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16-06-08印为武

关键词:误诊率符合率准确率

印为武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泰兴 225411)

16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印为武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泰兴 225411)

目的 研究16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5例,CT组采用16层CT进行检查,X线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结果 CT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T组的误诊率低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16层CT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临床符合率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16层CT技术;急腹症;应用价值

急腹症指的是一种急性的病理变化,泛指患者的腹腔、盆腔以及腹膜后的组织和脏器发生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部疼痛的局部和全身的症状。急腹症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加速病情[1]。因此,尽早对急腹症患者的病因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断,同时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就16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5例。其中,CT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4~66岁,平均(44.3±5.4)岁。X线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3~65岁,平均(43.2±4.6)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具有严重的腹部疼痛等症状。排除标准:排除具有其他相关性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CT组采用16层CT进行检查,操作仪器,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130 kV,螺距0.984,取患者的仰卧位,扫描范围按照患者的第3腰椎椎体下缘至耻骨联合平面顺序,层厚为5 mm,间距为5 mm,平扫,后逐渐的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的肘静脉利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注射剂量是70 mL,注射速率每秒3.0 mL,扫描时动脉期延迟30 s,静脉期延迟50~60 s。扫描结束后将所有的图像自动传至ADW 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处理,观察患者的病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2]。

X线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采用X线平片技术进行检查,采用GE数字诊断X射线机X线平片技术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扫描,取患者卧位,对患者进行摄片,摄片完成后由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分析[3]。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病变类型有梗阻性病变、炎性病变、出血性病变以及缺血性病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

CT组诊断出阳性患者有43例,诊断准确率95.56%,误诊2例,误诊率是4.44%;X线组诊断出阳性患者有40例,诊断准确率88.89%,误诊5例,误诊率是12.5%。与X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

采用16层CT检查后,CT组诊断出阳性患者有43例,对43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 [n(%)]

3 讨 论

急腹症患者的发病急、病情较为严重、病情的发展速度较快,决定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给予准确、快速、有效的手段,诊断结果的准确水平决定者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若急腹症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的疼痛,且持续。采用临床症状及其触诊不能够判断患者的具体的病变部位,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影像学技术,对诊断和治疗急腹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4]。

临床上对急腹症诊断具有较多的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X线透射、超声、CT以及MRI等,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具有不同的针对性,MRI技术可有效的诊断肠梗阻患者,超声和CT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急腹症的检查,但超声检查时患者容易被气体干扰,尤其是对于急腹症患者,剧烈疼痛对检查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检查的过程中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压,蜷缩,使患者腹内的气体逐渐的流动,对超声的检查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以及灵敏度较高等优点,该项检查的检查结果的准确度高。采用16排CT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的检查图像,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开展清晰而准确的判断,患者不会受到腹内肠道中气体的影响,尤其是对急腹症中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以及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可作出准确有效的诊断。另外,CT可检查出患者的胆囊壁的增厚,胆囊的异常情况,周围的积液情况,对于阑尾炎患者的检查,阑尾炎脓肿和周围炎症可清晰的查出,通过扫描多个平面进行重建和分析,对肠管的萎缩、肿胀等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在诊断肠梗阻的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另外,CT检查用时短,可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依据。本次研究中,CT组采用6层CT技术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5.56%,误诊率是4.44%,X线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88.89%,误诊率是12.5%。两组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T组采用6层CT技术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在对患者进行疾病分类的同时对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研究,CT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是95.34%。与安崇宁[5]研等研究中的结果一致。

结合上述研究,采用16层CT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临床符合率高,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1] 张爱英,赵素平.腹部16排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6):3698-3699.

[2] 罗 钧,许林森,江高贵,等.多层螺旋CT扫描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中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药,2016,37(13):59-61,65.

[3] 杨智美.多层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中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145.

[4] 刘 斯,陈旭岩,印建中,等.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附67例报告)[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3):216-220.

[5] 安崇宁.螺旋CT在常见急腹症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82-8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656.1

B

ISSN.2095-6681.2016.32.102.02

猜你喜欢

误诊率符合率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