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类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6-06-07艾雨兵张颖张世波范鲁宁
艾雨兵++张颖++张世波++范鲁宁
摘 要:为了解卫生类高职院校微课资源的建设现状,并探索有效的发展对策,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部分卫生类高职院校开展微课建设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卫生类高职院校微课建设存在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建设;微课制作水平低,质量差;微课内容重形式,轻设计;微课资源重建设,轻评价;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内容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平台建设,加强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培训,开发优质资源;注重教学设计,回归教学本质;重视应用效果,突出建设效益;共建校企资源,服务多类人群等对策。
关键词:微课建设;微课平台;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08-03
一、引言
随着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国外在线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出现,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触发了全球教育工作者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探索。2011 年“微课”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微课就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随着课堂创新教学的日益改革,微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微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各省市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组织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所在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展了一系列以微课课堂创新改革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微课教学模式之所以在卫生类高职院校引发高度关注与重视,是因为该模式的创新对提升卫生类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改进现有卫生类高职院校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不足极具意义。微课至今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如何将这一形式的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应用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值得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二、卫生类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浙江省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以及对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部分卫生类高职院校开展微课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卫生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参与微课建设,出台许多相关的政策支持教师开展课堂创新,微课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有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已成为共识。但在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建设微课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数的卫生类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微课平台,教师们自己建好的微课,主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存储在私有云盘上。多数高校都鼓励教师开发微课,用于教学。教师建设微课多是出于自发的,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探索。许多教师建设的微课主要用于参加比赛,所建课程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科体系内容不完整,而且缺乏分享的平台,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建好的微课利用率低。
2.微课制作水平低,质量差
调查发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微课资源在教学中有其特有的优势,教师们投入微课建设的积极性高,但多数教师表示微课制作门槛高,缺乏制作微课的相关技术,难以独立建设微课,在建设微课时需要寻求技术支持。部分院校设有独立的教育技术中心,但难以满足全校教师制作微课的需求。当前,微课制作一般通过录屏和拍摄完成,并在后期进行编辑。要制作画面精美,内容呈现丰富的微课,需要掌握视频编辑技术,学会镜头切换,添加字幕,特效和动画处理等。这对于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多数教师制作的微课,由于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微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3.微课内容重形式,轻设计
从调查结果看,微课内容虽然建设多样化,覆盖面广,不仅有专业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思政课程,还有体育课程等,但是微课整体质量较差。许多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千差万别,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形式单一,特别是微课比赛网站上的参赛作品,主要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就是传统课程的搬家,只不过是时间缩短了,没有突出教学设计,微课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无法成为学生系统学习的资源。微课作品形式上不够鲜活,样式还不够多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真正将微课应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贯彻和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高质量微课资源建设还有待提高。
4.微课资源重建设,轻评价
在微课建设浪潮中,院校普遍存在突出建设,轻评价的现象。不少教师对微课建设与应用的目的还不够清晰明确,动机也各不相同,部分教师是以参赛为目的,而不是以应用为目的,导致不少微课作品在应用上普遍较弱,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普遍乏力。类似以往的精品课程建设,许多院校在微课建设中投入大量的教学改革经费,教师申报积极,也建设了一批微课,但基本没有后续的应用和评价考核。建好的微课资源基本没有更新,不能满足知识更新的要求,难以形成动态的优质微课资源库,应用上普遍较弱,严重影响了微课建设的效益。卫生类高职院校以应用为目的的微课资源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内容滞后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卫生类高职院校建设的微课内容覆盖面广,但突出卫生类高职特色微课明显偏少。卫生健康领域中比如护理、康复、医学美容等专业有许多实操类课程,比较适合制作微课,供学生自学或作为技能强化的参考资源,但许多专业老师不具备微课开发的技术,投入开发课程较少,结果令人遗憾。另一方面,由于微课开发主要依赖高职院校教师,缺少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内容滞后,与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机制有待完善,高水平的微课有待深度整合。
三、发展对策研究
1.完善平台建设,加强资源共享
健全的微课平台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强有力保障。国内外当前技术运行较成熟的微课平台主要有:高校自建微课共享平台、省市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国家层面建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以及可汗学院、网易云课堂等第三方建设的微课平台。
总结国内外微课建设经验,运行良好的微课平台,除了满足教师上传、发布、更新、修改微课外,还要从学习者角度来设计开发,可以监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形成虚拟社区,加强圈子互动,微课平台既要方便教师教,也要方便学生学,同时平台也作为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
其次,平台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其共享属性,只有平台上有足够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让更多师生主动参与互动,才会形成平台的优势和生命力,保证平台的健康稳定运行。
因此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结合已有的各平台的优劣势,选择自建或者购买相关的微课平台,并组织教师积极在平台上共享微课资源。构建跨时空集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形成支持人人、处处、时时的自主学习平台。
2.加强技术培训,开发优质资源
在当前提倡信息化融入教学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具备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能力,定期开展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培训迫在眉睫。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教师的迫切需求和课程项目需要,开展细分的信息化技能培训,边做边学,切实快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让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微课的开发和制作,具备独立完成微课设计的能力,使微课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当然提升教师微课制作水平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让教育技术人员参与到微课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共同合力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
3.注重教学设计,回归教学本质
“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微课制作已从最开始的注重技术表现,镜头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逐步过渡到注重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来。在设计和开发微课前,教师要先做好课程教学设计,然后再完成微课的制作。一线教师应该是微课建设的主体,不能像以往把微课制作全盘外包给视频制作公司,这类企业一般缺乏懂教学设计的制作人员,他们一般只会把微课拍摄和剪辑做得比较专业,但是整体效果更像传统课堂教学的录像,与优质微课还有较大的差距。教师要对所教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哪些内容适合做成微课,然后把课程内容碎片化,同时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仅可以满足辅教的需要,还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求。
随着对微课认识越来越深刻和理性,微课开发制作门槛不断降低和教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微课的设计制作将由技术和形式逐步回归内容的建设,注重教学设计和创意,回归教学本质。
4.重视应用效果,突出建设效益
和以往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类似,许多高校在微课建设过程也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拥有,轻共享”。建设后内容更新不及时,推广普及不到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巨大的浪费。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鼓励教师教学创新,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让微课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好微课平台,在课前通过平台给学生布置任务,课中对学习任务中的难点进行讨论和分析,课后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测和反馈,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微课资源也只有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改进优化、丰富和完善,实现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通过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指标来考核微课实施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微课的应用效果,防止再出现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切实提高微课建设效益。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保证微课资源的动态更新,并且加强共建共享,做到真正惠及广大师生。
5.共建校企资源,服务多类人群
整合校企优质资源,提升专业教学效果。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重视校企合作,才能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弄清每个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通过深化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关系,促进校企深入合作,获取大量企业案例、典型项目、培训资料等。同时注重校校合作,学校的参与面广,把每个学校最优质的教学成果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多方合力才能开发最符合人才培养实际的微课资源,形成一批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源。
认真做好优质微课资源的推广,不仅可以满足高职院校师生,还能满足企业员工,社会学习者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四、结论与展望
在“互联网+” 和大数据时代下的卫生类高职教育需适应当前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的新特征。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必然促使卫生类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为传统的课堂教育注入新活力,微课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
卫生类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进微课建设中,要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加强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培训,开发优质资源;注重教学设计,回归教学本质;重视应用效果,突出建设效益;共建校企资源,服务多类人群。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建微课资源优势,做好整合、融通,使优质微课资源更好地应用并推广至各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微课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EB/OL].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news/pdf_0011.html.
[3]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王冠.特殊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5):108-109.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