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16-06-03孙为生
孙为生
江苏宿迁市钟吾医院神经内科 宿迁 223800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孙为生
江苏宿迁市钟吾医院神经内科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其与脑梗死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病例组,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病例组传统危险因素水平: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脂蛋白(a)、尿酸,评价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的传统危险因素中尿酸、脂蛋白(a)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201,0.106,P<0.05)。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尿酸、脂蛋白(a)有相关性。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相关性;危险因素
脑梗死是一种心脑血管科较常见的疾病,病因是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出现血栓,影响脑动脉的血流运行,导致患者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或者缺氧性坏死[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其致残率也较高,易多次复发,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不良,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指人体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近年来研究[3]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做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01—2014-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病例组,男134例,女66例;平均年龄(65.8±10.5)岁。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相关的诊断标准;(2)经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排除脑出血;(3)既往发病造成的肢体瘫痪后遗症对神经功能评分不造成影响;(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心肌梗死、慢性胃肠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其他可能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造成影响的因素;(2)近期服用过抗惊厥药物、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4.9±10.8)岁。2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采血前2 d内禁止高蛋白饮食。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循环酶法在2 h内完成测定,使用仪器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
1.3观察指标检查研究对象的血压、空腹血糖(Glu)、血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尿酸(UA)和脂蛋白(a)[Lp(a)]。
1.4判定标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3~20 μmol/L,以血清Hcy水平>20 μmol/L定义为高Hcy血症。
2结果
2.12组血清Hcy水平比较病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差异的比较
2.22组传统危险因素比较病例组Lp(a)、UA水平和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组间Glu、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传统危险因素比较±s)
2.3病例组Hcy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病例组Hcy水平与脑梗死传统危险因素年龄、LP(a)、UA、Glu、TC、T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UA、Lp(a)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P<0.05)。年龄、TC、TG、Glu与Hcy水平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传统危险因素和血清Hcy水平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均为脑梗死的传统危险因素。近年来相关研究[4]表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并未出现上述的各类危险因素,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显示[5],约1/3的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关。目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型半胱氨酸能够增加Lp(a)和纤维蛋白之间的亲和力,使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之间的结合受到抑制,使纤溶作用发生减弱,加速了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使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生速度加快,加快了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速度,削弱了高密度脂蛋白的的保护作用,导致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壁增厚等[6]。
大部分学者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易导致脑梗死[7]。造成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对血管带来的直接损伤或炎症反应等均会给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使血液内脂质浸润的速度加快,并破坏了血管内皮的基本功能,炎症细胞逐渐发生了浸润以及趋化,使血管内的血小板不断发生聚集和黏附,最终形成了血栓。(2)如果血管内皮细胞的总数不断降低,减少一氧化氮的分泌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弱了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缩血管拮抗的整体作用,导致管腔狭窄,严重影响血流速度,大大增加了形成血栓的几率[8]。(3)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能够使血小板一氧化碳的生成量降低,逐渐增强了高血小板的反应性,增强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的传统危险因素中尿酸、脂蛋白(a)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201,0.106,P<0.05)。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相关性(P>0.05)。表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血栓的形成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尿酸和脂蛋白(a)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4参考文献
[1]Quinn CT.Breakthrough:new guidance for silent cerebral ischemia and infarction in sickle cell disease[J].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14,2014(1):438-443.
[2]Gunes A,Demirci S,Umul A.Vision Loss and RNFL Thinning after Internal Carotid Arter Occlusion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J].Acta Inform Med,2014,22(6):413-414.
[3]Ahmetgjekaj I,Kabashi-Mucaj S,Lascu LC,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riteria for thrombolysis in hy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Curr Health Sci J,2014,40(2):111-115.
[4]翟昭林.76例急性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96-97.
[5]肖湘雪,白树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动态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 364-1 365.
[6]李致远,姜瑞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在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5):1 898-1 899.
[7]尚芙蓉,王淑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393;428.
[9]朱晔宁,廖瑜晖,罗伟良.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53-54.
(收稿2015-05-15)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8-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