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6-06-08祎莉娜
祎莉娜 郭 岩
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祎莉娜1,2郭岩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中国有关卫生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献,从卫生职业教育的模式、结构调整趋势、培养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对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就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解决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教育模式;结构调整;培养规模;专业设置
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191;2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北京 100044
职业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所颁发的是相应层次的学历文凭。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1]明确指出:“卫生职业教育是培养护理、药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才的教育”, 亦称职业技术教育。
卫生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也因此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1 研究目的
了解中国卫生职业教育培养规模、结构调整趋势、教育体系、专业设置、教育模式、师资状况等方面的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就解决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为2005~2014年。为了排除不相干的文献和检索的文献,采取了研究者与研究助手背靠背检索,分别以“职业教育”、“卫生职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考虑卫生人员的来源还有高等医学院校,检索范围增加了“医学教育”。根据在此基础上对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出近年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结构”“教育体系”“专业设置”“教育模式”“师资”等研究重点作为扩展的主题词,建立主题词框架,进行进一步检索与研究。
系统收集、回顾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相关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包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卫科教发[2001]212号)、《中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卫办科教发[2001]139号)、《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卫办科教发[2006]168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等。
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5~201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医药卫生类,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医药卫生类,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医学类,2012)》,以及《中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
3 结果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学教育大部分由中等卫生学校承担,医护和医技人员多毕业于中等卫生学校。九十年代中期,医学高等院校蓬勃兴起,中等卫生学校也开始出现专业上的变化,如医士(社区医学)专业停办,新兴专业出现(如营养学、康复治疗技术)。社会发展要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后,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培养了众多卫生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人才支撑与保障。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卫生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1教育模式
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模式主要为“校院合作”模式,主体是学校,主要合作对象是医院,大多是松散型合作[2]。沿用传统的卫生技术人才的学科型培养模式,理论知识优于见习实习,对于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卫生职业教育并不适合。在管理模式上计划和行政指令性强,教学内容定位、教学计划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脱节,职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严重偏离正轨[3],缺乏确保产学合作的相应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4],距离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学徒制培养模式还有相当差距。德国“双元制”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制度,培养复合型职业人才[5],对于我国建立市场导向和产教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医院的合作办学,对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成功实现了“医教结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厂校一体”的新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7]。 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医院参与卫生职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法规,建立政府主导,院校结合共同教育的卫生职业教育体系[2]。
3.2结构调整趋势
1998~2000年全国高、中等院校共为卫生系统输送了269万名医药专业毕业生,其中大专及以上占1/3,中专占2/3。2001年7月,卫生部和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中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调整医学教育总体规模,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压缩中等医学教育的方针”,“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2015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60%,研究生教育提高到12%,中等教育减少到28%[8]。
表1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医学教育规模的调整(%)
政策调控加之高校扩招和就业困难的影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校进行了较大调整,许多中专卫校或升格成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学院),或兼并、合并或撤销。浙江、青海、宁夏、西藏等省或自治区调整力度很大,将普通中等卫生学校全部进行了升格或关停并转。北京市的调整力度也较大,通过升格或关停并转后,原有27所普通中等卫生学校只剩4所。[9]
根据《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自2011年起超过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人数自2009年起超过了中等职业学校,(见图3)说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在卫生职业教育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强的骨干力量,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培养层次有所提高。
图1 200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招生、在校生及毕业人数
3.3培养规模
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阶段,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14年全国医学专业招生总数约为116.8万人(其中高等学校680 128人,中等职业学校488 066人),在校生总数约为388.5万人(其中高等学校2 419 365人,中等职业学校1 465 838人),医学专业毕业生总数约为104万人(其中高等学校588 724人,中等职业学校452 132人)。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是2005年的176%、2009年的136%;毕业人数是2005年的265%、2007年的144%,增长显著(见图1)。2014年普通中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是2005年的104%、2009年的77.6%;毕业人数是2005年的136.5%、2012年的84.7%,降幅明显(见图2)。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注:普通高等学校人数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大专生,含研究机构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不含成人本专科生。图2 200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在校生及毕业人数
注:中等职业学校人数包括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不包含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生。图3 2002~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招生、在校生及毕业人数
3.4专业设置
中国卫生职业教育大致可分为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和医学相关技术类四大类,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各级卫生职业教育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各级专业目录,结合医药市场岗位群的需求现状和发展前景预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经过校内可行性研究后,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确定。
