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及其对策
2016-06-02柳国勇
柳国勇
[摘 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或创业所应该具有的综合性能力,它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我国高校治理结构所存在的职能碎片化、结构的封闭性和单向性、缺乏总体性规划和过程性追踪这三个方面治理结构的缺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在高校治理结构方面需要推进如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加强高校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建立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监管和追踪结构,引介校外组织参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治理,治理结构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36 — 0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在校大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出来诸多方面的努力,从职业培训,创业激励,法律保护,失业补助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采取更为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作为大学生培养者的高校同样具有重要的责任。高校要将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问题联系起来。在今天大力推动高校治理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将高校治理的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来推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通过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与功能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过多的强调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外在因素的作用,而相对忽略了大学生自身内在能力的培养。这种试图要求社会来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就业的思维方式无疑是需要调整的。事实上,通过重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之更好适应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才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的有效途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历程中,大学生仅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1〕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实践中的“软件”,只有具备了运行优良的“软件”,才能够更好的使得大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潜力发挥出来,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在今天的就业形势下,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其提高到与培养大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所具备的个人品质、核心技能和过程技巧。〔2〕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具体而言,它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心里抗压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构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赋予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之中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大学生总体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大学生能够尽快由高校学生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能力。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长期处在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往往在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将影响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角色的转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使得大学生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为早日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自主思维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具备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理性思维能力。由于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之中,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具有比较高的同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趋同化和相似性。自主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自身的客观现实条件,理性的思考和规划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在当今网络资讯异常发达,传播媒介无处不在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尤其重要。〔3〕它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摆脱互联网等媒介上的大学生思维的过度影响,为大学生更加客观的定位自身发展打下基础。
协同合作能力是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协同合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学生在长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真正进行合作的领域和机会并不是太多,大多数状态下是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下度过的,因而在协同合作能力方面是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当今的市场经济文化过多的强调自我的个性,强调竞争精神所具有的优势;而相比之下在整个社会文化的氛围上对于合作的强调并不是充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无疑也受到了上述社会思潮的影响,因而在当今的环境下尤其需要推进大学生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
心理抗压能力是大学生具备的在面对就业和职场压力和逆境时所具有的心理释放和调试能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过程和未来职业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竞争压力能够实现优胜劣汰,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竞争压力所具有的消极影响。由于大学生长期处在比较舒缓的校园氛围中,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面对陡增的外在压力,这需要一个心理化解和调整的过程;否则,短期内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尽管体现在大学生个体层面,但是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却具有战略性的价值,具体而言,这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较强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利实现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就业能力,才能够找到较好的工作岗位。而考虑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普遍还比较薄弱,因此现阶段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这能够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谋求事宜自己的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则为大学生在入职后的职业规划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大学生较强的就业能力能够让其更好的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尽早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进入工作的状态。大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到用人单位,需要经历自身角色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人单位会通过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近年来,不少媒体所报道的大学生适应能力差,难以尽快进入到岗位所要求的角色之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就业能力培养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能够使得大学生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大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体制之源:高校治理结构的解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落实好这项工作,对于高校治理也是一项挑战。这需要高校推动自身治理结构的优化乃至改革,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这些年来,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重视,但是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偏重于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讲授,而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关注不足;偏重于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和对接,而忽视了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规划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得缺陷。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有着高校治理结构方面的体制性根源。换言之,我国高校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深刻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厘清问题的根源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高校治理结构中,众多部门和机构承担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职责。这种多头化管理和碎片化结构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面临统筹和协调的诸多困境。从组织学上看,高校是一个承担着多重职能的复杂性组织,其顺利的运转涉及到众多的组织机构的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如何根据现代大学建设的要求,不断改进大学治理结构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5?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必然涉及到高校中众多机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但是从我国高校实践效果来看,高校治理机构中多头化管理的问题比较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在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各个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部门,还有各类学生组织比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都在承担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相关工作。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侧重于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法律保护和咨询;各个院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规划;学生管理部门会进行就业知识方面的讲座和培训,各类学生组织则为学生就业提供模拟面试,信息沟通等方面的服务。考虑到大学生就业这项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因此这项工作分散在高校中不同部门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来说,这种分散化的格局使得各部门无法统筹协作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而是导致这项工作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内部还缺乏高级别的统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机构,也使得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头化管理和管理的碎片化状态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体制性根源。
其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紧密跟随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及时性的调整和丰富。相比之下,高校治理结构所具有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随着新的形势进行更新和改革。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和格局也随着发生深刻的变化。?6?随着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压缩,低附加值的产业的淘汰,同时对于新型行业和领域的扶持和推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这需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就业形势,及时有效的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改革调整工作。比如随着近些年来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就需要增加这些领域的新内容。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我国高校治理所具有的单向性和封闭性弊端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高校治理结构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高校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相关就业指导活动的规划组织方面,?8?与现实需求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灵活适应经济发展对于大学就业的多样化要求。反映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关的就业培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采取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起到培育学生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治理结构的开放性不足,缺乏对于外在变化的敏感,更难以对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行积极回应,这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高校自身的师资和专业设置来进行,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最后,高校治理结构中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过程缺乏综合性设计和全过程追踪,从治理流程而言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而不仅仅是开设若干课程,进行若干讲座那么简单。因此在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就需要从高校治理结构层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并对于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过程追踪。在这个方面,我国大学治理结构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在综合设计方面,现有的大学治理结构中缺乏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进行综合设计的顶层设计,因而导致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内部缺乏最高层级的规划。在过程追踪方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结果缺乏必要的考核和评估,因而也难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通过高校治理结构改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路径探索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在高校的治理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我国高校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通过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更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的改革不仅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是现阶段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治理结构中的顶层设计,设立学校层级的统筹和规划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部门或组织。从组织理论上讲,一个机构所具有的权威与其在组织体系中的位阶密不可分。通过设立具有较高层次的组织机构来推动综合性或艰巨性的改革任务是不少组织机构的常见做法。由于现阶段我国在高校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部门掣肘问题,设立学校层级的统筹规划机构势统筹规划特定事务势在必行。这样的机构应该是学校层级的,具有较高的权威和广泛的职能,能够统筹高校中各个院系,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组织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该机构需要承担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落实工作,使其成为高校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设立了这样的机构,但是需要提升部门的权威,充实机构的职能。
在高校治理结构中成立专门的机构承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价。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展开,不仅需要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培养规划,落实培养的手段方法;而且还需要进行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结果评价。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中,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机构和组织还非常滞后,甚至处在缺失状态。因此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承担上述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机构需要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三个特征,一方面能够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它具备足够的权威能够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校还需要大力推动治理结构建设,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打下体制基础。
鉴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作需要及时的更新,高校治理结构的相关机构应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到培养的过程,比如可以通过将有关培养工作外包给专业性的公司或组织,避免或克服高校已有机构才完成上述任务时的能力不足。近年来,引入社会性力量参与高校治理活动,已经是高校治理改革的重要趋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复杂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也并非易事。市场经济发展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就业市场培训方面已经成长起来众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这些企业或社会组织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在现阶段比较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可资借鉴的重要举措。大学治理机构中的相关结构需要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对接和监管工作,从而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02):91-93.
〔2〕 瞿祥华,杨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01):46-48.
〔3〕 侯东成,许建文.析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08):191-194.
〔4〕 吴秀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调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106-108.
〔5〕 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06).
〔6〕 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4-10.
〔7〕 蒋达勇,王金红.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治理历史演进与实践逻辑的整体性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14,(01).〔责任编辑:侯庆海〕