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
2016-06-08石虎光
石虎光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大纲的提出,教育改革浪潮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高中物理教育作为农村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型,向高效课堂的构建迈进,将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就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方向,提出了几点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农村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课改背景;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重“牵引”轻“引导”,学生只能被动式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系统化知识,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姿态。鉴于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推进被动式的“牵引”教学向有效的引导式、开放式教学转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以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时,应脱离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禁锢,改变教学目标要求统一规划的现状,立足农村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班级内不同知识水平基础,,不能能力基础的学生,设计一个动态的、能够满足全体学生水平发展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所有所获、学有所乐。教学目标具体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①全体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接近教学目标;②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地与教师产生互动,与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在与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自己所在领域需要完成的共性目标。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
(一)情景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景教学”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是近十几年取得极具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创意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就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来看,教师还是在沿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主导思想,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呈现,一直以来都在接受教师机械化授予的知识。当然,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克服传统物理课堂教学弊端的途径有多样,但我却认为针对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结合本节所教内容,为学生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课伊始,趣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之中,学习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二)启发质疑,激活学生对知识的需要
由于认知障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高中生和物理之间总隔着一道鸿沟,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深入理解物理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尽可能地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提出质疑、思考、探究,认识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用》一课为例进行分析,该章节的内容覆盖面广,难度系数较大,纵横联系力学、电学知识。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阴极射线管中电子束直进和偏转的实验,再提出一级问题: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如何控制,有何规律?该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接着,教师再引以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如:自由落体、平抛等知识点,让学生归纳其中的特点及常用的物理处理手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类比思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该如何进行处理,让学生对:①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的规律②带电粒子做匀加速曲线(类平抛运动)的偏转距离、偏转角的公式进行思考。
(三)直观呈现,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模式,把学习建构在学生被动性、依赖性、客体性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正在逐步被销蚀,“物理枯燥”、“物理难学”的论调的学生群体中此起彼伏。一直以来,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沿袭“灌输式、讲解型”教学,在这种教学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由外在牵制力所带动的他控行为、被动行为,学生常常在“无我”状态下学习,极少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学生逐步出现兴趣淡化甚至厌学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把信息资源融合到物理教学中,从而扩宽学生的视野,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增强学生的认知。 譬如说:教师在讲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定理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教学技术,多维度、多层面、多方面地把事物的特点呈现出来,包括概念本质、定理应用等,用一种直观、逼真的形态展示出来,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四)联系生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实现物理与生活的融合,实质是让物理建构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把生活问题物理化和物理问题生活化,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它的理论知识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为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素材资源,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资源,以及挖掘家庭生活中的物理资源等,并把它们用于课堂,融入到物理学科知识的教学中。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进行生活与课堂的融合,相信通过把生活融入课堂、把生活素材融于知识,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强化问题解决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从事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应从多方面、多层面进行摸索和探究,从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卓邦燕.郭奕宏.新课程课堂纪律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11年Z1期
[2]郭宛平.物理新课程中多媒体的运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S2期
[3]刘平.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