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制度优化研究
2016-06-07何强
何 强
(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23)
我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制度优化研究
何 强
(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23)
以边陲经济、新熊彼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问题。认为:发展体育科技产业是对传统体育产业的改造升级,是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为弥补后发劣势,应尽快制定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加强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和创新体育经纪人制度;而为提高体育科技产品的内容质量、破除制度约束,应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产业化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找到一条适宜的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路径。
全球化;体育科技产业;制度创新;产业政策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脉动不断整合,同时也受到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并与之同步演化。体育产业是国际互动较为频繁的一个业态门类,尤其在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各地掀起新的一轮体育产业热,其进入了战略机遇期。近年来,体育科技产业日渐兴起并成为体育产业中极具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科技产业是传统体育产业与现代科技产业融合的产物。迎合当前的发展态势,科技企业纷纷进入体育产业,在赛事IP整合,开发新形态媒体产品,以及全方位版权保护等方面抢占市场。然而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单纯只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涉及到国家体育产业、科技产业体制和政策的影响。鉴于此,研究我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体育科技产业的概念辨析
1.1 体育科技产业的内涵
体育科技产业并不是全新的产业门类。如图1所示,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经济要素、体育内容和科技创新三方面的发展。体育科技产业是在经济场域里体育与科技的互动,由以往的分离变为合作,再到融合并重新分界。
体育产业虽然门类繁多,从体育内容的本质讲,传统的体育产业主要围绕体育运动项目展开,围绕“亲身参与体育运动”和“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两个领域增长和延伸的,体育活动和赛事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传统的体育产业发展中融合了科技,就会形成新的产业内容,改变体育产业的竞争形态、产业链结构。因此,体育科技产业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它是以体育科技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和创意为手段,通过内容与手段的相融、互动,升级改造传统体育产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的特色产业。
图1 体育科技产业的互动融合逻辑
就体育科技产业的特征而言,体育内容是灵魂,科技手段是支撑。产业化过程的本质是体育产业的高科技化和高科技产业对体育产业的介入。一方面传统的体育产业在开发体育内容、体育产品的过程中,更多地注入科技研发和运用;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在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关注体育内容的展现与提升,进而使体育和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也可以说,这一过程就是体育与科技的裂变、统一和升华。科技不能喧宾夺主,体育也不能拒绝科技,二者需要一种动态的平衡。
1.2 体育科技产业业态谱系
全球体育产业近年来的表现,呈现出两种反差很大的态势。一方面,传统的体育用品和健身服务同质化发展,导致大面积的企业亏损。另一方面,部分体育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赛事IP+资本+科技”的新经济体,有了超乎常态的发展。如图2所示,在体育科技产业的谱系中:1)在线体育培训、在线体育博彩是体育为主的产业形态,借助传统的科技,特别是传统互联网科技进行的在线体育内容传播,对体育内容的再加工有限。2)体育软件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育电子商务、智能体育装备是科技为主型的业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多为科技公司,他们将高科技渗入到体育中作为辅助性的管理工具即平台,对体育内容的创意加工有限。3)体育内容创意产业,则主要是高新技术与体育共同主导的产业形态,由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甚至虚拟技术的介入,体育内容有了新的内涵和呈现方式,也产生了新的体育参与和观赏体验,体育内容创意产业是体育科技产业业态谱系中的核心产业。
图2 体育科技产业业态谱系
2 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体育科技后发的机遇与威胁
任何一个门类的产业发展历程都是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断升级的过程。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需求都存在极限,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时,产业增长速度就会随着市场需求下降。从产业经济学原理来看,此时如果能够加入科技元素,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就能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重新培养产业需求的“饥饿点”,产业增长就会继续。反之,产业将面临停滞的风险[1]。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为了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增加附加值,培育需求“饥饿点”,科技成为重点方向[2]。
