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6-06-09廖永强
廖永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效果研究
廖永强
目的 探究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每组90例。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溃疡性结肠炎;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性疾病,目前为止,医学界上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结论,目前所具有的治疗方法普遍性太大,并不具备针对性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的个体间的存在着较大的疗效差异性,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1]。目前,局部给药的是学术界上研究较多的方法之一[2]。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奥硝唑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选取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二者的治疗情况,其中给予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消化内科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女47例,男4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8±10.8)岁;对照组患者中女44例,男46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2.5±11.2)岁。经统计分析发现,2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选标准为:(1)行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弥漫性、多发性的溃疡;(2)患者均有明显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如反复腹泻、脓血便等;(3)钡灌肠提示黏膜粗乱、肠管边缘出现不整齐现象,多发性充盈缺损。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3)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法国爱的发制药厂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062),250 mg/袋,口服,4袋/次,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加以服用奥硝唑(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460)0.5 g,口服,2次/d。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均行电子肠镜检查,并详细记录两次检测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等情况,同时对比患者临床症状在疗程结束时的内镜表现。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消失,且经肠镜检查黏膜复原良好,排便次数为≤2次/d;(2)有效: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经肠镜检查黏膜复原较好,排便次数在3~5次/d;(3)无效: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者加重,经肠镜检查黏膜无复原或加重,排便次数≥5次/d。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 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9,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患者满意率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仅出现1例(1.1%)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学术界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结论,但可以判断为这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类型。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血便等[3]。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一般集中在黏膜层,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物。临床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发机制可能与患者免疫、感染以及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虽然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病比例少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持续增高的趋势[4],因此,亟需得到良好的治疗。近年来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上通常给予局部药物灌肠或者常规栓剂治疗,使药效能够直达患处,起到迅速消炎,缓解临床病症的作用。本次研究的奥硝唑与美沙拉嗪均属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药物,研究发现,奥硝唑、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美沙拉嗪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在回肠末端和结肠中端释放出白三烯、前列腺素E等物质,进而能够有效消除损伤因子,同时还能抑制白细胞产生的炎性递质,达到抗炎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用药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5]。而奥硝唑具有细胞毒性作用,针对各种敏感性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破坏病菌的螺旋结构使其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且可以有效避免肝损伤,无毒副作用[6-8],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非常好。
在本研究中,使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且满意率为100.0%。而单独使用美沙拉嗪药物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患者的满意率为94.5%,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李漱等学者[6]在其研究《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4例临床疗效观察》中提到的的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的结论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王铭慧,李玉华,曹晓焕,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4:170-175.
[2] 陈曦,田耀州,夏军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93-296.
[3] 杨朝霞,毛志田.奥硝唑辅助美沙拉嗪治疗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5,14:135-136.
[4] 陈清智.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治疗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5, 33:140-141.
[5] 张惠玲,杨玉杰,赵金媛.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9:3672-3673.
[6] 李漱,张勤生,李明彦.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4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64-65.
[7] 李灿东.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50-51.
[8] 高素媛.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178-1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121
江西 331200 樟树市人民医院(廖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