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
——以旗袍与和服为例

2016-06-06徐竹君

艺苑 2016年2期

文‖徐竹君



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
——以旗袍与和服为例

文‖徐竹君

【摘要】旗袍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既承载服饰革新变迁历史,亦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社会变革;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有着非常高的辨识,代表着日本独有的东瀛文化。本文以20世纪前后中国民国旗袍与日本明治时期和服的面料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技术发展背景的角度出发,对比两国女性传统服饰色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历史特征,并以同一时期传统婚礼旗袍为例具体阐述其色彩特征差异。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两国女性传统服饰色彩演变规律的分析,希望能对中国旗袍在民族文化推广进程中的新型运用加以探索,并助力旗袍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上向前迈进。

【关键词】民国旗袍;明治和服;色彩异同;民族文化形象推广

图1 清代黄纱织彩云龙纹夹龙袍

图2 清代石青缎八团龙纹夹袍

20世纪初期的旗袍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女性旗袍的雏形。作为与旗袍在东方服装史上拥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日本和服,经过长久年月的演变,其色彩所蕴含着的丰富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颜色运用。笔者提取与民国旗袍对应的日本明治时期和服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其原因一在于明治时期日本和服基本成型;二在于该时期年代相对不甚久远,相关的实物资料保存尚完整,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作为中华国粹文化的旗袍,目前并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果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旗袍在世界之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足,关于其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因此,本文试图总结出20世纪前后旗袍与和服的色彩运用的历史,从而得出旗袍与和服使用色彩的史实与偏好,深层次探究旗袍与和服在申报世界“非遗”过程中的差异与可鉴之处。

图3 平安时代“十二单”女性和服

图4 镰仓时代庶民之风的男性和服

一、20世纪前两国传统服饰色彩体系概述

(一)中国旗袍色彩体系概述

1.旗袍入关前的自然色彩机制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蒙男女所穿之袍。因满族人多为“旗人”,所穿之袍即由此被称为旗袍。[1]12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被誉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作。清王朝建立之前的女真男、女满服,在保护色彩、服饰选料和染色之处上,选用的织物颜色多与所在生活环境色彩相接近,以起到适应游牧狩猎生活的环境、不被猎物发现、保护自身的隐蔽作用。旗袍穿戴之初,依靠自然,融入自然,它似乎可以说是现代迷彩服的鼻祖。清朝建立之后,旗袍形制基本形成,世代相传。

2.旗袍入关后满汉融合的色彩体系

入关前,满族妇女生活简朴,所穿旗袍素朴简洁,色调素雅。入关后,满族妇女效仿汉族妇女装束,所穿旗袍装饰逐渐繁复,色彩逐渐华美多样,自皇室到民间贵族妇人多以宝蓝等深色调为底,边饰粉红、嫩黄等明亮花边,华丽典雅之风逐渐盛行。在皇室,旗袍色彩分级体制逐渐稳固。[1]50《大清会典》对朝褂服饰色彩也有明确规定,贵妃、福晋、夫人等均以石青色为底,镶边纹饰有所区别。皇后龙袍为黄色,贵妃龙袍用金黄色,嫔龙袍为香色,且棉、夹、袍色彩根据季节变换颜色。随着社会服饰色彩等级制度的建立,石青色、明黄色作为社会权利的象征逐渐稳固下来,直至清朝覆灭(图1、图2)。

20世纪前的清朝,妇女旗袍装饰在满汉文化相互的吸引和效仿的过程中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这为之后现代旗袍的出现做了一个极好的铺垫。

(二)日本和服色彩体系概述

1.和服的起源与色彩分级制度的出现

日本大和时代,中国东吴的纺织技术、晕染技术和服装风格传入日本,“吴服”一词由此而来,最早的和服诞生并开始出现色彩的社会分级。[2]9圣德太子制定十二阶,将官位分为了十二个等级,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官位所佩戴的冠以及服饰的颜色。十二个等级都规定了与其阶位相当的色彩,称为当色,根据阶级使用不同的当色来制作服装:由上级至下级为紫、青、赤、黄、白、黑。