华勒斯坦曾经将世界体系内的国家区分“核心”“边陲”和“半边陲”三个部分[3]。若一个国家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处于经济体系边陲,将不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进入21世纪,围绕着运动训练仿真技术、训练跟踪和大数据开发、赛事转播技术的升级、健康风险与运动康复管理、健身服务系统与应用等领域,体育科技公司(如StatS-ports、Kitman labs、Kinduct等)开始将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传统的竞赛表演、健身娱乐、赛事转播和体育用品制造等行业。从当前世界的科技创新格局来看,美国仍然拥有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相比之下,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具备市场广阔以及劳动力性价比(素质能力/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的优势。但这意味着当发达国家出现了以科技创新盈利的体育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时,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的体育产业在全球格局中将不得不面对处于边缘地位的困境,扮演“追逐者”的角色[4]。
现代科技不仅更新速度快,而且科技的趋同性也更加明显,直接的后果就是产业技术融合,如此一来,原来的产业边界正变得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产业的重叠性不断加深[5]。从表1中的体育产业新兴项目特点看,越来越多的巨头科技公司开始参与到体育产业中,体育产业衍生出很多“边缘行业”,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体育科技产业更有可能也更应注重完整产业链的打造,而不是像以往体育用品制造业那样,安于一隅做低端的“代工”。然而实践中,中国体育科技产业的后发劣势也是无法回避的。“十三五”期间是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目标必然是为了成为体育产业“核心国家”,因此创新的源头、企业的孵化、政策的加速和完整产业链的搭建是必不可少的。但中国的企业多数都以平台的方式去引进、消化体育科技项目,寻找科技对接路径和产业价值链,创新的源头仍然有限,所以国内企业的发展姿态主要还是被动转移。中国体育科技产业虽不像传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那样处于体育产业的“边陲”地位,但由于创新源头的后发劣势,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在当下只能处于“半边陲”的位置。
表1 中国体育科技产业代表性企业及产业内容
2.2 中国资本对优质体育IP掌控力不足
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体育体系中核心的、高品质的体育内容。对体育内容知识产权(即通常所说的体育IP)的实际控制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科技产业有多大的规模增长力和领域拓展力。我国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不得不面对自身对高端体育IP掌控力不足的挑战。
1)短期内,中国资本对国际体育IP表现出强烈的收购意愿,但转换成体育科技产业内容的效果有待检验。从2015年起,中国诸多行业的资本力量介入体育IP的争夺。其中也多有涉及国际体育IP的案例,如苏宁收购国际米兰、华人文化认购曼城股份、阿里体育冠名世俱杯,以及万达收购“铁人三项”IP……中国资本以不同形式和渠道进入体育产业领域的IP争夺。不可否认,资本是具有市场“嗅觉”的,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大面积的体育IP收购案是受到本土体育产业热潮和国外体育IP经营出现瓶颈的双重作用,是符合市场供需关系的行为选择。
但短期内围绕国际体育IP的创意生产、信息服务或数据服务等经营行为,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体育是文化内容,是需要长期积淀的。铁人三项、国际米兰、AC米兰等体育IP之所以打动消费者和投资商,是因为其特有的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积淀的越多,承载的历史和内容就越多,价值就越大。从短期看,中国资本并购国际体育IP仍然局限在利用其无形资产提升传统体育营销(赞助、广告)的效果,实际的体育内容话语权并不在中国资本手中。
2)长期看中国资本对优质体育IP的实际掌控力面临巨大挑战。欧美国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体育的制高点,拥有比中国更加成熟的体育市场[6],而这恰恰关乎全球体育的权力结构。体育产业的核心价值、体育的权力根基在于“制定游戏规则”。无论是赛事的打造、核心版权的出售、体育明星的包装,都是体育组织为了提高“身价”的策略,对规则制定的掌控力才是项目推广和获取利益的核心资本。
探讨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体育产业升级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7]。这一轮资本对体育IP的收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已经意识到体育产业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更加切中体育产业的核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体育IP实际的话语权并不在中国资本手中。而与中资收购国际体育IP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本土体育IP的增值困境。社会关注度低,加之缺少足够的资本力量作为后盾,使得我国本土的体育IP还处在待开发的初级阶段。即便中超等国内优质体育IP,在万达、体奥动力等强势资本进入后,如何把握其发展方向,也是巨大的挑战。体育IP作为产权,其价值应由市场判断。但“资本是万能的也是罪恶的”。在没有足够的历史积累的情况下,本土体育IP如何不被资本左右,回到体育内容本身,或者说,资本如何克制短期谋利冲动,回到本土运动项目的拓展和文化积累上来,保持该运动项目向前发展的一贯性是巨大的挑战。此外,一些尚未完全开发的优质体育IP(如中国女排、乒乓球等)也要顺应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变化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3 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
3.1 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世纪中期以来,学界对“科技创新”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即新熊彼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新熊彼特主义”相对注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激励和秩序[8]。而“新自由主义”秉承了自由经营思想,反对科技创新方面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支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健全科研平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论述[10]。从这些政策论述来看,国家层面已经对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总体框架,强调政府主导,鼓励民间参与研究开发体育科技产业的关键技术。这个政策论述表明,体育科技产业政策已经具备了新熊彼特发展模式的雏形。但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关键的制度约束也限制体育科技的创新和产业发展。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投融资困境。大企业一直在为发达国家的体育科技企业提供上游原材料,或利用资本收购国外成熟项目,实际上相当于为其提供资本支持,也就是说,大企业集中精力收购和扩张,创新动力不足。而本土具有原创性的体育科技公司主要是一些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金瓶颈十分严重,无法做大,也就不可能控制整个产业链的下游,特别是广大的终端市场。也就是说,企业较多都是巧妙地借助国际合作策略来达成的,企业行为倾向于新自由主义模式,依赖资本市场,过多地引进、消化国外体育科技项目,创新源头有限。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和思路,用来维持作为体育科技产业“半边陲”地位可以,但如果用来造就世界体育科技产业前沿重镇,就显得相当不足。
