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形象性格塑造的实践与思考
2016-06-06吴晓晖
文‖吴晓晖
提线木偶形象性格塑造的实践与思考
文‖吴晓晖
【摘要】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汉族木偶戏的一种,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笔者从自身多年的表演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必须仔细研读剧本准确分析木偶形象性格特点,加上演员精湛的艺术表演、象征性背景和仿真道具的使用等赋予了木偶形象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提线木偶戏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提线木偶;形象性格;人偶合一
图1 提线木偶剧《三打白骨精》剧照
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汉族木偶戏的一种。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闽南人俗称“嘉礼”,是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珍稀的汉族戏剧剧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木偶本身是不会动的,至多是一种静态艺术。提线木偶表演由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且一尊木偶少则有十几条线,多则有三十几条线,要求演员手指功非常灵巧,表演难度较大。通过演员指头的拨弄和嘴巴的说唱赋予了原本无生命的木偶形象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让欣赏者惊叹于演员高超的表演水平,也折服于提线木偶戏神奇的艺术魅力。
戏剧往往要刻画和表现出角色形象鲜明的性格,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未能鲜明体现形象性格的戏剧作品审美价值不高,容易被欣赏者遗忘。提线木偶戏也重视塑造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并以各式形象鲜明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提线木偶戏《小沙弥下山》中小沙弥的俏皮可爱,《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狡猾、孙悟空的勇敢机灵等形象,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从事提线木偶艺术表演已有多年,作为提线木偶艺术这朵古老艺术奇葩的传承者,我常常为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倾倒。那么在表演实践中如何来塑造木偶形象性格呢?
首先,认真研读剧本,准确分析木偶形象性格特点。
与影视和其他戏剧演员一样,木偶戏演员在表演之前,也必须认真研读剧本,并通过木偶形象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木偶形象经历的情节等方面去准确分析、揣摩木偶形象的性格特征。有时甚至要与相似形象进行比较,同中求异,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有的放矢,准确把握形象的性格特征。例如折子戏《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与《若兰行》中的苏若兰,两者都是“旦角”,但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一个是“霸气十足,刚柔并济”的“刀马旦”,一个是“温柔善良,凄凄悲情”的“青衣”。对于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自然必须设计不同的动作、唱腔等,才能准确呈现剧中角色性格特点。
其次,夯实演员基本功,用精湛的艺术表演表现木偶形象性格。
1.运用程序化表演表现木偶形象性格。
木偶本身是不会动的,经由演员表演的提线木偶艺术,能让木偶动起来、活起来,使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成为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动态艺术。在悠久的提线木偶艺术表演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程序化线规、唱腔、念白表演去表现特定情境下的特定人物角色。如提线木偶戏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当,而其中的“旦”行又分为文旦、老旦、彩旦、武旦等几种,虽说都是旦角,但它们所体现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情感各有不同。因此演员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好“唱、念、做、打”及扎实的线功技巧,充分利用木偶线规的流畅性,操演起角色来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达到“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例如在传统剧《灌药酒》一折中,笔者饰演吕氏太后这一角色,剧中吕后在用计毒死赵王如意后说了一段与吕后的身份相差很大的道白:
在处理这段道白时,我用了传统的线规表现出双手插腰、顿足、假行等动作,并在语气上巧妙地融合了“却老”(彩旦)的表演手法,使吕后这一形象不仅仅是局限在老旦的角色表演上,而且有了彩旦的性格特点,这样既增加了人物的趣味性,也准确地揭示了吕后阴险毒辣的丑陋嘴脸。
2.用融入个性艺术理解的创造性表演表现木偶形象性格。
艺术表演往往是融入演员艺术理解的二度创作,要靠演员结合自己对剧中形象的个性理解进行艺术处理,采用创造性表演去体现形象性格特征,这包括采用灵巧多变的表演技巧以及讲究动作力度等手段。由于木偶本身没有表情变化,要使木偶表现出“喜、嗔、怨、怒”等诸般情绪,可想而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例如折子戏《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与《若兰行》中的苏若兰,要用木偶来表现对于这两个不同人物的理解,就必须采用灵巧多变的表演技巧并讲究动作力度。对于白骨精的表演,如果力度运用掌握不得法的话,就会显得缺少张力,有失大气。因此我用动作、身段的幅度比较夸张的表演手法去进行处理。出场时在配手演员的帮助下,我用了一个背向观众的叠步出场,一转身,左手拉开身上的披风,往后腰一叉,左手往前一收,右腿盘至左腿前,侧身正面亮相,念了两句念白:“莫道万物皆尘埃,千年骷髅神通大”,就把白骨精目空一切的人物性格彰显出来。
再来看《若兰行》中对苏若兰的表演,除了主要运用唱腔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外,还运用了传统线规颠、跋、摔、走等技巧,再以手中的道具伞设计出与场景气氛相应的动作,如将伞挑于肩上,让伞柄滑落,拖地而行,时而碎步紧行,时而步履蹒跚,辅以拈衣拭泪、举目望远等种种神态,通过苏若兰不畏山路崎岖千里送锦的情节把她柔弱却又坚强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从而达到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3.通过人偶合一的表演赋予木偶形象性格
木偶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要完全依靠演员充满表演激情的表演才能让木偶“活”起来。而要准确表现出木偶形象的性格,就不仅要靠演员的手指操纵木偶和嘴巴的唱腔、念白配合木偶表演,更需要演员把自己当作木偶形象,置身故事情境,充分调动演员整个身体、意念配合表演,达到人偶合一的至境。如表演《钟馗醉酒》时,演员要把自己当作钟馗,自己先用身体表演出醉酒的姿态,再借助线规传达给木偶,这时人醉酒的姿态和木偶醉酒的姿态大致是一样的。当演员用那充满表演激情的双手娴熟灵巧地抚弄木偶时,孕育和迸发出的情感之泉,给予了那些在丝线下完全没有“气息”的木偶生命与灵魂,让它们在那一方方虚幻的空间中时而“含情脉脉”,时而“剑拔弩张”,时而“义愤填膺”,时而“痛哭流涕”。这时木偶是带上人思想感情的木偶,人是带上木偶思想感情的人,人和木偶浑然一体,不分你我。而表演者此时也已然“陶醉”于这一种古老艺术的神奇魅力,为自己的生命价值能在它们身上得到体现而欣喜不已……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当一名木偶戏演员的艰辛。如何“唤醒”在沉睡中的偶人,使它具有真人一样的思想与感情,就非得狠下一番功夫不可。只有借助演员的倾情表演,充分表现出千变万化的木偶形象性格,才能让一个个木偶形象活灵活现。
再次,通过象征性背景和仿真道具辅助表现形象性格。
传统提线木偶表演由于演出环境和技术手段限制,舞台背景较简单,道具较少,或道具的表现力有限,辅助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性格作用比较弱,难以有效唤起观众的故事情境想象。而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演艺市场繁荣,提线木偶表演可以大胆采用现代的舞台背景、灯光舞美、配合音响、仿真道具等美化演出舞台,辅助表现木偶形象在特定时间的性格。如剧目《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采用了特殊的道具,利用灯光音响及演员的娴熟表演,造成由小变大的效果,向观众准确到位地展现了法术高强的孙悟空形象。
提线木偶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积淀,木偶形象的性格体现提线木偶戏的神奇艺术魅力。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是我们这代提线木偶人所应努力追寻的目标与理想。要展现出提线木偶艺术的魅力,提线木偶演员必须运用高超的表演技巧全身心投入表演,才能准确表现木偶形象的性格特征,才能征服观众,使木偶表演为观众喜爱和敬重,从而让提线木偶艺术保持不朽的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吴晓晖,泉州市木偶剧团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