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建设之国际格局

2016-06-05刘新睿

商业文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实力全球化文化

文/刘新睿

我国文化建设之国际格局

文/刘新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下,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文化建设领域,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把握当前国际文化发展环境,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使得文化战略占据突出位置,文化软实力战略是国际主流文化战略,文化全球化背景迫使各国实施文化软实力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呼唤文化共生。

当前国际局势使得文化战略占据突出位置

(一)国际竞争从“经济战”到“文化战”。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今天,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成为国力较量的最重要因素,这实际上是20 世纪冷战思维的延续。一开始,经济建设是国力发展的中心任务。然而,各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看到了一味追求GDP 造成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问题。显然,片面发展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各国认识到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文化可以成为生产力,文化产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并且,文化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同时,文化产品生产与传播彰显国家影响力,文化发展可以提升国家形象,文化外交战略是当今外交新型战略。因此,当今的国际竞争重心已从经济转移到文化。

(二)全球化、信息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提出挑战。全球化、信息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这三种趋势互相作用,紧密交织:全球化促使国与国之间在种使这个商品和别的商品区别开来的特殊意义。因而,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看中的和想要炫耀的是消费品的文化意义,这让文化消费迈入新纪元。以消费视角来看,文化消费保证了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这一循环过程,是一种基于价值观认知与表达目的的商品转化手段。在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文化生产必须也必然向商品化转换,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文化生产的主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国文化生产实力受到考验。

文化软实力战略是国际主流文化战略

(一)“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指出“软实力”是同国家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从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并发展出成体系理论的初衷来看,这一理论是20世纪冷战思维的延续,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尤其具有文化霸权主义的“美国性”。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传统的权力手段已经很难解决国际间的问题,要依靠国际间的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依靠有效的机制、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念和外交政策等软实力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解决国际争端,提升国家在国际间的地位。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各个国家在实现本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硬实力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软实力的优越性逐渐显著。显然,只有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是对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超越和延展,除了要保持确属必要的硬实力,尤其要依靠影响力强大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讲的软实力是从维护美国霸权地位出发的,具有明显的“美国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理论主要宣传美国文化的吸引力。在“9·11”以后,软实力成为劝说美国睁眼看世界的口号。约瑟夫·奈坚信美国文化优越,这是他之所以强调以“软”代“硬”的原因。他看到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受到伤害,所以奉劝美国政府不能忽视感情投资。一方面,约瑟夫·奈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了伊拉克战争如何使美国的软实力下降,从而使软实力在一夜间成为反战运动者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约瑟夫·奈也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中国软实力威胁论”,从而加入到“中国威胁论”的合唱之中,这进一步暴露了他的阶级立场、美国立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软实力”概念一经约瑟夫·奈提出,很快被各国学者关注,现在学界热议的“软实力”,一般来说,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文化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与国家形象的魅力、国际场合的话语权与观点言说力、价值观的感召力与文化思想的感染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与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力等一系列软性力量。我国领导人和学者最终将软实力定性为文化软实力,以明确其意义,说明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参与国际间较量的显要战略地位。

(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凸显。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必须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比硬实力的渗透力更强,影响力更持久。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当今世界各国,除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比拼,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为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软较量”往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运巨变于无形。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体,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创新的力量,取决于依托文化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否高瞻远瞩提高文化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然而商品生产中的科技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以文化为主要内涵,以信息为主要手段的高附加值的服务型经济正在全球兴起。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烈地凸显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巨大驱动力。文化因素是影响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描述的那样,“在当今世界,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将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指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权力的焦点,谁的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谁就是国际权力斗争中的赢家”。

显而易见,文化已成为各国增强其实力的战略性要素。文化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内驱力,它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的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专家指出:“在综合国力构成系统的从精神到物质的各个子系统及其边界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逐渐取代资本因素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兴起并加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正成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巨大力量。”过去的20年里,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典型例子如:美国的文化产品占据本国对外贸易的首位,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达25%,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仅其音像制品出口一项就超过航空航天业,占据40%以上的国际音像市场份额;韩剧风靡整个亚洲引发“文化韩流”,且愈演愈烈,俨然已成强势文化。