2)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有所强化,但是专利质量不高,专利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法律保护力度有限,再加上体育科技产学研一体尚未成型,制约了体育科技产业的生产力转换。体育科技产业受到体育科技企业的限制,没有规模数量的体育科技企业,体育科技产业就是虚构的产业,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体育科技成果直接指向个体消费者的并不多,体育科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应该是体育企业,再有体育企业应用这些成果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也就意味着,当中国的体育企业还不能适应体育科技或还不会使用体育科技的时候,中国的体育科技市场就不可能做大。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遵循“新熊彼特主义”,强调制度创新的激励和秩序。
3.2 优化制度安排、提升体育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
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政策表述来看,国家层面已经对体育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总体框架。但由于缺少针对核心问题,如投融资、知识产权和产学研一体的具体制度安排,使得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始终缺少足够的创新动力,而着眼于资本并购和市场扩张。因此,当务之急是优化制度安排。
3.2.1 政府引导、建设载体、激活市场,应对体育科技产业的国际挑战 1)制定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体育科技产业的定位应该是空间集中、行业集聚的特色产业门类。不同地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人才集聚条件、经济现状和历史传统,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科技产业形态。在发展体育科技产业时,空间区域、基础设施、规模企业和人力资源是通常的基本要素。但是,作为知识集聚和人才集聚的产业,高质量的人才资本和自主知识产权才是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并且,健全的管理制度、专业的配套服务和优惠的发展政策也是关键的保障体系。依据我国目前情况,政府在体育科技产业的规划、建设、引导等方面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还要考虑的是,如果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经济环境不佳,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体育产业本身也欠发达,其发展体育科技产业的成本必将大大提高,体育科技企业是很难进驻或孵化培育起来的。
2)加强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体育科技产业园区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抓手,引导体育科技成果和资本向园区集聚,围绕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和产品服务,打破产学研孤立的现状,整合创新要素,才有可能发挥体育科技产业的扩散能力。从类型上看,目前应该主要围绕运动健康管理和体育创意产生和传播两大主题打造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园区。
3)完善和创新体育经纪人制度。首先,体育经纪人扮演着挖掘体育内容IP的重要的“桥梁”角色,对于增强市场活力和保障市场的规范有序举足轻重;其次,体育经纪人的功能不能仅限于运动员、赛事的代理,应该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推出体育科技经纪人制度,倘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科技经纪人,既懂得知识产权保护,又了解体育市场融资渠道,既对国家发展体育科技产业的顶层设计有所把握,又能协助将体育科技成果利润最大化,那么将大大提高中国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3.2.2 实体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应对体育科技产业IP创意生产的挑战 1)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释放本土体育内容IP的市场活力。体育科技产业的核心是体育内容的创意生产,没有本土优质的体育内容IP,再先进的高新技术也“无从下手”,所以应加快推进体育协会成员身份的主体化、经费的独立实体化、运动项目组织与竞赛管理一体化建设。
体育社团实体化运作,并非一句简单的“政事分开”就能涵盖。政事分开,首先要明确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为和不可为之事”。从改革的大方向看,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重点要从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着手。市场监管是指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体育社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保证体育社团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对那些“挂靠”的、社会不需要的、非法的体育社团予以清理。公共服务则指一方面要完善体育社团专职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通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推动向体育社团的职能转移。体育IP的核心,一是专业培训,二是体育竞赛,都是非常适合体育社团行使的职能。政府不应该陷入到这类大量社会事务工作中,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安排合理的财政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体育社团发展壮大,承担体育IP推广和增值工作,可以最大限度释放本土优质体育IP的活力,为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共同主导奠定基础。
