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社会工作困局分析及策略
2016-06-03张军
张军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
新形势下学校社会工作困局分析及策略
张军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变革,传统的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已经无法解决出现在学生当中的全部问题,所以,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活动,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下的重要课题,本位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出现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作以深刻剖析,来试图提出解决新形势下学校社工工作各部分困局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策略探讨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转型、文化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在近几年显得尤为突出,加之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致使青少年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社会复杂因素的制约,校园问题呈现多元、复杂化趋势发展。原有的由教师、家长、学生、学校组成的教育教学组合体已经无法解决全部的校园问题,致使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求新的发展机制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学校社会工作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营运而生的,学校中的社工团体承载着部分职责功能,辅助校园主体开展工作,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有了非常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仍然受到其本质主体、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困扰。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年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情况,对社工工作遇到的困局进行详细的分类与分析,尝试提出几点完善学校社工体制的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协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当今的一种重要的协助教育活动,是建立在社会工作坚实理论上的有效手段。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影响教育转型的重要因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多远复杂的趋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只有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工作相互进行结合,才能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所以,完善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运作机制,将有效的构建和谐校园。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在主体、对象、过程、效应四个方面的研究,现有的理论研究状况可如表1。
当然我国探索学校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在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建设机构体制。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运作机制上面下功夫,包括学生的需求处理、关系调节、问题解决等等,这些矛盾的解决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其自身的潜力的挖掘,技能的提升、思想的完善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矛盾问题的减少对于学校的问题防止也是有所裨益的,这对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机会、也创造了条件。学校社会工作的在我国近几年得到大力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学生社会工作的介入虽然带来了财政上面的福利和支持,使得学校社会工作能顺利开展和推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带来财政支持的同时,也同样加大了复杂的管理和监管系统,使得社工工作的发展由于管理层次较为庞大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表1:学校社会工作各个环节研究现状分析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困局分析
(一)出现在主体层面的困局分析
从主体层面来看,影响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学校社工人员的基础困局。对于学校社工人员来说,工作角色的模糊不清、不合理的考核工作量、以及由于政府监管带来的多级管理都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社工在进入学校之初最为显著,学校并没有对于社工人员有明确的内容定义,导致社工人员的工作角色和工作内容模棱两可,而相比过于严格的考核压力,此时的社工人员面对的困局便是两者的矛盾体。第二、对于社会工作者服务机构来说,面对的困局则主要是在管理与实施相错位的状况下引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工作的影响力和成本计算、管理运行方式与服务的效果产生矛盾、在与校方达成协议的初期内部沟通不足等问题。对于服务机构来说,作为社工人员的主要管理和组织者,构建有效的管理运作体制,是提高社工人员工作效果和效率的重要方式。
(二)出现在对象层面的困局分析
对象层面的困局主要来源于社工人员本体内容与校方之间产生的矛盾。第一、校方对于社会工作人员的基础资料掌握过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矛盾体形成的导火索,一旦双方在某一问题上产生矛盾,则会对相应的社工服务功能发生不良影响。第二、学生和社工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的矛盾形成。现在学校的上课时间往往是遵循正常的作息时间,而此时对应的某些社会工作者来说,其工作时间或多或少的就会与学生教学时间产生一定的矛盾,这种时间重合的阶段如果不加以合理安排,则会造成学生学习质量和社工工作效率的双重下滑。第三、社工工作内容重复于现有的学生服务体系。第四、学校社工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校方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足。这种沟通不足的情况会导致相关教育教学领域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初就应尽量避免。
(三)出现在过程层面的困局分析
