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测试中焦虑因素的分析及启示

2016-06-02邓庆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焦虑

邓庆玲

内容摘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测试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本文从心理上对学生产生焦虑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口语课上和测试上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测试的有效性和今后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口语测试 焦虑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地走向融合,各行各业也不断向纵深度和广度发展,各专业的大学生能否用英语流畅地进行交流,决定他们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上长露头角。国内各大院校非英语专业已经开设了口语课程,能为国内外市场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口语测试是衡量学生口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测试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多年的口语测试,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焦虑,这一心理因素轻者导致学生口语表达困难或谬误不断,重者导致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现今中小学教育在升学排名压力的影响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教育难以摆脱传统的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中小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仍无法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学生不敢开口、不能开口。经过几十年的英语教学改革,交际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哑巴英语”的局面。但随着心理学的广泛研究,我们认识到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心理上更趋向封闭,给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许多的障碍。学生个性中不利于英语口语表达的心理因素,因中小学阶段长期地刷题、测试和排名,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期,或因激烈的竞争导致心理更加容易偏激、情感更易封闭。

经过多年的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笔者发现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强烈的焦虑现象。这种情感因素应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关注。不应当被某些教师简单地视作“胆小、内向或懒惰”加以批评和指责。英语教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口语课上学生裹足不前,口语测试中结结巴巴、支支吾吾以及无话可说的情况。根据众多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在诸如听说读写众多语言形式中,口语是给外语学习者带来最多困难和引起最多焦虑的一种语言形式。这一心理学的发现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尽管有良好的笔试成绩,口语测试往往不如人意,这也提醒英语教育者在进行口语教学和测试时要明白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对学生的挑战性和艰巨性。正确处理好学生口语课上的心理因素不仅能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口语测试的有效性,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就口语交际的本质来说,其原本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口语是个体根据不同的交流需要,选择恰当的语音、语调、词汇与语法规则用口头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的过程。因此从口语测试中所反映出的学生情绪焦虑值得英语教育界极大的关注。心理学上的焦虑分为个体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情景焦虑三种。Cattell(1961-1966) 和 Spielberger(1966-1979)提出特质焦虑是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状态焦虑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的。情境焦虑是有时也称为特殊情景焦虑即个体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都产生的某种焦虑。例如,每当在众人面前发言时、考试中或在外语课堂上都会产生的紧张、忧虑情绪。这种情绪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焦虑性格的表现。参加过大学考试的大学生经过几十年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在单个人笔试方面往往已经非常适应,个性特点中的特质焦虑不易暴露。一旦进入要开口用英语交流这一新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形式中,不少有焦虑特征的学生就会表现出强烈地不适感。状态焦虑和情境焦虑是相当短暂、在某种环境下才会产生的焦虑形式。有明显个体气质焦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状态焦虑和情境焦虑。在用外语发言前通常有一短暂的焦虑过程,但随着情况地发展,这一焦虑状况会很快消失。外语口语教学是容易成为引起学生焦虑的情境因素。英语教师若能较好地处理状态焦虑和情境焦虑,就会让这两种形式的焦虑不发展成为个体的气质焦虑。同样的,有个体焦虑特质的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可以减缓状态焦虑和情境焦虑的发生,让英语口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焦虑有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过度的焦虑起到妨碍的作用。妨碍性的焦虑会阻碍语言学习者成功完成一任务时所需的认知技巧或策略。成功的英语口语教师能将学生的焦虑把控在适度的层面上,降低或制止过渡焦虑的出现。Krashen 得出结论语言习得在焦虑为零的情况下最为有效。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测试中所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突破方向。英语教师应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权威性,大学生经过几十年的中小学应试教育,与教师的关系通常是用书本、试卷和分数来维系的,缺乏互相的个性关怀和真正的师生情谊。这种状态会影响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课上的自由发言,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焦虑感。英语口语教师应努力改善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常常与学生课后互动,了解学生的个人经历、情感需求,还能了解学生有哪些负面的经历阻碍学生的学习。教师还应特别关注那些容易焦虑的学生情况,从关爱的角度化解他们心中的紧张感,降低状态焦虑和情境焦虑地发生。课后的交往有助于师生建立和协的课堂互动关系。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板着脸、教训式的传授知识,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支持者和促进者,不要让学生感觉是统治者和管辖者。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告知学生自己是来帮助学生学好口语的,也常常用幽默诙谐的话语让学生高兴,用亲和的话语激励和督促学生,用鼓舞人的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事例激发学生积极口语训练,笔者这些有意识拉近师生关系的努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与学生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原有对教师的紧张和畏惧情绪,降低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焦虑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口语测试起积极的铺垫作用。教师要积极避免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否则学生可能因考试焦虑变得坐立不安甚至失眠,记忆力越来越差,思维越来越差,更有甚者,考试焦虑还会让学生出现头痛、肚子痛等现象。

在口语材料的呈现上,教师应注意学生实际水平和话语材料的一致性。教师应当掌握一个原则,口语教学应始终致力于提高学生交流能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知识,但是他们的口语水平相对薄弱,语音语调语言技巧都有不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或增加语音学习材料,或增加语调学习材料,让学生摆脱无法开口的状况,逐渐地加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有些学校选择的教材难度偏大不适合口语训练,教师应当果断地更换学习材料,或者增加一些适合开展活动的口语补充材料。口语材料的难易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因素。过难的材料能立时让学生有强烈的焦虑感,学生顿时无所适从;太简单的材料学生又感觉乏味无趣。教师教学前要先调查研究,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口语学习材料。口语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可以体验到现实的口语交际情景,可以避免口语交际教学过于呆板和机械。心理学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生活情景教学的平台和方法,口语交际教学得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内心

口语测试中教师也应注意口语材料要比平时学习的材料难度低。语言测试的目的是要推断出考生使用语言的能力(Bachman,1990)。但考生临场表现是否完全反映其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能力之外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考生个性特点、情绪因素等(Bachman&Palmer,1996),口语考试中这些因素的作用格外明显(Underhill,1993)。因此,口语测试题目的难易度对口语测试效度,特别是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英语教师可以在考前给学生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减轻学生考前焦虑,考场失常的状况。

实证研究发现,考官以什么方式陈述考试任务可能影响考生表现(Ross,1992;Ka-tona, 1996; Lazaraton, 1996; Brown & Hill, 1998;O' Loughlin,2000);考生与考官的熟悉程度也会导致谈话方式的差异(Katona,1998)——双方不熟悉时,容易产生误解,对话也会更做作、更正式。通过以上发现,英语教师在教学和测试上采取统一责任的做法是可行的。口语测试中还要注意口语测试的形式。近年来口语测试逐渐采用考生组对形式(Saville &Hargreaves,1999),原因是认为这种形式包含考生与考官、考生与考生之间的多种交互作用。Taylor(1999)的定量研究发现,组对考试中考生的测试表现更加丰富多样。ffrench(1999)的定性研究显示,组对考试中考生对不同语言功能的使用大大超出一对一的考试形式,考官与考生之间交谈的不对称程度减低。Egyud与Glover(2001)的问卷调查表明,考生更喜欢参加组对考试。但这种口试形式的缺点在于,两个考生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各自的考试表现(O' Sullivan,2002)。以小组为单位的口语测试目前不算普遍,研究也相对较少,初步结论是,小组讨论比一对一的考试形式更自然、考生焦虑程度较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口语教学可以引进计算机进行教学和口试,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既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又能降低学生的焦虑状况。然而,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广泛开展。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焦虑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别格·托马斯的焦虑性人格探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