目前执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医药卫生类,2010年)》,共28个专业方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医药卫生类,2015年)》,共8大类46个专业方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医学类,2012)》,共11大类26个专业方向。
从目录看,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范围较广,适应社会发展,但即使当地院校具备开设条件,仍需向行政审批部门提交申请,等待评估时间冗长,导致一些新兴岗位亟需人才却招不到专业对口的学生[10]。目前较流行的卫生职业教育中医学相关专业有10余种,各校开设的专业少则2~3个,多则超过10个,存在着办学规模较小、办学层次偏低、专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7]。近4年间,中专和高职两个层次招生数较高的专业均为口腔工艺技术、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等传统专业,三者合计占招生总数的75%强,而近年市场发展亟需的新专业如康复医学、医学美容、卫生信息、眼视光、生物技术、计划生育、针灸推拿等招生比例过小,合计不足招生总数的25%。
发达国家的医学相关专业设置多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专业设置灵活、实用、可塑性强。部分国家在全国规范专业名称后,由学校资助决定其专业设置,加大了专业开设的灵活性。
4 讨论与结论
近年来,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轨和改革调整时期[11]。
4.1学术关注度
利用中国知网,以题为“职业教育”进行搜索,相关文献自2000年的1 570篇至2015年的12 865篇,逐年增加,可见学术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持直线上升趋势。而以题为“卫生职业教育”进行搜索,2000年仅有5篇,虽然受关注度近年来有所上升,但即使是最多的2011年,也仅有202篇,到2015年回落至120篇。可见,学术界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关注度相当低。以题为“医学教育”进行搜索,相关文献自2000年的959篇至2015年的3 122篇,逐年增加,虽2011年和2013年有非常小幅的回落,但仍分别有2 928和2 755篇,可见学术界对医学教育的关注度持直线上升趋势。
4.2结构发展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健康需求不同,各地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在这样的体系内,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各地如果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4.3专业设置
卫生职业院校多为地方所属,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根据新型医学技术与设备发展带来的新专业需求的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行政计划性很强。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医学相关专业设置多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专业设置灵活、实用、可塑性强。卫生职业院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紧密结合实际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在医疗机构中所需要的如康复治疗、放射治疗技师、口腔技师、眼视光师、听力师等诸多技术人员在卫生职业教育培养中并未列入方案或仅有个别院校设有专业但培养数量甚少。
以康复治疗为例,自1995 年起,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完全进入老年型,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老龄化速度仍将加快,预计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老年人将超过4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和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根据北京市2013年卫生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仅有两所院校计划招收120名康复专业的学生(中职80名,高职40名)。这对于北京庞大的康复需求无疑杯水车薪。
应允许卫生职业教育院校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依据自身在地域、资源上的优势,定位职业培养目标,做好岗位分析和需求预测,根据岗位需要设置专业、组织课程、创办前瞻性特色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6部委下发《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这些政策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卫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开展试点进行探索,但由于政策壁垒,还未建立广泛的覆盖专业大类的贯通渠道[2]。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创新,加快中职、高职、本科的衔接,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医院参与卫生职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法规,建立政府主导,院校结合的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厂校合作,明确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责任和义务,推动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5 不足
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国内发表的卫生职业教育相关文献和资料,未对国外相关一手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未能在全面总结国际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针对适合中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发展的系统性建议。
文中一些推论如可做现场验证,不但可得到确凿的印证,还可能有进一步的发现,对解决现有问题探索更多的解决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Z]. (卫办科教发[2006]168号),2006:1.
[2]蒋立英,陈国忠.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47-50.
[3]赵才章.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理论和实践[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1(10):30-31.
[4]徐霁,张辉玲,杨文秀,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中外比较及对策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1):13-17.
[5]巫向前,陈修治. 德国卫生职业教育概览[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4):91-94.
[6]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 (教发[2014]6号),2014:14-23.
[7]张钢,王成,曹月桂. 加快推进上海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卫生资源,2013(6):409-411.
[8]卫生部,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 2001:3.
[9]王晓龙,张志刚.1997~2008年我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数量变化与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1,29(7):115-117.
[10]王红,范玉敏,刘军鹏,等.国内外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比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23-26.
[11]蔺淑芳,原英,王颖. 新形势下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23-25.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Health-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YI Li’na1,2GUO Yan1,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191, China, 2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ivision, Health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 China,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s about the research on 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training pattern, adjustment trend of education structure, education scale and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ity.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problem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rame for solutions.
[Key words]Health-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pattern,Structure Adjustment, Education scale,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1-0037-04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1.023
通讯作者:郭岩,E-mail:guoyan@b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