在整个学校社会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就过程角度来看,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有误。对与学校社会工作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而现在的社会工作内容功利色彩浓厚,主要以行政的角色出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当中,这种不正确的角色和内容定位不利于学校社会工作的长足发展。第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体内容不清晰而导致的过程出现滞缓,学校社会工作的基础内容应该是准确的,在与校方达成协议之初,就应该明确社工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且内容要以服务学校的教育教育为核心。清晰的工作内容能够帮助社工尽快实现高效的工作效果,也能够帮助校方高效解决相关问题,而模糊的工作内容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状况不佳。
(四)出现在效应层面的困局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在效应层面的主要效果是是反映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对应的效应层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内容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反应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评估体系不完善,会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合理性,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绩效结果,对于部分优秀的社工人员不能进行进一步推动和鼓励,严重时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下滑,而对于质量和效率本身不达标的社工人员,由于评估体系的不科学性,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引导,从而恶化社工队伍的整体工作效率。第二、对象要求与评估指标的不对应性。学校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服务于校方的需求所定,而在现有的多数学校社工评估体系当中,多数均没有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制定,而是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三、评估时间的错位而造成的评估结果误差,对于学校社会工作来说,评估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将社工人员的完整信息进行表达,就需要在学生假期、工作项目完成周期等方面合理度量评估时间,评估时间的不合理对于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都是有不良影响的。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主体结构上的策略
对于主体层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完善其应对策略。对于学校社工人员来说,在进入高校前后的角色转变是最明显的特征,所以,社工服务团队在在社工人员的建设初期,要进行理论指导,对于社工人员的入职前的培训将会引导其角色转变,对于入职后的学校社工人员来说,学校加大改革力度并创新对社工人员的培养方式。入职后的社工人员与学校的相互了解程度,决定着今后社会人员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力度,社工人员需要将学校的现有资源充分高效的利用,来达到学校与社工人员的基础信息的相互掌握。此外对于学校,应该与社工服务机构达成单向运作的协议,进一步通过减少社工多级管理的不良影响,来达到高效的社工团队运作。对于社工服务机构来说,财政支持下的最大服务质量是在今后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和方向,同时和校方要在某些领域达成高度的统一,包括专业服务的统一,和管理运作的统一,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学校社工高效运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在入职前的培训当中,服务机构要强调和突出社工人员对于工作服务的责任感、集体感,要通过培训的有效引导来使得社工人员产生对于本身服务单位的归属感,这对于突出主人公意识,提高服务效果有积极作用。
(二)对象发展中的策略
鉴于校方普遍存在对社工了解程度过浅的状况,所以专业社工人员的自我认可和服务对象的共同肯定是推进学校社工工作的重要一环,就学校一方来说,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向外界宣传社工的积极效果。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网络社交平台推出社工工作专题模块,让学生和社会各界能够及时的了解学校社会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和实时动态,对于提高社工影响力大有裨益;还可以以讲座的形式,面对面的向学生介绍社工队伍的服务内容和践行功能,进一步宣传社工团队的重要性。当然,学校作为管理运作社工团队的重要一环,对于定期考核制度也要有所建立,例如,以月为单位,向校方主管部门递交工作总结汇报,这样能够使得校方及时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进展情况,保证能够有效的掌握在社工团队运作的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校方作为整个社工运作的主体服务对象,两者的相互促进能够帮助两者走上协助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社工路径选择方面的策略
在社工路径选择方面,由上而下进行的政府支持是一种常见的运作模式,政府能够为社工团体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而且这种模式在我国几个试点已经开展起来,就目前来看运作效果较为理想,所以,政府监管下的学校社会工作能够有序合理的开展起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把控的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很多单纯依靠政府资助的社工团体失去其本身的积极意义,社工团体的运作由于政府干预而造成多余管理的不良格局,受到极大的限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受政府把控的社工团体虽然能够在专业服务方面更易开展并收获到良好效果,但是,对于学校社会工作来说,其创新性的发展道路受到制约,对于长效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来看,并不是十分有利的事情。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虽然政府把控的社工团体运作模式受到好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寻求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内在矛盾的长效运作模式,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姜海燕.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着力点[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6-87.
[2]刘美含.社工服务政府购买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深圳市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2013.
[3]王芝兰.角色扮演法在老年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82-183.
[4]胡凌霞.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8.
[5]宋巨盛.“持证社工”继续教育中的价值认同与能力提升问题探讨[J].社会工作,2014,(1):53-59.
[6]王雅恬.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本土化路径探析——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