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师在文本解读中的主导作用
2016-06-04龚金汉
龚金汉
摘 要 本文结合具体语文教学,分析了如何发挥教师在文本解读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孙绍振先生在《解读语文》一书序言中写道:“虽然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然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此言直指当前一些课堂教学借改革的名义为语文穿上华而不实之外衣的弊端。言辞之严厉,令广大语文老师汗颜。
这中间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语文教学改革是不是过于追求“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了。确实,很多语文课沦为课件展示课、资料展示课,甚至于沦为逢课必小组合作、课本剧表演的作秀课,而忽略了文本解读实为语文课堂教学一出弃之不得的重头戏;
二是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是过于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这种做法将学生“主体性”推向极端,是一种太过放纵学生的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也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别忘了,语文课堂教学除了有学生在,还有教师也在。教师适时到位的引导,才能将学生带入文本深度解读的正确指向。任“学生主体地位”泛滥,是从一个尴尬陷入另一个尴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长此以往,教师必将淹没于课堂上。
新一轮课改之初,曾听过一堂初中课文《狼》的教学,有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分组讨论“你怎样看待文中‘狼这一角色的刻画?”教师反复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踊跃发言,说“只要是自己思考的都是对的”。有一小组居然抛出“两只狼配合之默契令人赞叹不已”的结论,令人啼笑皆非。学生涉世未深,其认知力、鉴赏力尚不成熟。“团结就是力量”指向性十分明确,本指正义力量之间的合作。而蒲松龄在《狼》一文中借屠夫起初对贪婪奸诈的狼一再退让,最终奋力出击暴毙两狼的故事来警示人们不要对恶势力抱什么幻想而要果断出击。文中一狼假寐诱敌于前,一狼绕后打洞意在对屠夫形成前后夹攻之势。这种恶势力之间的合作是勾结!这分明已经到了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从背后走到前台,纠正学生片面的、荒谬的甚至是反动的认识的时候了,可教师依然按兵不动,听任“主体”们“自主”发挥。完全可以察见,这位教师是极力想要摆脱“满堂灌”和“霸占教学话语权”的泥潭,却又矫枉过正,陷入对学生“过于放纵”的尴尬。
以下是笔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的教学片段: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活动,给诗人画像。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
生:伟大的诗人。
师:伟大,这个词语有点空,伟大具体的体现在哪里呢?
生:一个心酸的诗人。
师:他颠沛流离,长夜沾湿,穷愁潦倒,心酸啊!很好。
生:心胸宽阔的诗人。
师:体现在哪里呢?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自己睡在破茅屋里,心里想的不是改善自己的境遇,却惦记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心胸宽阔啊。
师:有一个词,比心胸更贴切,更有褒意感情。
生:胸怀。
师:“胸怀”,“胸襟”,杜甫的伟大,就在于他身在茅屋,心忧天下(板书:身在茅屋,心忧天下)身在茅屋之中,心忧天下寒士,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垂名青史。前面三个小节,写自己的贫苦,写自己的辛酸,写自己的颓唐,仅仅是写了一个小我;最后一节,想到天下寒士,想到天下苍生,那么这样的人他就拥有了悲悯天下的情怀,这就是大我,所以杜甫他才被称为“诗圣”(板书:悲悯情怀??诗圣)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人又何曾少呢!如屈原……
生:欧阳修、岳飞、范仲淹、顾炎武……
师: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诗圣”,对于杜甫,他是当之无愧的;他写的诗歌,再现了那一段历史和生活画卷,被称为——
生:诗史。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师: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有悲悯的情怀,我们就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一段师生对话,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了即时的、灵活的点拨、追问和提升,使学生对“伟大”“情怀”的理解不再虚空、缥缈,最后的小结也是有力度和高度的,而又为学生所能自然接受的。
这篇诗歌如果只是通过读读、说说来了解杜甫的生活遭遇,来理解在动乱的战争年代里杜甫的悲苦和期望,那就比较肤浅了。真正的诗人是以民生问题为他的诗歌创作的灵魂的。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给诗人画像”,让学生说说“在这首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实际上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理解历史给予杜甫“诗圣”的评价。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固然不错,但“学生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存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适时干预之下,读者主体(学生)才能与作品主体(作品之特质)和作者主体达成深度调节,才能得到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思维碰撞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