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2016-06-09成玲
成玲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成玲
目的 讨论研究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与差异性。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与观察。比较两种监测仪器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与意义。结果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所得冠心病检出率88.0%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72.0%(P<0.05)。常规心电图检测出房性早搏早发40例,室性早搏早发39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22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19例,短阵室上速8例,24 h动态心电图分别检测出55例,47例,49例,47例,49例,22例,且检测出各类冠心病心律失常例数均显著多于常规心电图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动态心电图对疾病诊断准确率更高并能有效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更好的指导治疗并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差异性
冠心病发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恶心、头晕等为主,部分严重患者可能直接导致死亡[1]。既往临床多使用常规心电图对疾病发展程度进行判断,该方式具有损伤小、检测速度快且价格便宜等优势。但由于部分已经发生冠脉狭窄患者仍能维持静息状态时正常的冠脉血流,较少发生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较难检测出异常因此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延误患者正常治疗。动态心电图相对常规心电图能够24小时内连续记录心电信号,检出率较高且出现时间与患者活动、症状相对应,对指导临床治疗更具有意义。本实验为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检测冠脉心律失常的差异与临床意义,特选取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 979年ISFC/WHO[2]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病史,其中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心绞痛患者55例。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9~65岁,平均(57.2±8.3)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进入检查时候取仰卧位并嘱其放松。使用12导联进行监测,纸速为25 mm/s并确保图像基线平稳,图象清晰。ST-T段改变判断标准为:T波<1/10 R波,ST段下移>0.05 mV。(2)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嘱患者检测前3天停止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24 h心电图工作站记录器对患者24 h心电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并使用计算机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人工判断并校正不准确的结果。同时,对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及生活日常认知情况进行记录。动态心电图改变标准[3]:(1)J点后0.08秒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超过0.1 mV;(2)ST段压低的时间超过1 min;(3)两次发作期间应有时间间隔,应在前次压低的ST段恢复到基线前后间隔超过1 min。判断心律失常应根据患者发作时的心率、心律、发生缓解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临床表现,室性早搏根据Lown分级,只有3级及以上才有临床意义[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检测出心肌缺血的患者例数;检查指标包括: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2 结果
2.1 使用不同方法冠心病检出率的比较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所得冠心病检出率为88.0%,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72.0%,24 h动态心电图所得冠心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见表1。
表1 使用不同方法冠心病检出率的比较(n)
2.2 不同方法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例数比较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出各类冠心病心律失常例数均显著多于常规心电图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心律失常检测结果例数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部分严重患者可能直接导致死亡。心电图作为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诊断手段,对判断疾病发展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其具有操作简易、重复性较高,患者无痛苦、检测时间短、价格便宜且对检测环境要求低等优势因此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但临床中存在部分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未受明显影响且无心肌缺血,若使用常规心电图则无法显示异常[6-8]。一般情况下只有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性梗死时,常规心电图才能检测出其冠脉狭窄情况,但此时病情已非常严重且不断恶化,治疗效果较差且患者预后不佳[9]。相比之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够在24~48小时内连续不断,多次记录检查者的心电信号,总次数可超过10万次并形成各个时间点的心电信号信息集合。对一过性心电信号发生的改变,尤其对诊断短暂性、阵发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灵敏性[10-11]。但不足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受检者周围环境要求较高且需长时间佩戴,若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本次实验中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冠心病阳性率为72.0%,在检测冠心病方面特异性一般。本次实验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对疾病检测阳性率高达88%且心律失常相关指标检出例数显著多于常规心电图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测时间较短,受时间限制检出率较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变化,从而收集的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因此,在监测时间和监测范围方面24小时动态心电图极大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有助于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2-13]。同时,动态心电图对疾病诊断准确率更高,能较好的指导临床并判断患者预后情况。对降低疾病误诊漏诊概率,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游梅.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J].求医问药,2013,11(12):152-153.
[2] 郑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1, 23(6):639-640.
[3] 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9):106.
[4] 庞志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外医疗,2009,28(13):1-3.
[5] 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6] 冯雅君.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7):64-65.
[7] 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8] 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91-192.
[9] 林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0):32-33.
[10] 张红梅,王学工,李艳玲.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92-2593.
[11] 鞠伟伟.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对比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8):113.
[12] 张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14-115.
[13] 王效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比较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3):154-1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26
内蒙古 010000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