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6-06-06许洪巧
许洪巧
[摘要]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所有这一切在信息时代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课题,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如何开展信息化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近几年来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主要关注于信息化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研究的更深入进行而且能针对当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调整研究方向,明确研究重点。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13-02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国家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崭新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悄然带动了教育革命,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大批量地涌现出来,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改革。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人们越来越准确的意识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随着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才更能持续的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优质教育的持久性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所有这一切在信息时代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二、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张传燧,王中华(2007)指出教育信息化包括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信息产业化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新内涵和新特点,相应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也应做出适切性调整。曹立明(2013)认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应包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上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技术知识;能力体系主要涵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技研究能力、基础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管理能力;素质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和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三、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顾小清(2004)研究发现,目前多数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多是短期的或者说期望短期见效的。这些项目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至少是没有显见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给培训者带来“受挫感”的体验。曹建霞(2008)通过问卷调查指出,信息化环境已经初步显示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荣誉感,促进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使教师实现不断的自我调整和“更新”,将自我发展纳入职业生涯。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数人对信息化时代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甚清晰,有人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支持本学科的网上教学平台。有些老师甚至选择回避,沉默或者寥寥数语带过。这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新要求新标准,很多老师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信息化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唐国华(2005)从职业规律的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可以通过横向晋升、内部交流、团队建设、职业道路引导等措施来促进信息化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金鑫(2009)从制度层面探究了政府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平台效应,建议建立并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待遇,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保证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为高职教师创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且促使各项政策制度不断地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完善化。曹立明(2013)提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开展基于现代信息基础的教学与科研;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者还利用信息化的一个或某个方面来探讨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王英让(2012)等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王丽(2008)的基于教育博客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还有针对专门学科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如戴炜栋,王雪梅(2011)的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阐释了信息化环境中培养外语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信息以及通信技术素养的不断提高。研究发现,教师们对于信息在专业发展中的运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反映出教师在信息技术整合的整体观念方面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这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投入,对技术的兴趣和知识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五、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发现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基础的介绍研究,很大一部分还专注于个案研究,研究视角相对比较开阔,研究内容较为翔实,研究队伍也逐渐扩大。这些多样化,专门化的研究无疑会将研究向更深更广出推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内关于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中,针对中小学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多,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少。在已有的文献中,更多讨论的是浅表层面的技术使用和基本教学功能的实现,深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占的比例小;很多是对已有专业发展模式的丰富和改进,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技术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信息化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短期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联系各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充满各种变化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单单依靠教师个人或某个团体的探索、领悟以及与个别同事间的切磋、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高职教育界整合教育资源以及上级教育主管机构、领导的配合,建立信息化的教育大环境,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和攻关指导等帮助,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合理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大环境。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