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瓯海丽岙街道“国画技法”促全面进步

2016-06-05余建红通讯员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瓯海区党工委街道

◎本刊记者 余建红 通讯员 张 峰 黄 瑚

瓯海丽岙街道“国画技法”促全面进步

◎本刊记者 余建红 通讯员 张 峰 黄 瑚

12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茶堂村村民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布置舞台。当天晚上,区文化馆送文化下乡的“幸福瓯海、百姓风采”文艺汇演要在这里举行。

“天天有服务,周周有活动”。瓯海区26个相关部门有服务清单,各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单”。以往茶堂村因为村民中心只能满足办公需要,无法承接免费的上门演出等服务,村民们觉得“很吃亏”。茶堂村党支部书记林开通说:“自从有了这处闲置小学改建而来的村民中心,村党支部在村民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了。”

这是丽岙街道在落实瓯海区“整乡推进、整区提升”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在紫溪沿岸的3个村建立了一带区域党委,通过‘虚拟党委、实体运作’的方式,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实现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的转变。”丽岙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益正,把该街道抓基层党建整体推进的方法比喻成了虚实结合的“国画技法”。

虚拟党委促“六共”

“整乡推进、整区提升”开展后,丽岙街道决定将丽中片着力打造成为丽岙核心区党建示范带,努力构建功能完善、战斗力强、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基层党建工作群。其具体做法就是成立虚拟运行的一带区域党委,实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和发展共促等“六共”。同时,建立每月例会、日常事务协商、重点难题共解等制度,积极推动各村党建、文化、教育等活动设施向区域内党员群众开放,实现阵地资源的共建共享。

丽岙街道是典型的侨乡,有21个行政村,共分4个片,共有人口5万余人,其中3.5万人在国外,村民以老年人居多,基层党建原先相对薄弱。日前,记者采访了该街道“整乡提升”做法最有代表性的丽中片。

丽中片以紫溪沿岸分布杨宅村、任宅村和茶堂村等3个行政村,杨宅村党建力量较强,其余2村党建基础相对一般,任宅村仅24名党员,因活动经费、场所等方面限制,开展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同一区域相邻村通过党支部‘共建’,取长补短、以强带弱,共同调处矛盾,破解当前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党员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丽岙街道党工委委员陈王李介绍说,与杨宅、茶堂两村共建一带区域党委后,任宅村的党员就可以享受到听讲座等形式更丰富的组织活动。

目前,丽中片一带区域党委运行逐渐顺畅,效果逐渐凸显,通过区域化虚拟党组织平台,3个村达成了多项具体合作事项。比如在治安联防实现了统一化,原每个村都设治安联防队,3个村共有12人,现只配备精干联防队员8人,治安比以前还好不少。针对该区“四小车”整治后村民出行不便的情况,一带区域党委牵头3个村党支部共商后,决定发动华侨捐资买2辆电瓶车,沿3个村主干道绕行,方便村民出行,实现了巴士共通。

3个村中,任宅村村民中心场地较小,缺乏大型的活动阵地。不久前,杨宅村党支部书记姜育州将村文化礼堂的钥匙交到任宅村党支部书记任秀焕手中,让任宅村“随便用”。

因村制宜办实事

与“虚拟党委”相映的是为推进“整片推进、整街提升”而推出的“丽中区域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就有茶堂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和任宅村村民中心建设工程,仅这2项工程总投入就达500余万元。

因学校“撤扩并”,茶堂小学2014年8月撤销。闲置下来的校舍,村里最初拟出租给企业作厂房,一年就有30余万元租金收入。但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最终投入300余万元,将闲置的茶堂小学改建成示范性村民中心。

如何能吸引群众,自觉到村民中心,参与基层党建活动?这曾经困扰丽岙街道党工委的难题,从群众的兴趣点出发,找到了答案——鼓词是流行于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上了年龄的温州人很多喜欢听唱鼓词。而茶堂村如今就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鼓词视听室,光音响设备就投入十几万元,这让茶堂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开心不已,如今每天都有上百人自发来听唱鼓词。

“街道特别注意防止‘抓点盖面、抓点代面’等错误导向,让每个村都补好短腿,一村一策,整街推进。”丽岙街道党工委委员陈王李介绍说,任宅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缺少冲劲,支部缺乏战斗力。街道原计划任宅村和茶堂村交界处联合搞100亩地块进行城中村改造,结果茶堂村征地工作做好了,任宅村工作“掉链子”,失去了上级支持的城中村改造的一次好机会。

村民有意见,街道党工委的处置方法是“换人”,村主任任秀焕因此“一肩挑”。任秀焕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村党支部战斗力显著提高,截污纳管工程、城中村环境综治工程、村民中心建设工程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旱改水工程等强力推进。

杨宅村的特色抓手是红色细胞“四和院”。28个党员家庭户分别挂钩帮带15户至25户群众,就近提供各类服务,构建起28个家庭和美、邻里和睦、党群和顺、社会和谐的村居“四和院”。每位党员的家门口都有一块公示牌,公布院落基本情况、服务流程、服务菜单和留言板四部分。根据每位党员各自的特长,服务菜单各有特色。如住村头的党员陈永生,结对了15户群众,除公布手机号,还公布了微信号。陈永生平时有维修水电特长,还喜欢种养花草,他的“四和院”被村党支部命名为“最环保四和院”。

瓯海区2015年第三季度党建现场会到丽岙街道调研“整片推进整街提升”工作,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基层党建示范带茶堂、任宅、杨宅3个村。/汪加瑞摄

丽中片,只是丽岙街道的一个缩影。“再穷不能穷党建,再忙不能误党建。”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益正对记者说,“整乡推进、整区提升”贵在以底线的思维保基本,以发展的眼光促提升,以均衡的理念补短板,以钉钉子的干劲抓落实。

据悉,丽岙街道将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整街推进”工作力度。以区域的视角对全街道21个村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用2年时间分步推进、整体提升工作,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瓯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黄慧说,“整乡推进、整区提升”是瓯海近几年大抓镇街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化,是工作理念的创新,是工作层次的提升,是工作标准的拉高,也是工作方法的改进。下一步,该区将按照“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求,认真谋划好“整乡推进、整区提升”工作,真正解决好基层党建均衡问题、短板问题。同时,根据基层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制定三年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真正促使全区党建工作实现由点及面、从盆景示范到遍地开花的“质量齐升”。

猜你喜欢

瓯海区党工委街道
山西农谷党工委第十次会议召开
热闹的街道
上学校
瓯海区社区级邻里中心空间布局研究
“天”字歌
街道生活
面向未来,不忘本来雄安新区党工委在延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安全
温州市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