文化全球化背景迫使各国实施文化软实力战略

(一)文化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文化全球化伴随文化多元化。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辩证地看,经济全球化也要靠文化全球化打头阵,只有接受并认同外来文化,才会消费携带外来文化的产品。显然,经济扩张使得文化向外辐射的同时也注重将文化作为先导力量。可见,文化软实力对于全球化时代的各国是多么至关重要。

所谓文化全球化,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在学界刚开始争论这一问题时,观点有所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文化全球化,这是对全球化概念的泛用;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过程就是文化趋同化过程,最终导致文化同质化;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殖民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正消融着民族文化。随着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日趋深入,视角更加辩证,理解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进程,是伴随资本跨国流动造成的经济全球化而来的,但并不认为这意味着文化也将和经济一样一体化、一元化,而是看到了多元文化汇合、融合,形成为“全球化文化”的客观趋势。这种“全球化文化”不是某一国文化的垄断称霸,如人们担心的“美国化”“中国化”,也不是某一种文化的扩张殖民,如“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而是包括一切文化的“整合体”。公正地说,文化多元化是当代文化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形态。那种偏激地主张文化一体化、单极化的思想观点,如典型美国式的文化霸权主义论点,遭到了较多驳斥。

可以说,文化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于民族文化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挑战在于:第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由于各国国力不对等,必然致使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入侵、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反映了文化软实力的强势、弱势之分。第二,国际传媒,尤其是网络,极速扩散、难以控制的文化信息可能改造一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价值观,威胁国家文化安全。第三,美国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民族文化构成冲击,导致全球文化失衡、失序,呈现文化“美国化”现象。另一方面,机遇在于:民族文化也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样式,实现新的融合,这种更新与融合,就是一种整合。整合,不是要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而是要在新的文化实践中,在新的文化全球化体系建构中提升民族性(特色)、体现世界性。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第一,要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在与世界不同文化主体的合作中,奉献民族特色,促进全球文化新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独立性与独特性,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对“全球场”中的文化实现平等、公正的整合目标。第三,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地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扬弃民族文化中不适应文化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第四,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在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中,对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创新。第五,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以对语言的整合为台阶,走向全球文化的多元化。

(二)全球化语境下几种典型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模式

1. 美国模式:倾销大众文化产品与拓展全球文化市场。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全面开放、自由竞争的全球文化市场上的。美国大批量生产“普世价值”显著、文化意义淡薄的大众文化产品并倾销向全球,在全球文化市场上占据了最大份额。仅其电影产业一项,就占据了全球电影市场80%以上的份额;而其整个文化产业规模,占其GDP高达1/ 4,是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占全球文化产业的1/ 2,是完完全全的强势产业。形象地说,美国的大众文化产业是一个“巨无霸”,所代表的“快餐文化”拥有最众多的消费者,并且从生产到消费的速度极快。美国极度的文化优越感,及其文化霸权主义主张正是基于这种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压倒性优势而产生的。

2. 英国模式: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与塑造文化城市。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国家,曾经是世界工业中心。可是,在文化产品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起初,其文化竞争力远逊美国这个文化产业帝国,并且落后于法国这个与美国针锋相对地推行“文化多元化”战略的欧洲国家。为此,英国决心实施工业转型计划,把传统工业区改造为创意休闲街区,使古老的工业重镇转变为时尚的人文之都,催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聚集效应,营造了文化艺术氛围。伦敦在2003 年就提出了建设“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强调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数量达到全国的40%;并推进文化艺术的商业化运作,集中了全国90%的音乐演出活动和70%的影视娱乐活动。因此,伦敦成了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和国际设计之都。可见,英国经过20多年的工业转型,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3. 日本模式:延伸优势文化全产业链与树立国际文化形象。日本依据“文化立国”战略,将其最具市场优势的动漫文化作为日本文化产品输出的优先选项,并形成了包括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模式。现在,这套出口优势文化产品的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统计,当前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产品占全球文化市场2/3份额。可以说,日本的文化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如果说,日本延伸优势文化全产业链是手段,那么,其表面目的就在于树立国际文化形象。更深入地看,日本利用动漫文化,对外(首先对儿童)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显示出其帝国主义性质的“文化侵略”野心。对此,《软实力大国》作者渡边康淡化了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深层动机,撇开意识形态层面的敏感争执,说:“日本正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必须看到,日本在经历了二战和经济泡沫之后,在面对国际形象不佳和国内经济持续衰退的困局时,力图通过在全球推广日本文化,来重新确立并突出其在全球及地区的重要地位。此时,广受欢迎、深入人心的动漫文化必然作为其文化宣传的首选,如:日本外务省将“哆啦A梦”(机器猫)确立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动漫大使”,日本国土交通省将Hello Kitty(凯蒂猫)任命为日本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旅游亲善大使”。这些看似单纯的动漫文化,正是日本打开各国大门的“文化武器”。

