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农场平原区落叶松白桦混交模式
2016-06-06周世忠,刘显忠,戚玉龙
七星农场平原区落叶松白桦混交模式
七星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的东南部,三江平原的腹地,北纬47°01′~47°30′,东经132°31′~133°14′,西与富锦市、二龙山镇相连,北抵连花泡和青龙河上游与青龙山农场相望,东以别拉洪河二排干创业农场接址,南以外七星河与大兴农场为界。年降雨量521.7 mm,集中在7~9月份,年均气温1.8℃,日照时数2 600 h,无霜期130 d。农场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中部较高,南部北部较低,地势低平,坡降平缓,海拔52~65 m。土壤类型主要是白浆土、草甸土和沼泽土,黑土层较厚,自然肥力较高,呈微酸性反应,质地粘重不透水。
1 治理技术思路
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树种选择是建立在各类型土壤条件的基础上,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针阔并举的原则,以生态经济观点为指导,在满足生态体系建设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注重与市场经济接轨,培育市场所需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
2 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2.1整地。根据造林地块的土壤条件,采取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在坡度较大的荒山秃岭,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营造护坡、护沟林。规格为:长径30~50 cm,短径20~30 cm,深30~40 cm。果树可挖大鱼鳞坑,长径0.7~1.0 m,短径0.5~0.7 m,深0.5~1.0 m,品字形排列。于造林前1年秋季整地,采用机械修筑梯田,人工挖鱼鳞坑。
2.2苗木处理。造林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和处理,要剪掉起苗时受伤的根系,用浸水和蘸泥浆的方法补充苗木水分和防止根系失水。用一定浓度的食盐、0.05%的尿素、磷肥等浸根,对成活有一定效果,有条件的可用ABT生根粉浸根,效果更佳。
2.3造林。采取植苗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就是用已经形成根系和基干的苗木,栽植在林带上长大成林的方法。植苗造林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强、见效快,而且减少抚育年限,便于保护,目前在生产造林中应用最为广泛。在造林地上挖穴植苗,适宜于裸根苗和带土苗。穴的大小和深浅应根据根系状况、苗木大小、当地栽植技术和立地条件而定。一般要求栽后填土,踏实的穴面要比原地表低9~10 cm。在干旱地区或沙地上造林还可更深些;在低湿、阴坡或黏重的地方植苗宜浅;阔叶树种宜深,针叶树种宜浅。采用二年生一级落叶松、白桦裸根苗造林。于4月中下旬顶浆造林,用人工植苗方式营造,混交方式为针阔混交,混交比例10∶l,造林做到苗木“五不离水”,植苗实行“三埋、二踩、一提苗、一浇水”的造林技术。造林密度:落叶树3 300~4 950株/hm2,株行距l m×2.1~3 m。
2.4抚育。幼林抚育是造林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时期采取的经营措施。主要是扩穴、培土、除草、松土、透光等。杨树林要适时抹芽和修枝,三北造林抚育即要促进林木生长,又要防止水土流失。幼林抚育方法采用穴状抚育,第1年进行第1次抚育,进行扩穴、培土、踏实、扶正。第2次抚育割除穴周围影响幼树生长的杂草、灌木和侧方非目的树种的萌条,第2年第1次抚育在距幼树5~10 cm处进行除草、松土,由里向外,里浅外深,第2次抚育与第1年第2次抚育相同,以后每年每次抚育灵活掌握,须根据规划和幼树生长、林地情况确定。
2.5管护。一是要加强人工看护。在林地内设立标志牌,杜绝放牧;二是防止火灾。幼林阶段林地裸露,空气干燥,存有大量剩余物,火险高,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林火发生,因地制宜设立防火线、防火沟、防火道、瞭望塔等设施,提高警惕,发现火情及时扑救。三是防治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防治。防治病虫鼠害,幼林阶段阳性昆虫种群数量剧增,幼树弱小,抵抗性差,易感病害;枝桠堆,成为啮齿类动物的栖息地。要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加强苗木检疫工作;保护天敌(蛇、鹰、黄鼬等);必要时采用药物防治。
3 模式成效
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造林面积267 hm2,按一个生长周期计算,活立木蓄积达2.6万m3,出松材1.82万m3,产值1 092万元。扣除当年投入52万元和后期抚育管理费用40万元,每亩年创利150元。该模式可广泛应用于三江平原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
166500黑龙江省肇源县林业局周世忠刘显忠
166514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营林站戚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