2)深化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制度创新。有了优质的体育IP,如何将其与体育科技成果融合,并走向产业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政策制度角度看,产业化服务平台更加符合当前体育科技产业发展要求。现阶段,我国体育科技成果创新的主要载体仍然是高校和体育系统内的科研机构,产学研一体的服务平台还有一些观念和模式上的限制因素。因此,政府有必要以“中间人”的身份介入,建立科研转化保障机制,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主体积极性。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市场需求和社会服务的导向分配科研课题经费,鼓励横向课题的合作。同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团队面向市场,研究社会需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回报率。此外,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几方主体之间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按市场规律和法律契约行事,建立体育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仲裁制度,为产业化运作解除后顾之忧。
3)转变中国传统体育企业商业模式,破解投融资困境。严格意义上说,对于处在商业领域的企业而言,新科技并不存在,关键是新的想法。中国发展体育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应该是目前中国已经有足够大的市场,所以应该鼓励高科技和体育产业结合起来转型,利用科技转变中国传统体育企业的商业模式。这样,传统的体育企业就有可能控制下游,把产品卖给更多终端的国内外消费者。而要转变中国传统体育企业商业模式,就必须先为其破解投融资困境。首先,政府自身不能充当经营者的角色,不能参与市场竞争。政府部门要做的是针对垄断和公平交易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安排,作为体育科技企业投融资和长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明确体育科技企业经营范围,建立体育科技企业信息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其次,金融机构要以平台的角色介入,尽可能争取政策,放宽对体育科技企业的融资限制。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爱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王子安.走近6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精英:货币预言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王买,梁金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PEST-SWOT分析[C]. 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发展论坛,2013-05-31.
[5]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等.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C].2011:69.
[6]姜同仁,夏茂森.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势预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5):47-55.
[7]任海.论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5(11):13-18.
[8]曹希敬,胡维佳.熊彼特及其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创新—经济周期研究的述评[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20-24.
[9]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5):4-18.
[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R].2014-10-02.
责任编辑:刘红霞
Challenges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HE Qiang
(P.E.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Taking the theory of border economy,neo-schumpeterianism and neo-liberalism as the analysis tool,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After entering the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technology and creativity as means to upgrad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industry improve the 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s industry.In face of the challenge,the national framework has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The priority should be the special plan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in China,accelerate the sports community entity,strengthen the Chinese sports technology industry zone construction,improve and innovate the sports broker system,and ultimately through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ind a suitabl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technology industry.
globalization;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industrial policy
G80-052
A
1004-0560(2016)05-0040-05
2016-08-11;
2016-09-1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常态下江苏体育产业的投资拉动经济弹性及发展对策研究(16TYB002)。
何 强(1979—),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