4. 韩国模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播“文化韩流”。韩国在文化发展方面提出了“设计韩国”理念,注重通过人的创意来彰显韩国文化特色。首先,韩国善于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元素设计成标识性的文化符号,与影视、时装、饮食、游戏等结合,形成了一股“文化韩流”。如:2003年热播的韩剧《大长今》在我国一度引发韩服、韩妆、韩食,甚至学习韩语的热潮;早在2005 年,韩国动漫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3 亿美元,占全球5. 3%市场份额,成为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动画产品出口国。其次,韩国还善于将对“文化韩流”进行时尚化演绎,通过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现代化传播,2012年问世的《江南 style》一曲,号称“网络神曲”,一时间风靡全球,形成了一股“新文化韩流”,在美国拿下流行音乐排行榜第二名,是50年来亚洲歌手的第一次。最后,韩国文化传播定位明确,亚洲地区是“文化韩流”的主推地区。韩国文化产品迎合亚洲人审美眼光和价值观念,如电视剧推出的“偶像”和设计的剧情,都符合亚洲观众喜好,却往往不能取悦欧美观众。韩国对其文化优劣势有自知之明,并不期望与美国这样的文化帝国在欧美文化市场上一较高下,却一定要锁定“家门口”的文化消费者,最终,在海外文化市场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如:2013年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亚洲地区收视率达28. 1%,网络收视率高达73. 4%;其中在中东地区创造了超过50%的收视率奇迹;仅中国一地,网络播放量就超过了30亿,培养了10亿中国“星粉”,成为史上第一部百度指数破400万的电视剧,被认为是“中国拥有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尽管欧美观众对该剧评价不高,但其仍凭借对亚洲观众的征服力,成为本时代全球最火电视剧之一。

(三)发达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于几个文化强国的文化软实力打造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点启示:第一,把文化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实施文化软实力战略,进行集中规划,出台系列法规、政策;第二,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创造国际性文化品牌;第三,把文化意识形态强势输出,扩大文化影响力,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呼唤文化共生

(一)“一带一路”目标建设“三个共同体”

2013 年9 月和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形成责任共同体的基础,经济发展联动性的增强有助于各方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 打造利益共同体是基调。作为惠及各方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奏响打造跨越国界利益共同体的乐章,通过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深度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互利共赢。

2. 构建责任共同体是担当。“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世界经济失衡环境下的中国担当。现在,发达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平衡世界经济已力不从心,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与义务。

3.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升华。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是水到渠成的理念升华。建设命运共同体,各国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谋求文化共生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减少文明冲突,增进交流互鉴,寻求文化共生。

1. 要在尊重文化多元化基础上,加强双向沟通,进行文化创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应刻意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胜之处,而是要以“双向车道”的平等、互利的态度,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的不同文化各美其美、共生共荣。采用创新的思维,主动把中华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进行大融通,创造出互相促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文化。我国可先与沿线国家有近似性的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播、交流,讲述更多软性的中国故事。我们在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应多向国内传播、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增加国民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兴趣。

2. 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智库及文化产业界等机构相互结合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学术界、智库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长期研究,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其次,政府及政策制定者要最大限度地运用这些知识,以此进一步促进、加深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产业界的任务,则是在前面的铺垫之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产业领域的合作和贸易。近些年,文化产业不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不但比单纯的海外宣传更能推广中华文化,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还能扩大双方文化产业的国家贸易额,通过加强双方在文化商品上的物质联系,以提升其中附加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推广力度。

总之,“一带一路”必须建立在文化共生的立场之上。只有推动文化上的交融和共生,才能使我国在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融和政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中担当好桥梁角色,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

猜你喜欢

实力全球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实力抢镜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全球化陷阱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