2.和服色彩历史上的贵族时代与庶民时代

奈良时代织物种类逐渐丰富,服饰与布的染色技术提高,可以制作出带颜色的各种花纹。较流行的染色主要有红、黄、黑、茶、紫和蓝色。手工刺绣也得到发展,金、银的丝线亦开始用于织物生产,和服开始走向华丽、色彩明艳的趋势。

平安时代社会风气腐化,且和服消化了唐朝的影响,出现“十二单”这一奢华风格的极致代表。[2]10社会贵族追求极致的裁剪工艺,穿着方式繁琐复杂,色彩多以绯、紫色为贵,色彩艳丽,金碧异常,颜色为逐渐渐变(图3)。

由于平安时代穷奢极欲,后期武家之风盛行,这一时期色彩制度逐渐松动,民间开始流行如蓝、白、黑、茶色等较为接近自然的颜色,各种深蓝、浅蓝、淡蓝、青蓝等逐渐变成最为普遍使用的颜色(图4)。

从幕府末期到明治时代,和服用色越来越华丽。友禅染的出现令手绘技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各种华丽色彩囊括其中。至此,为明治时代的和服定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二、20世纪早期两国传统服饰色彩体系的同一性

(一)两国强调性别差异的女性服饰色彩同一性构成

1.民国旗袍与明治和服在强调性别差异上的色彩体系

清末的旗袍袍体宽大且多镶滚,有遮掩人体曲线和自然美的缺陷,堆叠的装饰是封建服饰美学观的体现。[1]2319世纪中期我国上海等沿海地区社会风气有所开放,以上海为首的城市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个性解放,这些平等与独立的诉求延伸到了服饰领域。旗袍的版型与色彩从欧美汲取养分,引入了浪漫、热情的西洋文化,传统文化在西潮冲击下亦产生变化,性别色彩也使得女性的生理性别得到了强化,旗袍开始大胆地彰显女性柔美的身体特征。

民国时期的上海是沿海开放的地方,旗袍的流行色五彩缤纷,瞬息万变,旗袍面料色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以体现女性柔美特质的暖色系居多,如粉、 藕荷、 淡黄、 月牙白、赭、驼、亚麻等色彩。从西洋服装色彩学的角度来看,服装色彩往往通过与人体肤色的和谐搭配来展现人体的色彩美感。民国时期的服装也受到了西洋色彩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白、肉、粉、黄等色彩接近肤色,用于服饰之中会产生一种裸体之美,展现人体美,在客观上慰藉了人们因遭受战争而低落的心境。

在同一时期的日本社会,由于日本男权思想的历史积淀,日本女性为了取悦男性、满足男性的视觉审美,在和服版型与色彩的设计上煞费苦心。在版型上,为了掩盖因肥胖突出的小腹进而突显女性的蛮腰,和服用腰带一层一层地缠绕于上身。在色彩上,日本女性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白皙的肤色,从日本艺妓用白粉粉饰自身脸部与颈部的夸张的苍白妆容便可得知日本女性对“白”的极致追求。在和服色彩上,为了凸显肌肤的白皙与身体的柔美,常选用暖色系的褐、米黄等色彩与男性冷、暗色调的服饰所区分,这一时期较年轻的未婚女性喜选择嫩粉、嫩黄等清新之色的和服。

2.民国旗袍与明治和服在强调性别差异的色彩体系中的同中之异

图5 民国时期烟草广告

图6 旗袍之“整”与和服之“搭”

由此可以看出,两国的女性传统服饰在色彩选择上均偏好柔美且接近肤色的色彩面料,均是为了强调与男性服饰色彩的选择差异进而凸显女性柔美的身段与娇好的肤色。但倒思其源,其目的却是天壤之别,民国女性从传统中脱离出来,思想开始独立,接触到西方文化,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城市女性开始敢于通过旗袍的形与色向社会展露自己的身体之美。而在同一时期的日本,由于社会男权思想的稳固,大部分女性婚后随夫持家,放弃社会职业,完全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其审美也必然依附于男性,取悦于男权社会。

