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调查研究
2016-06-06袁建华曹艳琪
袁建华++曹艳琪
摘要:从泰安市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对泰安市GDP的贡献率、提供就业机会以及创造的财税收入都占全市经济的50%以上,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泰安市中小企业内控建立及实施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目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尽管中小企业已经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所了解,但是对内部控制的目标等的认识还不全面。企业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实施进度缓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十分不完善,内部控制内容不全面、信息不畅通、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很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泰安市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泰安市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过去的30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中小企业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效益日益提升,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2年末,我国企业总数约为6 000万户,而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7%,同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对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贡献率高达80%。根据山东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泰安市已在该平台登记的中小企业就有414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整个泰安市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经营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已被国内外认可和接受。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率并促进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因此,为了使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真实可靠,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预防舞弊,防范公司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全面提高管理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实现长期良好的发展,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应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种舞弊事件,我国会计与审计理论界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内部控制内容、方式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据此,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规范和指引,以指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实施。相比政府与理论界的殷切希望,内部控制并没有引起我国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调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并未因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而有所改善。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知之甚少,只是出于本能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控制行为,防范较为短期的、小规模的风险事项。中小企业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仅依靠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是不可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缺失和失效问题的。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本项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和邮寄对象为泰安市及下属各县(市、区)中小企业。由于问卷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性问题,因此此次问卷主要向单位财务及相关工作人员发放或邮寄。问卷正式发放或邮寄时间是2015年4月,回收截止时间是2015年9月,历时6个月。共发放或邮寄问卷100份,收回问卷61份,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为52%。调查区域覆盖整个泰安市2个市辖区、1个县、 2个县级市,占泰安市县市区总数的83.33%,既有经济发达地市、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的县、市。有效样本中被调查者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有43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2.7%,剩余的17.3%被调查者是企业的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本次调查涉及多个行业、不同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按企业行业分类:本次调查涉及至少10个行业,其中频率最大的四个行业:采掘业占样本总数的11.54%,制造业占样本总数的48.08%,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样本总数的9.6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样本总数的13.46%。按企业类型分类,被调查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民营企业,有29家,占总样本数的55.77%;其次是集体企业7家,占总样本数的13.46%;国有企业有13家,占总样本数的25%;数量最少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只有3家,占总样本数的5.77%。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数量最多的是公司制企业,有46家,占样本总数的88.46%;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样本数同为3家,各占样本总数的5.77%。
被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企业性质、不同组织形式及不同的行业,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三、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状况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认知状况
问卷设计了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了解情况、内部控制目标的认知、内部控制参与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了解情况。我国自2008年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人们对其认识程度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泰安市中小企业对其认知情况来看,表示对规范十分了解的只有7家,占调查对象13.46%;表示基本了解的有27家,占51.92%;表示了解一些的有15家,占28.85%;表示不了解的有3家,占5.77%。把调查结果分为两方面:十分了解、基本了解和了解一些属于有所了解的,共有49家,占到总数的94.23%,完全不了解的有3家,占5.77%。
一方面我们看到,对规范有所了解的有49家,比例高达94.23%,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人对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不了解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仍然有3家,十分了解的也只有13.46%,绝大部分还处在基本了解及了解不多的阶段,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所有中小企业人员认识,并在中小企业中建立起来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2.内部控制目标认知情况。COSO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为达到以下目标提供一种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靠性目标)、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效益性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合法性目标),并且效益性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调查显示(见表1),有最多的企业(88.46%)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这与COSO框架指出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不谋而合;此外有45家企业(86.54%)将保护资产安全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有39家企业(75%)将保证财务信息可靠作为内部控制目标之一,有37家企业(71.15%)认为确保法律法规执行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有27家企业(51.92%)认为防止舞弊和欺诈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超过70%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资产安全、财务信息可靠、确保法律法规执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很多中小企业忽视内部控制对舞弊和欺诈的防范作用,只有大约一半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此项目标,更多的认为内部控制应该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普遍提高,企业已经从理论层面对内部控制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全部选择保护资产安全、保证财务信息可靠、确保法律法规执行、防止舞弊和欺诈、提高经济效益五项的只有21家企业,占总数的40.38%,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认识不够全面。
