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6-06-06杨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新常态创新创业

杨芬

[摘要]2014年底,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作为农林类财经院校,要积极围绕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变化进行调整。积极把握新形势,主动转变旧有观念,客观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才能收获满意的工作结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29-03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全社会蓬勃开展,这是富民之路、强国之举,是催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高校教育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在于教育,关键在于人才。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应该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管理者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行动,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生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作为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十三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尝试从改革教学、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健全创新创业服务等多方面,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为主要抓手,培育青年学生的创造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清碍搭台,鼓励更多青年学生走进创新创业之门。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革新和发展

(一)新常态的概念提出和核心理念

习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是由国家层面指出,未来的一段时间经济发展将不同于以往的状态,由高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向低成本、可持续、高效率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结构性的调整就意味着经济运行将更加趋于合理,经济结构将不断改善,经济质量将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得更加平稳。概括而言“结构优化、速度变化、动力转化”,其核心就是“调结构促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设想,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大学生升学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成为一种新常态。

(二)新常态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革新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压缩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空间。各个高校之间开展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之外,也将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竞争。农林类和经济类院校的就业市场将会受到新的冲击,就业格局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办农林类和经济类专业的院校分别为46所和134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就业的同向化。人才相对饱和,各高校在争取农林类和经济类企业的招聘行程和招聘计划上不得不各显神通,但求企业可以多吸纳几名毕业生。这样的就业尴尬和就业窘迫,倒逼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深度发展。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跟着调整,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会传到毕业生求职这个问题上来,这对毕业生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引领下,将会有一大批新的中小型企业诞生,这些企业在初创阶段,实力虽然不强,却更适合大学生就业。作为农林类毕业生较多的专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中要关注到,很多基层的就业岗位也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二、努力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上寻求新突破

(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院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它培养的是未来的企业家和各个行业领袖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学院优化专业结构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起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学院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完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到教学方面,提倡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由于目前创新创业缺乏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而创业的过程是变革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参加创新创业的学生需要制定全新的课程培养方案。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面向就业市场,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学生也要转变思想,扭转就业观念,适应经济发展新需求,尝试和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

对于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专业选修,并设计专业学位课程,比方可以设立:互联网金融创业本科生辅修专业、数据创业学、护理创业学、工程创业学等交叉创新课程,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的进修之后还可以获得专业学位。学院通过课程设计与平台建设共同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项目的铸造。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着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即便毕业没有走向创业之路,也带着朝气蓬勃的向上力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强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进一步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学院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实验班和创新学院,为系统化培养人才做有益尝试;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开发、开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并纳入到学分管理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学科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也必将成为新常态下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走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是农林类和经济类为主的专业型本科院校,知识的交叉融合应该成为学院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因为知识交叉或将会是新知识产生的土壤。除了实施跨学科发展,体现农林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创新教学也要成为新常态下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常规模式。我们在探索发展的路上提出产学合作基本方针,逐步明确产学合作作为本校知识生产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三、努力在创新创业实训上开辟新途径

(一)加快构建大学生创客空间

认定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低成本的示范性大学生众创空间;逐步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让大学生在校园内就培养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要素,是企业组织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内在基因,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在学院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养创客文化,引导大学生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创业活动。鼓励人们在创客空间中形成项目,将制作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想法变成产品变得更加容易。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大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走出校门之后用自己所学和所得带动创新创业,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丰富企业文化和促进经济繁荣。

创业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在大学阶段是最重要的任务;企业家精神应贯穿于人的整个教育生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尝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企业家品格、提升创业能力,同时寻求差距、发现自身不足,并对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作出判断。因此,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除了将一般的课程、讲座等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加强调通过实习、竞赛等实践途径,培养学生挑战新事物的精神以及从事创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广泛的社会意识。

(二)积极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

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和办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尝试开设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风险论坛,征集并选拔优秀创业计划;组织实施支持学生创业的教育项目,朝向面向大学生普及的方向发展;通过系统培训、大赛实操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培养企业家精神。积极邀请企业家们支持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平台、资金项目支持,成为青年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学院设立的基本课程之外,尝试为在校生设立创业中心和创业基地,帮助学生把创业基地内的硬件设施做好,让各个院系的学生自由参与进来,自行在创业交流基地内组合讨论、交流和分享心得。管理学和法学相关教授参与指导,但不干涉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在试错中学习。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积极尝试以开展模拟创业、筹备创业计划大赛、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等活动为抓手,加强指导的系统性、广泛性以及对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落地指导。

(三)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

面向大中小微企业、社会资本和学院评估认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打造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生创业者成长基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强调学术自由、推崇创新,为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学生,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其在习得卓越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创造精神。鼓励大学生们努力学好知识、夯实基础的同时,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创业,争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施展才华,书写精彩人生。

大学教育对青年“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非常重要的行为养成意义和价值观形成意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弘扬企业家精神,符合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在需要,符合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也符合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尝试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应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完善与强化人格养成。

四、努力在综合水平保障上注入新活力

(一)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院配足配齐配强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培育创新创业教育名师,鼓励学院担任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也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保证专职和兼职队伍日益壮大,配齐配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省级示范培训基地,开展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师资的授课技能,改进授课方法;举办学院创新创业任课教师高级研修班,总结交流开好课程的经验做法;支持学院与实务部门开展人员互聘交流,支持学院与实战经验丰富的创业公司互相交流,为理论教学提供丰富可靠的一手资讯。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新的学科,引入国内发展十多年来,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必须从师资队伍抓起,围绕对学生创新创业践行能力的培养,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优良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全力服务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意识,只有师资队伍过硬了,素质整体提升了,才能培养出新生代的创业精英,为创新创业教育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后备军。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

打造创新创业新型智库,组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鼓励专兼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题研究和项目推广,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争创省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服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农林类经济院校,我们要遵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创业型社会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走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自己的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主导精神发扬光大。

作为本科院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建设对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的重要作用,梳理好专业与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将学校的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统筹起来,将约束机制和奖励机制结合起来,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内涵和特色建设,在“十三五”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战略时期,抢抓机遇,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加大经费投入

设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完善绩效拨款机制。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上加大投入,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课程量大、科研工作突出者,由财政每人每年增补一定奖金,有效激发教师立足本职干事,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师外在活力。创业类大赛方面,财政可以安排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全国,提高创新创业技能,树立创业典型,展现良好风采。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培训计划,打造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打造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学校实践教育资源,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校企资源协同推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战平台;建立学生全员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机制,促进各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政策推动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平台的搭建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离不开资金和经费的支持。

五、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高等教育工作,它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以青年学生为抓手,使创新创业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以创新创业为己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习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教书育人的环节,在教育的同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积极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培育和养成,成为创新创业的积极宣传者、自觉实践者和重要方面军,帮助大学生树立崇尚创新、积极创业的观念,引导越来越多的大众投身创新创业潮流,释放创新激情,成就创业梦想。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新常态创新创业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