(二)两国崇尚自然的服饰色彩同一性构成

1.民国旗袍与明治和服崇尚自然元素的服饰色彩体系

民国初的十余年间与明治大改革期间,由于两国文化开放的影响,其服饰设计均与当时崇尚自然新生活的社会风气相关联,西方思潮的渗入,欧洲的写生技法和光影处理手段对传统题材影响很大,西方纹样的玫瑰、野花等亦逐渐融入两国服饰中。旗袍与和服的样式趋于简化,色调力求素雅,不再以装饰体现身份和地位,而更加追求自然的效果,富有生活情趣的纹样与色彩开始流行,如民国以独枝花卉缠绵于领袖的“一枝花”纹样;日本以友禅印花法印染的竹枝和服开始流行。

2.民国旗袍与明治和服追求自然季节变化的色彩体系

此外,自明治时期近现代和服雏形形成开始,和服的色彩与季节的自然变换关联日益密切。[3]154春季和服以鲜嫩的草色与浅葱色为主调,樱花与菜花为主导纹样;夏季和服新绿中映出点点藤色,且欣赏蓝色或绀色的深色薄衣;秋季和服上飘落的红叶与金茶色、暗茶色以及绛紫色融为一体;冬季和服以暖暖的小豆色与绯色为主打色,特别是到了新年,莲红色吉祥纹又开始流行起来。

民国时期人们对服装流行色彩的接纳性较强,旗袍也受到源自日本和服顺应季节变化的潮流影响,其色彩的季节性特点逐渐凸显出来。

图7 民国城市婚礼白色旗袍

三、20世纪前后两国传统服饰色彩体系的相异性

(一)两国传统服饰色彩在社会形态变更中的“撵弃”与“保留”之别

两国在同一时间瓦解根基深厚的封建制度为同,纷纷效仿西方服饰为同,其同中之异在于前者选择了对旗袍封建色彩的彻底撵弃,并将其与洋服结合;后者选择了一条相背之路,将和服与洋服从定义到形式完全分离,其形式与色彩被完全保留下来,成为大和民族独立的民族服饰。

1.民国社会形态变更导致其对旗袍封建色彩的“撵弃”

1921年中华民国建立,颁布的《服制条例》规定女子礼服分为两种,一种是短褂、长裙,一种是旗袍,旗袍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现代女性的“国服”。这标志着在法律制度上对象征“差别等级”的封建服饰的彻底否定,服饰色彩也开始摆脱传统的尊卑等差。[4]16首先,民国社会几乎完全抛弃了清朝以来以明黄色为皇贵、以石青色为官贵的袍服色彩体系,传统色彩的禁忌被取消,没有了“禁用色”与“限用色”之分,封建等级色彩制度被彻底打破。

2.日本社会形态变更导致其对和服封建色彩的“保留”

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江户末期封建制度已走向衰退,1853年美国用大炮叩响了日本的海禁大门,从此大量的西方社会文化、思想、技术等流入了日本,日本天皇在国内推动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并推行资本主义体制,洋服开始流行。同一时期的日本,并未如同民国一般大刀阔斧地撵弃封建体制中体现等级的服饰色彩,而是有所节制地保留着封建社会中的传统用色。例如黑色在日本的封建时代一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与显赫的社会地位,明治维新后,黑色仍然作为历代中女子传统礼服的最上等的颜色被保留了下来。

(二)两国传统服饰在西学东渐变中的饱和吸收与节制吸收之别

1.民国旗袍对西方色彩饱和吸收的态度

现代旗袍应属略仿旗装,与真正满人旗袍之色相去甚远,其根本原因尚在于此。[4]16在中国传统的色彩理论中,色彩分为“正色”和“杂色”两类。所谓“正色”即纯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而“杂色”也称“间色”,如绿、红、碧、紫、黄等等。由此来看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是以色相为标准划分,而西方是按色相、纯度、明度来划分色彩体系。此时的民国时期,中国开始效仿西方来划分色彩体系,沿海地区不少艺术教育学校将西方系统化的色彩理论体系引进并实施教学。饱和吸收色彩的三要素等概念使海派旗袍面料色彩搭配更自由也更专业。