3.内部控制参与者认知情况(见表2)。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参与者的调查中,认为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内部控制的有32家(占61.54%),实际参与的有36家(占69.23%);认为经营者应该参与内部控制的有30家(占57.69%),实际参与的有30家(占57.69%);认为管理层应该参与内部控制的有33家(占63.64%),实际参与的有39家(占75%)。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应该是企业的所有人员,大到董事、经理,小到车间人员,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对内部控制参与者的认识会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普通职员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的事,与自己无关,那么内部控制对普通员工来说作用不大,这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整体实施。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真正做到全体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的只有20家,占38.46%。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企业还非常非常少,这与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
4.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对企业的管理者的依靠是建设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很多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就是其管理者,所有者往往个人就能决定企业的各项决策。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决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水平。公司管理层掌管着公司所有事项的日常运营,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据调查(见下页表3),有41家企业的管理者认真贯彻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高达总数的78.85%;有11家企业支持内部控制的实施,但是限于自身条件不能实行。值得高兴的是所有的管理者都对企业内部控制持支持态度,说明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和管理者相比,整个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积极态度明显降低。管理层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数量为28家,仅占样本总数的53.85%。有40.38%的企业管理层以对待平常事项的态度对待内部控制。只有3家(5.77%)企业管理层偶尔参与或不参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或外部因素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实施内部控制。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状况
1.中小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情况。科学有效的制度结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顺利执行和功能发挥的必要前提。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有10家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占总被调查企业的19.23%,有27家是将内部控制融合在企业规章制度中的,占总数的51.92%,只有15家企业建立了单独的内部控制制度,只占总数的28.85%(见表4)。
由此可见,只有少部分的企业建立了单独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超过一半的企业将内部控制融合到企业规章制度中,这可能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现实之选,但是这样做不能引起对内部控制的足够重视,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的愈加庞大,有缺陷的内部控制制度必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容。问卷中将内部控制的内容归纳为货币资金控制、筹资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和担保控制九项。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对于重中之重的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三项,实施控制的企业达到了70%以上;筹资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和销售与收款控制也颇受重视,分别达到了46.15%、67.31%和65.38%;而工程项目控制、担保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占比比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三项的内容相对复杂,不容易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而且一些控制对某些企业来说也是不必要的。
企业对货币资金控制、筹资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六项基本的公司生产管理活动全部实行内部控制的有13家,占样本总数的25%。对表中所列9项全部实行内部控制的有6家,仅占样本总数的11.54%。可见,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实施范围。
3.中小企业内控信息的收集、传递。企业在其经营过程当中,要时刻进行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沟通。有效的信息、充分的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必备要素。问卷中对企业的信息提供程度和信息传递情况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
表6显示,只有不到一半(占44.23%)的中小企业完全能够对不同的管理阶层提供详细程度适当的信息。有7家(占13.46%)甚至不能提供任何适当的信息。这说明大部分中小企业不注重信息的收集整理,不能充分地利用各种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的价值。
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情况分为两种,即上下级传递和部门间传递。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信息只在上下级间传递通畅的有10家(占19.23%);只在部门间通畅的有8家(占15.38%);都不通畅的只有 3家(占5.77%);都通畅的有31家,占比高达59.62%。从结果来看,信息传递都畅通的企业占比很大,原因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信息传递更加容易。信息在上下级的传递比部门间更容易,这是由于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问询以及下级要随时向上级报告信息的原因。还有很多企业上下级或部门间信息不通畅,需要加强上下级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状况
1.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提高外部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问卷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占57.69%)中小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仍有2家(占3.85%)中小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这说明中小企业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问卷对中小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是否有利于招聘到可信赖的员工和发展员工的能力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8.46%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达50%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作用效果一般。由只有6家(占比11.54%)中小企业认为人力资源政策对企业发展没大影响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已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已着力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但是政策建设有待改进和加强。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很好的执行下去才会有好的效果。我们在调查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之后,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主要进行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执行情况的调查(见表8)。在被调查的52家中小企业中有2家(占3.85%)认为内部控制执行的不好;有19家(占36.54%)认为部分执行不好;有24家(46.15%)认为执行较好;认为内部控制执行很好的只有6家。在前面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也不会有很好的执行效果,所以执行不好和部分不好的比例达到40.39%(共21家)是正常的。
问卷调查了内部控制执行不好的原因,发现四个内部控制执行不好的主要原因(见表9)。21家内部控制执行不是很好的企业中有18家企业(占85.71%)认为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控机制;12家企业(占57.41%)认为是控制环境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原因;有6家(占28.57%)企业认识是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另外的2家(占9.52%)认为是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可以看出,影响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首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因此,要建立完整的监控机制,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四)中小企业内控实施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制。通过调查了解到:有40家(占76.92)企业有安排专门的审计人员,该人员有可能属于独立的审计部门,也可能隶属财务或其他部门;有42家(80.77%)企业有专门的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监督;有39家(75%)企业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检查(见表10)。从问卷所调查的关于内部控制监督的三个方面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企业应大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
(五)内控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解内控基本规范所定位的作用是否为大家所认可,其应当发挥作用的情况与实际发挥作用的情况之间是否存在偏差,我们将内部控制领域设定为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等六个方面,对内部控制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见表11)。
