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6-06-05卢平
文卢平
“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文卢平
6月25日、26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创新、制度与机制创新、技术与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研讨。
本届论坛强化创新引领,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聚焦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资源循环、绿色金融体系,绿色供应链构建等方面研讨如何加快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激发新动能的,创造新优势的思路和对策。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解振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并发言,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相关司局,部分地方发改委和工信委,相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国际NGO组织以及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徐匡迪致辞时指出,近十年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每年以大约15%的速度增长,2015年年末产值已经达到了2万亿,解决就业人口3000万人。但必须看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总体资源利用率低,核心装备还需要进口。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是粗放型。一方面,我国资源对外的依存度高,例如原油、铁矿石和铜对外依存度分别是56.4%、66%和71%,资源的安全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低,城市矿山中隐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应依靠技术创新,高效开采城市矿山等资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循环经济做大做强。
解振华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提出要坚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信心,树立新的资源观,深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创新技术机制,加强多双边国际合作,发展共享和分享经济。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明果英作了题为“适宜中小城镇及农村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技术与装备”的技术交流,他梳理了农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并重点介绍了低温催化热解技术,据此构建的农村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可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环境效益最佳化、投资收益最大化、适用范围最广化。他建议,农村固体废物处理采用再生资源网络和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两网融合的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处理模式。
广东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远峰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万绿达”模式,通过整合、分工、加工、改进,使70%-80%的废弃物实现循环;同时介绍了从回收服务发展到中观循环、城市客服服务的新型模式。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指出,企业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技术模式创新,二是商业模式创新,三是从低领域到高领域的创新,建立绿色供应链。并建议实现层次高质化盈利必须要建立消费者责任制、生产者责任制。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爱国认为企业创新要坚持五个方面,一是标准化,创新成果要用标准进行固化;二是要网络化,降低再生资源从分散到集中的成本;三是要公开化,相关信息要向公众公开;四是要有新技术,利用新技术增加附加值;五是要诚信化,加强行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