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自主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6-06-02郭俊博

理论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高校学生误区

郭俊博

[摘 要]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采用的新型管理模式,其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校相关管理引导者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相关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将管理任务交由学生自己,既可以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而且由于学生最能贴合地知晓学生的真正需求,因此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可以免去认知隔阂产生的管理障碍,因此也可以增强对于学生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自主管理;高校学生;误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46 — 02

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在许多高校都已经推广开来,但是,由于管理认知以及管理操作方式的不当,使得学生自主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在进行学生自主管理时,存在一些管理误区,致使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推行受到一些管理阻碍。下面,笔者主要由高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系列分析,进而提出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自主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误区

1.自主管理, 并非适用全体学生

高校推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应该以高校学生的具体状况为参考,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每位学生的思想方式、做事习惯、道德修养以及自制力水平等指标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也不能呈现出单一性,而应依据学生的群体特征来决定学生是否符合进行自主管理。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九零后与零零后成为了主流,这些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并不是没有差别,来自城乡间的生活水平差异,便会使得城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事方式存在诸多不同,再加上民族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年级层大学生等差异因素,更为大学生能否实现高效自主管理效率提供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主控制力也是因人而异的,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自我的要求极低,如果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那么对于这部分自我要求低的学生来说,则意味着学校通过一种间接方式将他们抛弃了,这对于那些大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自主管理并非适用于全体高校学生,想要引导自主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应用,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是十分多样而复杂的,需要高校予以高度重视。

2.自主管理, 并非放任自流

高校学生的自主管理,也并不意味着将管理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任由学生放任自流地对自己进行自主管理,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思想观念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急功近利的物欲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自主价值观的形成,许多大学生在物欲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偏离于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一味追求物质生活,重视个人得失,在进行目标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为了追求物质生活不惜采取一些不当的行为,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不具备集体主义价值观,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不关心集体利益是否被损害。基于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的种种不足,高校应该明确认识到,在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不能任由其放任自由,毕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还处在逐步建立与确定时期,一旦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没有人指出自己自身的缺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甚至还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所以,高校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高校管理者的引导功能,避免放任自流现象的出现。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是学校的基本义务。

3.自主管理, 并非否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学校对于学生制定的管理制度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正处于思想异常活跃的成长期,由于摆脱了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压力,对于大学生活又有着自我憧憬,因此,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至于规划是否符合学校管理规范,则应另当别论。比如,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是应该注重享乐的时期,在大学已经不用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放松,惬意地生活。怀有此种想法的大学生在进行自主管理时,如若没有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则很可能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从而演变成旷课、睡觉、游戏等一系列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此发展下去,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放弃了自我,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所以,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不仅重要,而且还是极其必要的,只有在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够有章可循,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自我懈怠,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发挥制度上的监督与促进功能。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应该重视对学生管理制度的拟定与实施,让学生在进行自主管理过程中能够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按照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

4.自主管理, 并非否定管理者的引导作用

高校进行学生自主管理,不能忽略高校管理者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作用。虽然学生自主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依靠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与约束,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会受到不利于自我发展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高校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者角色应该不断保持并改进。大学生步入高校后,自我价值观念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其认知层面还是存在诸多短板,对于许多问题的认知并不全面,很容易使自己由于思维缺陷陷入不利于自我发展的状况中去。而且,对于刚刚摆脱中学紧张学习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步入大学后会遇到比学习压力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出现许多状况,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不善言谈,在大学伊始,可能并不会有人愿意与自己建立朋友关系,也自然很少有人与自己交流,当一名大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处于集体活动的环境下,则更加感到孤独,并对自身产生不自信的想法。如果在这时没有管理者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那么,学生一时间很难找到让自己融入集体的最佳方式,学生产生了被抛弃的感觉,对于自主管理也失去了勇气与信心,自主管理也就不能为学生带来想要的满足。所以,高校管理者的引导作用在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高校学生自主管理误区解决策略

1.学生管理应该具有针对性, 对不同年级采取侧重点不同的管理模式

由于年级不同,高校学生的管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应该依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层面,来决定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的自主性大小,彰显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特点。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刚刚脱离中学时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来到大学后,如果让他们在一时间接受自主管理这种模式,显然会不适应,也不能保证他们对自我的管理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所以,对于大一学生推行的自主管理模式应该比较重视学校管理者的引导作用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学生的自主性应该有针对性的缩小,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有利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由于经历了大一阶段的管理引导以及自主管理,已经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并具备了进行自主管理的能力,所以,大二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性应该被相应扩大,同时减少高校管理者的约束作用,让学生不断提升进行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以及自主控制的能力。对于大三与大四的学生来说,接受了较长时间的大学教育,已经具备了十分成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也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因此,可以完全放开学生自主管理时的自主性,将管理任务完全交由学生,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

2.必须严格制定和执行规章管理制度, 使大学生自主管理有法可依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样会破坏大学教育的平等性,也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素养与品德的养成,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严厉执行,使得大学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自主管理,在符合规章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对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要笼统化,这样会让学生在参考制度进行自主管理时缺乏明确性,对于自我的管理目标也会呈现相应的模糊性。规章制度应尽量体现出明确性,将学生生活与学习涉及到的领域都囊括进来,便于学生在自主管理时进行有效参考。比如,规章制度应该涵盖上下课管理、文明行为公约、作息时间管理、用电用水以及卫生状况管理、学习状况评价管理、奖惩管理等内容,尽可能详细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依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够为学校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作用

学生管理工作者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减少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引导作用,才能够使得学生自主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在发现学生存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偏差或者存在行为方面的不妥时,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劝导学生摆脱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更好地进行自主管理。因此,要想使得高校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组成管理者小组,以年级、专业和班级为单位,分别负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并及时给予引导。高校管理者小组的构成人员应该选择与学生有教学接触的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时刻观察每位学生的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教学接触过程中,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之后进行自主管理引导时提升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感与依赖感,学生对于老师的建议也会易于接受。

结语

将自主管理引入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复杂的管理问题,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群体特点决定一些学生是否适合采用自主管理方式,还要注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确保学生的自主管理有据可依,此外,学校管理者对于学生自主管理发挥的引导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只有具备了以上特点,高校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自主性,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提供最适合的环境。同时,高校也应注意,避免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而实行自主管理,这样只会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且还会激发出学生的逆反与抵触心理,使得高校管理陷入混乱。

〔参 考 文 献〕

〔1〕赵雄辉.论大学生的学籍权〔J〕. 现代大学教育,2015,(06).

〔2〕姚利民.论大学教育以人为本〔J〕. 现代大学教育,2015,(06).

〔3〕杨凤英,王劲松.关于教育法治化的若干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03).

〔4〕唐世龙,彭志忠.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和程序化〔J〕.求索.2015,(04).

〔5〕姜国平.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02).

〔6〕 陈朝晖.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J〕.理工高教研究,2014,(03).

〔7〕 秦惠民.高校管理法治化趋向中的观念碰撞和权利冲突——当前讼案引发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3,(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高校学生误区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