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6-06-09罗桂情
罗桂情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罗桂情
目的 研究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的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与护理质量的提高。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糖尿病;应用效果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是参照临床分级护理的模式与概念,根据患者心理反应及相关症状的临床特点,给予不同级别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为目的,有的放矢的对不同患者选择适宜的心理干预对策,从而使患者在不同身体条件下保持适宜的心理状态[1]。本文旨在研究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自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1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01例,女87例,年龄40~75岁,平均(55.6±11.2)岁。其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有研究患者中包括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有合并症者
112例,其中包括合并高血压90例、冠心病60例、肾病31例以及其他病变55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史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行为干预及配合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具体步骤包括:借助适宜的心理状况测量工具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测量,一般选择在入院1天内或治疗前
1天内进行,每次的评估时间不超过30 min。参照临床三级心理护理标准,根据具体护理级别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尊重患者个人人格,做到主动与患者沟通,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做到沟通得及时有效,遵循“具体详实、主动有序、力求实效”的原则,沟通形式上采取正式与非正式的方式[2]。(2)完善共性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温度及整洁度;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其职业道德,以求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3]。(3)个性化护理:对本研究中的糖尿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4)信息化护理: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讲座,告知其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5)减少负面情绪:护理人员不私自讨论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内容,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患者[4]。(6)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同病区、同病室患者之间的交流,保障良性交流,避免患者紧张情绪的产生[5]。
1.3 观察指标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主要因子包括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敌对等[6]。(2)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好。(3)患者生理睡眠情况:应用比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评估[7]。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scL-90量表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后其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得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只有精神病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2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scL-90量表对比(x±s,分,n=94)
2.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2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其中观察组对于人文关怀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x±s,分)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经观察,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实施后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对比(x±s,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护理技术及护理观念的不断提升,针对患者个人情况的心理护理干预得以普遍推广,虽然心理护理的进步已很显然,但对临床患者的具体需求而言,我国心理护理技术队的发展依然相对缓慢。分级护理干预的出现具有指导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时实施分级管理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8]。
分级护理是指对患者的病情与个人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从而提出不同级别的护理方案。本文旨在研究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根据188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的不同进行分为三级的心理护理,经对比得出分级心理护理组患者的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得分较干预前下降更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得分较干预前下降更明显,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且睡眠质量得以明显改善。
因此,综上所述,对临床糖尿病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其应用效果及前景更佳。
[1] 仇立平.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在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606-1608.
[2] 强海婷.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分级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8):308-309.
[3] 卢慧芳.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的现况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07.
[4] 王大方,胡志红,吴文红,等.建立整形外科病房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224-1226.
[5] 申凌慧,胡海珍,赵鹏伟,等.胸外科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3-145.
[6] 吕海燕,马调玲,贺秀丽,等.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81-183.
[7] 白惠敏.分级心理护理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259-260.
[8] 代淑静,代建云.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44-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96
广西 533000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罗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