我们进行了以下问卷设计: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方面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效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种情况。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发挥作用最大的是会计系统控制,发挥作用最差的是风险控制和预算控制,所有控制领域好与比较好的数量和占比没有超过90%的。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各项内控制度仍需改进并更加严格地贯彻实施。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次调查虽然存在调查规模偏小、问卷的问题不够全面以及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等一些问题,但是还是能够反映出整个泰安市的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所了解,但是对内部控制的目标等的认识还不全面。企业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实施进度缓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很不完善,加之内部控制内容的不全面、信息的不畅通、监督的力度不够、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政策的滞后,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不佳,进而整个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已认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情况下,提升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迫在眉睫。
(一)优化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运行的一种氛围,它时刻影响着企业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对内控的执行程度和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之前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小企业存在内部控制认识程度低、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力资源政策效果差、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等内部控制环境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我国内部控制开始时间较晚,近十年才渐渐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所以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不高是很正常的。企业只有全面认识和了解内部控制,才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以印发手册、网络宣传和会议宣传等方式让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使企业对内部控制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其次,企业自身应通过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即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职业素养。
2.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意识和理念,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企业经营效益的增加,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对所有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性决定了每一个员工都对内部控制负有一定的责任。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
3.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可以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引进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公司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员工培训、考评和建立机制。加大培训的投入,不仅要有上岗前的培训,而且还应提供职工技能的后续培训,保证和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这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科学设置绩效考核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反映各层级员工的付出,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同时,应以业绩为基础,制订合理的薪酬结构,这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减少人员的流动。
(二)加强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不适用。中小企业大多行业单一、行业集中,业务相对简单,经营过程也很灵活。现有的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成本较高,中小企业资金少难以负担。而且复杂的内部控制程序也会导致中小企业原本简单的经济业务变得复杂,降低企业运营效率。二是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有限不足以独立进行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中小企业资金少、融资难,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技术设备支持。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偏低,不能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程序。前面的调查中提到,样本中55.77%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多为个人或与家人、朋友共同创建发展而来,习惯于家族式管理,员工之间亲戚关系错综复杂,不利于企业制度的执行。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一个健全而又简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在构建内控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内控制度的设计应涉及企业所有活动的所有层面;重要性原则,将设计重点放在关键的业务活动和高风险的环节,将精力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控制活动的执行力;适应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企业环境,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控制制度;成本效益原则,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水平低决定了其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建立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设计时应力求使有限的资本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完善泰安市中小企业信息沟通机制
高速、有效的信息传递才能保证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信息的高速、有效沟通需具备以下两点:一是健全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二是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配置。
公司应该制定专门的信息传递管理制度。制度涉及管理层和管理层之间,管理层和员工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制度应包括每一个工作程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以便其他人员更快更好地获取和使用。制度中还应包括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双向的交流机制,达到信息反馈及时、畅通、有效。在信息传递中,人力终究有限,速度也不可能太快,发生错误也在所难免。要想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效果,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内部控制数据的快速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部控制的及时性、相关性以及有效性。企业应聘请专业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来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使用。
(四)增加泰安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
所有制度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一个有效的监督系统。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机制,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使得其尤其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督系统保证其实施。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安排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由于内部审计活动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常常被企业忽视。很多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内部审计人员,有些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或有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但是审计活动少,不够全面,审计结果也不受重视。有的中小企业机构简单、人员少,聘用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太现实,可以通过聘用社会上的审计机构或制定内部审计负责人的方式进行内部审计。
企业应定期或随时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资金较为充足的中小企业可以专人进行内控监督,同时要保持监督人员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迅速进行预防和改进,不必受企业任何部门的干扰。条件较差不足以实行独立监督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控,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了企业大部分的运营活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财务预算监督和加强重点财务事项管理来对企业重点进行监控,此种方式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J].会计研究,2007,(3).
[2]李明辉.论小企业内部控制:COSO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
[3]缪艳娟.企业内控规范实施机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10,(11).
[4]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J].会计研究,2014,(1).
[5]樊行健,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3).
[6]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2).
[7]王颖,卜海.内部控制与组织文化的契合及互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6).
[8]余榕.根植于内部控制审计的战略管理框架研究[J].审计研究,2013,(6).
[9]朱华建,张盛勇,高宏伟.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题及述评[J].会计研究,2011,(11).
[10]张继德.两化深度融合条件下企业分阶段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