染率为12.5%,统计可知,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类型、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对策,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治疗对策
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历来都是临床多发的问题[1],不仅对患者与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造成威胁。现如今的无菌操作技术得到提高,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越发的广泛,使得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但仍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分析出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非常重要。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及治疗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120例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97例,女2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为(55.38±2.44)岁。接受手术类型为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肝段切除术的患者分别有34例、54例、32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了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
1.2 方法 参考卫生部制定并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检测技术实用手册》标准,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则为切口感染:(1)切口部位出现红、肿、热,或者有脓性的分泌物;(2)切口部位存在明显的局部压痛;切口液体清亮,脂肪液化;手术探查可见切口脓肿等其他感染。对这120例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回顾性调查患者的病程记录,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以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等,分析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自身与手术操作因素与切口感染率 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切口感染率60.0%,60岁以下切口感染率
40.0 %;住院时间在7 d以上切口感染率72.5%,7 d以下切口感染率27.5%;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切口感染率70.0%,非急诊手术治疗切口感染率30.0%;手术时间≥120 min切口感染率
80.8 %,手术时间<120 min切口感染率19.2%;谷丙转氨酶≥80 mmol/L切口感染率68.3%,谷丙转氨酶<80 mmol/L切口感染率31.7%;胆红素<171μmol/L切口感染率34.2%,胆红素≥171μmol/L切口感染率65.8%;血清白蛋白≥30 g/L切口感染率87.5%,血清白蛋白<30 g/L切口感染率12.5%。结果显示,肝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进行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水平有关。
2.2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类型、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 此次研究显示了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以及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情况相关。(1)年龄因素:如果患者的年龄偏大,尤其是在60岁以上,则容易使得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加,这与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各脏器功能衰退有关,加上一般老年患者通常都伴有其他类型的基础疾病,这也是导致感染率升高的原因之一[2]。(2)住院时间因素:肝胆外科手术术后如果患者恢复较好,住院时间一般在7 d以内,反之,如果患者住院时间过长,则说明患者的预后较差,加上肝胆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大,因此住院时间长,意味着切口恢复较差,其感染的几率也就增加[3]。(3)手术类型因素:研究显示,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较大,这与手术前是否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及做好充足的准备相关[4]。(4)手术时间因素: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行较大的手术切口,如果手术持续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内部组织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引发细菌污染,而且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牵引,这也容易增加感染的几率[5]。(5)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因素: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是反应人体肝功能情况的重要指标,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异常说明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是术后处理没做好,致使肝脏功能恢复慢[6],增加感染几率。(6)操作技术较差:手术切口不平整,失血过多,切口出现红肿,也将造成切口感染。
此外,除了以上各种因素之外,另有临床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也有影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型有头孢类以及青霉素类,对于此项影响因素,临床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时,应该充分为患者做好皮试,避免过敏情况;此外,还应该控制好抗生素的用量[7]。
3.2 防治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主要的治疗对策如下。
对肝胆疾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如非情况危急,应该择期手术,在这期间制定好合理的手术策略。
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则应该在术前通过饮食营养支持等方式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做好术前准备。
安排技术娴熟的执刀医生进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之后也应该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抗感染治疗与无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8]。
术后切口冲洗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一项必要的措施,能够明显的减少手术切口的细菌数量,减少坏死组织,进而降低伤口压力与感染率。术后切口冲洗最为常用的为灭菌生理盐水[5]。而聚维酮碘是一种不定格络合碘,将表面活性剂作为载体,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相关研究也指出采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与灭菌生理盐水相比更低[6]。
肝胆外科医生在患者术后的切口缝合过程中,应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进针、出针,注意脾缘对合情况与线结的长短。同时做好对切口的保护,由于手术且切口创面较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Ⅲ类切口,其次为Ⅱ类切口,因此必须改善手术室无菌条件,保护切口。
强化无菌操作观念,提高对基础理论与技术的训练,并在手术过程中强调操作的细节,最大程度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总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对策,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情况。
[1] 杨安宁.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3):598.
[2] 张华操.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医学信息,2015,29(3):317.
[3] 王劲.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 2013,5(z2):73-74.
[4] 何圣敏.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 2013,3(15):124-125.
[5] 肖少军.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0):166-167.
[6] 宋艾.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31(4):111-112.
[7] Yi-Han Lin,Niann-Tzyy Dai,Po-Da Hong,et al.Combin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nano-silver and alginate for wound infection contr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2013,10(10/11):905-915.
[8] Phan TQV,Depner C,Theodorou P,et al.Failure of secondary wound closure after sternal wound infection following failed initial operative treatment: Causes and treatment[J].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2013,70(2):216-2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034
吉林 138000 吉林油田总医院普外科 (王金鹏 刘双 潘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