2.明治和服对西方色彩节制吸收的态度

明治维新时期,在西方文化的浸润之下和服的纹样与颜色变得更加丰富,但在对西方色彩的接纳上,日本并不全然吸收,而是有节制地吸收着先进的染料和染色技术,并未从整体配色上动摇了传统色彩的根基。黑色、茶色、青色、杏色与白色仍然是从其历史的脉络中沉淀下来的经典之色。明治时期的和服对于西方色彩的吸收大多用在了与和服搭配的腰带等细部之中,开始流行西方纹样并运用西方的配色体系加以染之,色彩西化后的腰带、背衬搭配仍为传统用色的和服本体。

3.饱和吸收与节制吸收之别的成因

两国都有推动纺织业的现代化,开始使用机器织布、布料产量大增的时期;加上学习西方技术,引进新布料、新工业,推动染色技术大幅提高,传统服饰均向多元化发展。而两国服饰色彩的演变方式却大相径庭,其原因有二:

一是旗袍之“整”与和服之“搭”的结构根源之别。旗袍的量词为“件”,和服的量词为“套”,对两者的不同称谓说明了两者截然不同的结构属性。旗袍的“整”来自于它在起源之初便是整合而一的服饰,一件连体的裙装包裹了女性的上下全身,除了鞋与细琐配饰之外更多地是讲究与女性体型本身的融洽相处,结构的整体性导致旗袍色彩选择从上到下的整体性。和服的“搭”来自于和服文化本是服饰搭配的文化。[5]32一套和服之中部件的分离导致和服搭配的趣味在于和服与腰带、背衬之间色彩的变化所散发出的令人愉悦的张力之感,因此和服的搭配之道包括如何进行和服与腰带、背衬之间的色彩搭配。和服在选择色彩改变时不像旗袍注定一改则动全身,它可选择局部性而非整体性的色彩更新——腰带、背衬的色彩更新。这样既能融入西方新色, 亦可保留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用色(图6)。

二则是两国的民族自信力之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面对列强侵略满目疮痍,国家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国人文化自信力的缺失。1919年五四运动后,国外各种社会思潮和艺术流派纷纷涌入国内,在民众中起到了启蒙和教化作用,导致国人对西方先进文化如沐春风般地渴望、尽可能地吸收,因而近现代旗袍成为了中西结合的产物。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正如迪克特用“菊”与“刀”揭示的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明治时期的日本人沿袭了从古到今保守而尚新、自负而谦卑的特性,他们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过分自信,而开化的社会风气又促使他们不断革新,这一矛盾导致了此时期的和服色彩既保留了民族传统特征,又接纳了西方先进色彩观念。

图8 白无垢

图9 打褂

四、以20世纪初期传统婚嫁服饰为例对比两国传统服饰典型用色

(一)20世纪初期两国传统婚嫁服饰典型用色现象1.民国时期婚嫁旗袍色彩

民国时期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城市的中国”,一个是“乡村的中国”。在“乡村的中国”,人们始终单纯地坚守对传统服饰的忠诚,婚礼服饰依然选用以大红色为色调的传统色彩。而在“城市的中国”,中华民国政府发布《婚礼草案》后,草案规定新娘着装为“白软缎礼服长裙,头戴珠冠花环,披有四米罩纱,带白手套;执手花,伴之以长青草垂地。脚穿皮鞋或白软缎皮底绣花鞋”[7]16,此后西化过的白色婚礼旗袍成为城市新娘的婚礼标配(图7)。因此,20世纪初期中国的婚礼旗袍色彩主要由乡村之“红”与城市之“白”构成。

2.明治时期婚嫁和服色彩

在明治时期和服定型之后,日本传统婚礼女方所穿的礼服被分为三类:白无垢、打挂和振袖。振袖通常为大振袖,色调以白或者红为主。白无垢则是日本传统婚礼服的代表(图8)。白无垢以白色为基本色调,既是纯洁的象征,也是新生活开始的象征;新娘礼服为全白色,或是绣以白色、金色纹样的白色布料,整体端庄柔美,很好地衬托出了日本女性含蓄、内敛、矜持的特征。

