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研究

2017-03-17郑芬芳

科技与创新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技产业成果转化创新能力

郑芬芳

摘 要:分析了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3.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对深圳、珠三角乃至全省的定位和要求,为广东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 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二,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从2013年的2.32%提高到2015年的2.47%,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2015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大幅提高,总额达到57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规模从全国第三位跃居首位;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达138 878项和15 190项,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

1.1 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环境不断完善

近年来,广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并于2016年再次修订,启动《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重大法规的立法工作,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法制化建设进程。在国内率先颁布具有突破性的地方性创新驱动发展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粤发〔2014〕12号),陆续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2015〕1号)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驱动创新的政策,其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等政策措施均属于国内首创。

1.2 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

建立分类资助的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面向基础性、公益性科研项目,采用无偿资助为主的投入方式。对市场主体和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类项目,首次引入普惠性政策等新的资助方式,例如“先实施后拨款”后补助机制、科技创新券、企业研发准备金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补助等普惠性政策。出台《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细则》,设立3年60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入库或出库的高新技术企业最低奖30万元、最高奖补300万元。

1.3 全面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5-11,广东成功获批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04,省政府印发实施《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建设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其他7个地市为支撑的“1+1+7”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发展格局,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中心。率先落实国家和省科技创新政策,重点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研人员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1.4 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至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 105家,同比增长19.56%,增速全国第一,总量全国第二。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孵化器用地政策、孵化器财政补助制度、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等系列优惠政策,至2015年全省拥有孵化器达到399家,其中国家级达到4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 348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产值1.5万家。

1.5 创新载体建设效果显著

大力推动高新区发展,至2015年全省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1家、省级高新区达到12家,实现21个地市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2.66万亿元。推进专业镇特色专业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一校一镇”“一所一镇”“科技特派團”等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至2015年全省建成专业镇达到399个,涌现出中山小榄、中山古镇、东莞大朗、东莞横沥等一批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专业镇典型代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27%.

1.6 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广东积极推进国家大科学中心建设,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室(二期)等大科学工程进展顺利,国家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户广东。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全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参建高校新增国家级人才200余人,新增研究生基地56个,共有44个学科入围全球前1%,另有4个学科入围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跃居全国第三。

1.7 跨区域创新资源有效汇聚

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行动计划》和《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专项实施方案》,做大做强珠三角创新核心区,强化珠三角地区在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接帮扶和辐射带动,重点推动一批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促进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大地区共同发展。深入实施“粤港创新走廊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南沙、前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着力构建粤港澳创新圈和粤港创新走廊。深化新一轮泛珠合作,加强产业协作,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共同培育先进的产业集群。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端创新资源仍比较缺乏

广东仍存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能力不强问题,广东R&D人员规模全国首位,但具有硕博士学历的R&D人员比北京少2/5,比江苏少1/5;高端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全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仅为北京的1/4、江苏的2/3;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3个,仅为北京的1/3、山东的3/5.

2.2 产业自有核心技术仍然不足

广东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全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关键技术和零部件90%以上仍依赖进口,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80%以上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

2.3 创新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人才流动、成果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政策束缚,不利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新一体化进展不够理想,创新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尚未健全,激励创新政策普惠面亟需拓宽,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需要继续创新和丰富,政策落实覆盖面仍有扩大空间等。

3 推进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

3.1 双轮驱动

通过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創新改革试验的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面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全面落实《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在引进境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企业研发设备进口税收优惠、境外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创新型企业、开展专利保险试点等领域,制订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进一步增强自创区和自贸区联动发展的“双区”叠加效应。②推进实施《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改革创新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就业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投贷联动试点等领域争取获得国家授权,实施一批改革事项。

3.2 深度融合

全力推动科技、金融和产业深度融合,作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途径。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和创新工场等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创业”新模式。突出扶优扶强,对研发、孵化和服务业绩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推进地市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奖补政策,落实国家和省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人才、财政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发展壮大创业投资,鼓励银行在高新区、专业镇和孵化器建立科技支行等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实施投贷联动试点,设立科技股权质押收购基金,支持银行开展科技股权质押贷款业务。

3.3 强化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

强化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作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

继续实施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广泛开展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在颠覆性前沿技术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产品,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超千亿的新兴产业。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在粤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大科学工程建设,启动建设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继续支持省科学院建设发展,加快建设海洋装备、航空、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启动建设省科学院孵化器,打造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枢纽型高端平台。

3.4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关键环节。

加快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制订重大科技成果信息采集与服务规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征集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支持。鼓励珠三角有条件的地市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培育发展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加快引进省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来粤产业化。深入推进粤港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引进香港科学园、应用科技研究院、高校等机构的先进科技成果并实施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富贵,李妃养.广东近年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分析及完善建议[J].经济师,2016(7).

[2]南方日报.我省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N].广东科技报,2015-01-30.

[3]南方日报.2025年粤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N].南方日报,2015-07-28.

[4]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科技产业成果转化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
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