脱掉白无垢后,新娘会换上颜色较深的振袖,振袖是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也是新娘最后一次穿振袖了,象征着纯真少女时代的完结。而打挂一般穿于披露宴上(即结婚仪式完成后招待客人的婚宴),用色多为喜庆的红色、金色等(图9)。

(二)20世纪初期两国传统婚嫁服饰典型用色异同分析

从现象可见,同一时期中日两国婚礼服饰都见白、红二色。白色在婚姻中象征纯洁的爱情与崭新的生活,而红色则有红红火火、如意吉祥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两国对婚礼都有强烈的神圣无上且如意吉祥的美好向往。但在日本的婚礼服饰中,出现了以黑为色的振袖,黑色在历代中国的婚礼服饰中都未曾出现,且大量存在于丧葬活动中,可看出两国对黑色的寓意大相径庭:在中国黑色代表着死亡、晦气,而在日本黑色拥有尊贵、上等之意。

五、中国旗袍在民族文化形象推广中的新型探究

(一)当代中国旗袍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1.中国民族服饰推广建设中文化支撑的薄弱性

中国素来以“衣冠之国”著称,但我国近年来逐渐成为世界服装的加工厂,代工贴牌为他人做嫁衣,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6]6中国民众宁愿身穿着本国制造的外国品牌服饰,也不愿选择本国品牌的传统服饰。本土的服装文化创新薄弱导致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遭遇巨大瓶颈,这必然导致我国大部分本土服饰品牌相对竞争力弱,难以走向国际。

2.国民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认知亟待提高

近30年来,中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包括传统服饰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通过基础教育得以大范围地正确灌输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此外,现在大量历史影视剧及媒体对历史的曲解也让传统服饰文化扭曲传播。

(二)向日本和服取经的民族文化形象推广之路

而在今日的日本的大街上依然不难看见着和服的女人,可见和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日本在流行时尚迅猛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了传统的服饰文化,这显然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中国旗袍在民族文化形象推广的进程中应从政府、企业与民众三方面取经和服的推广之道。

1.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与教育普及制度

由于日本国民对和服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日本政府特此制定许多保护和服文化的特殊政策。如在日本的京都,身穿和服出门的女性,购物都可以享受九折、可以免费进入任何公园、可以享受九折乘坐的士的优惠。

此外,日本重视传统服装的教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多所专门的和服学校,如大阪的日本和服学院、名古屋后藤和裁学院等。每所学校围绕和服设立系统课程与专业制作室。日本很多的文化女子大学都设有博物馆,存有大量的传统民族服装与历史资料供学生参观。如京都的西阵织绘馆,它是传播和服文化的代表机构,在这里展示着最原始的织布机、染色技术和工艺,并且有穿着和服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

2.企业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品牌化推广作用

在对和服文化的推广方面,日本企业与大众消费者形成联动的合力,将和服文化与现代商业模式适当地进行跨领域结合。如日本的著名化妆品牌资生堂旗下的一个发妆品牌丝蓓绮,在2009年春季广告中,邀请了多位日本著名的女演员出镜,拍摄了一个纯和服的广告。在30秒的广告中,没有一句旁白,女演员们穿着和服展现最自然的笑容、最自信的姿态。这种形象很符合日本人的传统审美,这个广告深深打动了消费者,形成了很好的品牌联动效应。

六、结语

本文主要对比了同一时期中国旗袍与日本和服在色彩上的同异性以及两国在保留传统服饰上的差异做法,在此基础上,论及中国的传统服饰在民族文化形象推广中的发展之路。当然,本文对中日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尚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从中国传统服饰的角度,仅对旗袍色彩的阶段性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对中国其他的传统服饰涉及不多;从民族文化形象推广的角度,由于资料收集数量的局限,论述的深度也有待提高。对中日服饰文化的研究,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谢振敏.流金岁月—百年旗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2]时安.日本和服色彩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3]顾申.和服KIMONO[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

[4]刘祎.民国日常旗袍面料色彩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5](日)清野慧里子.和服之韵[M].史诗,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6]黄林静.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推广[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7]李婧晗.民国时期婚礼旗袍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徐竹君,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